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可食景观在扬州城区绿地的应用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可食景观与常规景观相比,景观植物除了满足观形、观叶、观花、观果的要点外,还能提供食用、制药、酿造、提取香料等功能。常规的城市绿地建设往往注重打造城市形象,强调景观的美学性,功能相对单一。可食景观的新应用,增强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可食景观的发展沿革出发,尝试在扬州城区中进行可食景观的绿地改造设计。
  关键词:可食景观;扬州城区;应用
   当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不断扩张,促进了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提高了信息的交流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水、土壤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的发展,侵占了大量的农耕用地,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处理,破坏了原有生物的栖息场所,造成原有生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影响了整个生态群落的正常演替。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化,城市人口普遍存在归属感、幸福感、认同感、安定感、满足感不高的问题。除了建筑、道路、河流外,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可食景观的提出,为城市绿地景观的营造开辟了新的途径,创造体验美丽和享受自然的疗愈场所,不仅可以加深绿地与民众生活的深度融合,而且可以提供新鲜优质安全的食品,增加创业就业机会,降低食品的能耗成本。
  1   可食景观概述
   可食景观,指可食用的景观,是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景观形式。强调景观设计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不仅强调植物的观赏特性,更强调其食用性功能。可食植物引入城市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植物景观的丰富度,具有多样变化的特性,增加绿地的交往功能,促进邻里交往与沟通,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在城市景观的营造中,与景观设计的其他元素合理搭配,提高景观的实用价值,降低绿地的维护成本。可食景观采取园林景观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绿地空间,既具有生态观赏功能,又能满足人们小规模生产的需要,是城市生产经济与园林景观的完美结合。[1]可食景观与城市农业,城市生产性景观、市民农园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共同探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解决城市中面临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问题。
  2   可食景观相关理论及实践发展沿革
   古往今来,国内外城市中不乏出现各种可食用景观的身影,城市中的农业在提供居民放松心境,陶冶情操等功能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解决了食物的短缺问题。《新约圣经》中记载,以色列第三代国王所罗门热衷于建造宫殿和庭园,庭园规模宏大,常呈规则式,庭院中栽植有橄榄、石榴、葡萄、无花果、甘松香、肉桂等食用性植物,满足造景之余,更促进了植物品种的收集和经济贸易的往来。[2]
   中国古代造园,造园意境往往取材于自然,植物配置中除了观赏性植物外,常常栽植果木蔬菜。处于市井之中的苏州古典园林,常常宅园合一,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之中,造园者常将田园风光搬进园林,比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园内大面积的水系中栽植有荷花,荷塘周边的荷风四面亭、藕香榭、远香堂、香洲、芙蓉榭、留听阁等景点均因荷得名,景观的文化性与实用性相得益彰。
  2.1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与理论发展
  2.1.1  国外实践案例。西方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封建时期以手工业为中心的城市结构与布局,引起城市结构的本质性变化。大量产业工人聚集于城市,食品安全、粮食危机的问题在各个城市出现。
