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工业园产业升级及调扩区规划用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业园区也在逐步扩建中,针对老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规划,必须要以落实党和国家对于园区改造建设的相关指导思想及会议与政策精神为中心,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以实现经济发展结构改革为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树立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为基本理念,创建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工业园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遵循“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文从老工业园区规划的原则入手,通过实例分析,研究老工业园产业升级及调扩区规划用地。
  【关键词】工业园区;产业升级;规划用地
  老工业园区的升级规划以拓宽产品链、加强产业链,提升壮大产业集群,创建地方品牌,促进产业向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区在制造方面的优势,加强产业集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同时针对传统能源、材料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向发展;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企业,加大相关重大项目引进力度,壮大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促进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层次升级为原则,大力发展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技术服务业及现代互联网+为中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形成集创新服务、企业孵化为一体现代服务业发展。
  1、规划原则
  工业园区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具备适当的超前性,在符合现代化工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工业园区在规划区域功能、规模、标准上应适度超前,适应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要求;现代工业园区的规划,必须遵循环境保护的准则,在维持及改善工业园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确保园区产业的需要,以建设现代生态型的工业园区为规划目标;工业园区的规划,必须以综合效益最佳为基准,园区的规划必须重视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也必须重视工业园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力求塑造环境优雅、鲜明个性的特色空间,以鲜明的地方工业经济特色,吸引外部投资,扩大园区建设投资效益,促进规划区域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园区的规划,必须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准则,园区的开发规划及建设规划,首先要以资源利用率为审核准则,将经济开发与资源节约相结合,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能源、水资源、材料资源等,确保园区的建设有一套加强资源利用的综合开发方案;最后,工业园区的规划要坚持科学的工业布局以及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在现代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等相关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合理布局工业、公共设施、居住等园区用地。坚持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2、规划用地控制
  老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规划用地控制应根据地区环境情况、经济发展状态、自然资源赋存及社会发展情况等实际条件,统筹协调发展,以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为目标,根据不同性质地块,确定相应的开发建设强度,严格控制园区内用地的红线、绿线及蓝线。
  2.1 道路红线控制
  工业园区内的道路规划用地必须严格遵循交通设施用地的红线,同时对红线内的用地做到严格控制,按照相关的规定,禁止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规划建设任何不属于道路交通的设施和建筑;园区内新建的道路在设计及施工前,必须按照城市道路断面、建筑退距进行统一规划,以保障园区道路的建设符合城市道路建设的远景规划和建设标准;工业园区内特殊道路规划及建设,可以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按照城市规划中相关的特殊道路建设标准另行明确;道路红线两旁的建筑物应根据相应规划管理要求由规划道路红线两侧分别向外退缩,退缩范围内属绿地范围的,不能以任何形式建设其它建筑物。
  2.2 绿地绿线控制
  工业园区用地规划应严格保护位于绿线范围内现有的山体、绿化和水域,加强绿地尚未覆盖区的绿化工作;在园区土地规划绿线范围内,只允许安排与绿地功能相关的设施,严禁建设与绿化用地功能无关的其它项目;位于绿线控制范围内与绿地功能无关的企事业单位、设施和其他建设项目等,应逐步迁出绿线控制范围。
  2.3 水域蓝线控制
  工业园区用地规划应严格保护主要河流水体,园区内的水域形态和水域总面积在原则上不得改变和减少;园区用地蓝线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只允许建设与防洪防涝有关的水利设施,其他用途的建筑物严禁在蓝线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规划区沿河一侧工业用地的污水处理需严格检查;工业园区沿水域一侧的工业用地在规划开发前必须就环境现状做出有效的评估,针对园区内水源有较大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逐步改造或者迁出园区水域范围。
  3、工业园区用地规划
  3.1 交通用地规划
  工业园区的交通用地要适应园区建设发展的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实施园区交通用地规划,同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及资金投入,以人和货物的最优运输效能为基础,通过各层次道路网络的构筑和交通设施的配置,形成以“货运交通为主、客运交通为辅,常规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自行车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性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的工业园区综合交通体系。路网构成在整体上要与园区用地的规划布局相适应,与交通主流向一致;园区道路建设网络要具备一定的规划超前性和建设适应性;路网布局结合现状道路和用地开发情况,保证规划建设的连贯性、可操作性,尽量减少各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干扰;考虑各种交通工具的通行,同时为每一种交通出行方式提供既安全又快捷的通行服务;针对园区的经济建设,交通用地必须综合考虑区内对外交通的衔接和转换,以及园区内交易物资的快速疏通。
  3.2 綠地与景观用地规划
  依托工业园区现有的地形地貌,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城区绿化成网,生态系统完善,具有生物多样性、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网络体系。绿地的布局应充分发挥其净化大气,保护水源,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碳氧平衡,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并将其生态地位放在首位;规划应遵从现状条件,将其优势有效地发挥出来,同时将劣势通过必要的手段转化为优势;通过绿地廊道将各个生境岛屿相连接,尤其应与较大的自然斑块连接在一起,以减少以至消除由于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优化、美化城市环境,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创造城市景观特色。   3.3 消防用地规划
  按照消防站责任范围和保护目标分布,采用重点保护和均衡布置相结合的布置原则,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准则。一旦发生大的火灾,周边消防站需联合出击,保障居民生活及财产安全。按照消防站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每4~7平方公里设置一处消防站,充分体现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规划与实际相结合,科学制定消防规划的各项标准和指标,坚持规划近远期结合,分期分阶段实施的原则,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3.4 人防用地规划
  工业园区人防用地规划按照“平战结合,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将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建立完善的人防体系,合理布置人防工程,努力提高人民防空的整体抗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自我防卫能力,能够应付现代战争及重大灾害事故,有效地保护国家安全;贯彻“人防建设及城市建设相结合,人防与城市防卫相结合,战时与平时相结合”的方针,把人防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建设;以新建、“改建”为主,全面规划,重点建设,平战结合,布局合理。
  3.5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规划
  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使工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所产生的污染在环境可控容量之内,工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实现现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繁荣。用地规划必须保障园区内生活垃圾、特种垃圾、工业有害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100%,工业有害废弃物和特种垃圾的无害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达10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处理达标率达100%;同时确保境内的自然山体、植被绿化等不遭破坏,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结语:
  老工业园产业升级及调扩区规划用地首先必须兼顾园区的经济发展策略,立足地区发展基础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引进来”战略,突出择商选资理念,引进资金、科技、项目、技术和人才,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次是兼顾社会发展策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城市打造良好的生态框架,创造和谐、优美、安全的人居环境;再者是兼顾生态环境发展策略