   英国份地花园历史最为悠久,政府将城市中的小块土地进行分配,主要用于园艺和农艺,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市民进行土地耕种的权利。1922年的份地方案将份地花园定位为满足家人消费,用于生产蔬菜和水果作物。[3]当前,英国份地花园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解决食品的来源问题,更多地强调对个人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社区和谐自治的引导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等方面。
   德国的市民农园起源于中世纪,兴起于19世纪,大量人口迁移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初期中低收入家庭为了改善生活,通过租赁小块土地种植水果蔬菜,满足生计所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市民农园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形式多样发展,结合水池、园路、建筑、雕塑、游乐设施等要素,进行各类辅助设施的综合设计。规划设计强调趣味性和参与性。目前,德国大约有140万个市民农园,面积约4.7hm2,已成为德国休闲观光农业不可或缺的形式。[4]
   美国是较早关注都市农业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城市农园是其重要的类型之一,主要强调城市农业对城市健康发展的协同作用,重点强调城市农园对城市社区营建、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用地规划之间的密切关系。早期的城市农园重点在于解决食物短缺问题,成为城市居民抵御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随着循环经济和环保理念的发展,倡导当地食物的自产自销,减少长距离运输带来的资源损耗。强调农业与城市的共生共赢发展,不仅可以提供生活必须的食物,还可以增强社区的活力与生机,以政府制定政策引导,协会、企业、社区、个人共同参与,解决城市无序扩张,本土文化流失等城市共性问题。
  2.1.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19世纪初,英国建筑师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之田园城市》中提出建立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田园城市”建设设想,从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角度出发,将农业景观置于城市总体规划范畴之内,农业成为解决各类城市问题的良方。强调城市规模的适度扩张,城市中近5/6的面积为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分布有果园、农场、自留地、奶牛场等区域,并且规定此类用地为保留绿带,禁止改作他用。在此理论指导下,除了英国建有莱奇沃思和韦林2座田园城市以外,西欧等国家建立有不同规模的“田园城市”。
   1980年代,园林設计师、环保主义者Robert Kourik发明有趣的术语“可食地景”,它代表着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强调可食景观与一般农业景观的本质区别,更注重图案、色彩、质感的创意性。随后,Rosalind Creasy在1982年发表了《可食地景完全指南》一书,将可食景观的新观念引入景观设计界,强调景观设计可以大量运用果树、蔬菜、草药、可食花卉,与传统景观植物合理搭配,使城市中的景观兼顾美味与美观的功能,满足城市居民对田园的向往。    2008年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卢克·穆杰特在《养育更美好的城市——都市农业推进可持续发展》一书中强调政府政策对都市农业的导向作用,提出都市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适当管理下的农业可以对城市的食品安全作出很大的贡献,同时可以提供就业改善环境、创造性地利用城市的闲置空间。[5]
   2014年美国景观设计师菲利普在《都市农业设计》一书中,提倡可以通过在城市中创造可食景观,将农作物的栽植与培育回流到城市,提高城市多样化空间的利用模式。书中强调“生态原则基础和食物链应该都是生态系统网格的一部分”。 [6]
  2.1.3   国内相关实践案例。我国城市中可食景观一般还是城市郊区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随着低碳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城市逐渐出现了一些可食景观的实践案例。比如北京小毛驴农场,借鉴西方的CSA(社区支持农业)经验,遵循“三低三高”(即低耗能、低污染、低投入;高起步、高产出、高品味)的原则,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为核心理念,尊重自然系统的自我更新规律,增进土地、动植物、人类和地球的健康发展。又如上海杨浦区创智坊社区都市田园。2000m2的农园中,自然教室、农夫市集、菜地、稻田与艺术景墙,各种装置景观小品,完美搭配。场地中不仅设有供居民栽种可食植物的种植床,还有供儿童玩耍锻炼的沙坑,沙坑中也采用无毒无害的松树皮。
  2.1.4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我国关于都市农业的可食用性景观探索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相对匮乏。2010年第一期出版的《景观设计学》以生产性景观的为主题,将都市农业的研究逐步向景观设计的方向延伸。[7]其观点认为生产性景观是景观设計学的基础,能够实现与土地共生共享的美好设想,可以作为城市中进行可食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参考。
  3   扬州地理概况与相关产业概述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15′~33°25′、东经119°01′~119°54′,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8]扬州地区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6000年前,扬州土地上就出现了先民劳作的痕迹。经考古证明,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手法,能够栽培水稻和驯养家畜,出土的碳化稻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人工优化水稻品种,也是亚州最古老的稻米实物遗存。
   扬州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经过近年的产业结构优化,已形成优质稻麦产业、绿色蔬菜产业、精品林果产业、名优茶叶产业、特色水产产业、观光休闲产业等多个优势产业。
  4   扬州城区可食景观应用的现状
   经过走访调查,扬州城区中不管是房屋密集的中部老城区,还是老城区外围的新城区,各处都可以看到可食景观的踪迹。在老城区中,房屋比较低矮密集,建筑物之间,基本上没有成块成片的绿地,居民常利用建筑的屋顶、墙壁、窗台、阳台、露台栽植各类可食植物,如辣椒、茄子、青菜、丝瓜、豇豆、蒜、葱、姜等,为古城街巷的青砖黛瓦增添一抹绿色。新建的居住区中,很多的居民利用底层的院落和屋顶的区域栽植可食植物,除了常见的蔬菜品种外,依据场地的大小,栽植体量较大的果树,如枇杷、枣树、桃树、石榴、梨树、柑桔、葡萄等,形式更为多样。城市的郊区边缘地带,保留有城市扩展过程中一些预留地,居住在周边区域的居民,除了种植一般性的瓜果蔬菜外,还栽植一些农作物,如小麦、油菜、向日葵、玉米、大豆等,往往能够形成壮观的花田景观。可食景观在扬州城市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常见的,居民的兴趣也比较浓厚,有较强的应用基础。
  5   扬州城区可食景观应用与设计
  5.1   场地概况
   设计场地为扬州市水景东路街边绿地,位于扬州市京华城商圈,设计选择区域为长200m、宽20m的长方形区域,是周边小区居民活动的重要区域(图1)。
  5.2   场地分析
   该区域内零星分布着一些块状绿地,虽残留着些许设计的痕迹,但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维护不及时,从而失去了其原本的美感,同时在功能区划分方面也存在着模糊不清的问题,作为一块活动频繁的区域,可以提高场地的使用率,发挥其更大的社区链接作用。以可食用性植物为主要的植物种类,配套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将此块区域打造成为一块既能满足人群基本活动需求又能将可食性景观更好地推向社会的“试验田”(图2)。
  5.3   设计构思
   景观设计正日新月异的发展,伴随人口的增长以及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城市绿地的功能已经从单一的观赏性功能逐渐向着多重复合型功能发展。在设计上不仅要满足周边居民的活动的需求,同时将可食景观的设计思路引入其中,创造不断变化的新颖景观特色,从而提高城市绿地的设计内涵,增加场地的吸引力和活力。
   设计采用圆形构图,采用圆形和圆弧构建整个设计的基本构架,整体构架神似一条游动的金鱼,使空间顿时充满了灵动感,场地中突出可游、可赏、可玩、可食用的特点,创造各类不同的活动空间(图3、图4)。
  5.4   景观营造
   整个设计空间分为5块功能区域,分别为健身活动区、水景观赏区、儿童活动区、休憩观赏区以及中心种植绿化区,5块功能区动静结合,满足游人不同的活动需求。
   健身活动区为喜爱运动的居民提供足够大的空间,除了足够的活动空间,花架以及景观亭也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息空间,搭配常规的园林植物和可食性植物,让运动之后的心情更加愉悦。
   水景观赏区是靠近明月湖支流最近的一块观赏区域,可以感受湖水的潺潺流动,也可以在此欣赏水景墙的独特魅力,增进和水元素的亲近感。
   儿童活动区提供综合性极强的游乐设施,给予儿童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以3块椭圆形组成的儿童活动区,配置可食景观花坛,让儿童从小就感受自然植物的神奇,在儿童游玩的同时也为父母提供了休息的场所。    休憩观赏区是一片较大的休息区域,能够满足更多人休息的需求,同时依区域植株种植的类型多样,可食植物种类丰富,也能够在休息的同时观赏到更多的自然景观。
   中心种植绿化区是整个区域种植密度最大的区域,也是可食景观和园林植株结合最密切的一块区域,通过高大的可食乔木,与可食用的灌木及草花地被的配合,创造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吸引更多的昆虫及鸟类,增强场地的生态性。
  5.5   重要节点分析
  5.5.1 水景墙小广场。水景墙小广场位于整片区域离明月湖分支最紧密的方向,除了领略潺潺流动的湖水以外,还可以观赏美丽的水景墙,以及其身后镂空的圆形雕塑小品,游人可在此驻足观赏也能够坐下闲聊。此处搭配了四季常绿的植物以及开花的植物,同时设计的弧形花坛里种植的可食性景观也是一道独特的亮点(图6)。
  5.5.2  儿童乐园。此区域设立可供孩子游玩同时又能锻炼孩子综合身体能力的设施,同时座椅的设立加上具有观赏性的雕塑的摆放,让父母在此处也能驻足耐心等待游玩的儿童,并且此处栽植着许多可食性景观植物,可以给予儿童直接的自然知识教育。
   植物搭配运用乔灌草相结合,落叶和常绿相结合,采用大量的可食性景观植物,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植物造景,更好地創造了集休闲与教育多种功能的场所(图7)。
  5.5.3  健身运动广场。健身运动广场是场地内最大的一块开阔活动空间,可以满足小型的表演以及广场舞之类的体育艺术类活动,同时也为年轻人设计了轮滑场所,周边的花架以及座椅给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植物配置中结合场地内的花架,栽植有葡萄,金银花等可食用植物。
  5.6   种植设计
  5.6.1  遵循原则。①强调可食用景观的与场地功能的结合,该区域为街头绿地,可达性较强,植物的选择依据各功能区域的特性设置,安静休息区域采用较为密闭的栽植方式,公共开敞区域栽植低矮的植物,保证视线的通透性。②强调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有机结合,场地内水景区设置睡莲和菖蒲,花架区设置爬藤类植物,花坛内则配置色彩丰富的羽衣甘蓝、红叶甜菜等植物,满足视觉多样化的需求。③强调乔灌草的层次搭配,结合农业作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四季搭配。以果木类乔木为主要的骨架树种,小型可食用性灌木构成次要空间,丰富多样的花卉、地被形成基底,强调植物的线形、色彩、季相的变化。
  5.6.2  采用的植物种类。①乔木类:板栗、银杏、枇杷、枣树、石榴、桃、柿树、桂花、合欢、日本晚樱、广玉兰、乌桕、马褂木。②灌木类:枸杞、葡萄、金银花、猕猴桃、月季、茶花、腊梅、红花檵木、红瑞木、海桐、毛鹃。③草本类:白菜、四季豆、菠菜、萝卜、甘蓝、荠菜、红叶甜菜、观赏辣椒、萱草、草莓、荷花、马铃薯、扁豆、蚕豆、百合、花生、芝麻、向日葵、麦冬、红花酢浆草、地被菊、千屈菜、狗牙根。
  6   结语
   城市居民对可食景观这一新型景观形式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一方面向往城市田园的生活,一方面大多数居民没有足够的场地去实施和体验,同时对城市中的农产品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疑虑。政府可以在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结合社区、景区、企业、学校、公益组织的力量,选择具有良好立地条件的城市区块,结合城市绿化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建立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可食景观,增强景观的生态性、文化性、体验性、教育性、娱乐性。加大宣传力度,与扬州旅游城市的定位相对接,建立样板试验区,增强民众的认知度,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丰富城市的绿地功能。
  (收稿:2019-08-08)
  参考文献:
  [1]蒋爱萍,刘连海.可食地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6(3):98-103.
  [2]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钱静.英国份地花园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园林,2010(12):72-78.
  [4]耿红莉.德国市民农园发展概况及对北京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6(06):09-13.
  [5]卢克·穆杰特(加).蔡建明,郑艳婷,王妍译.养育更美好的城市——都市农业推进可持续发展[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6]菲利普(美).申思,译.都市农业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7]汪俐辰.杨溇村景观菜园的规划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农业大学,2018.
  [8]扬州市人民政府网.扬州概况[OL].(2019-07-01),http://www.yangzhou.gov.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8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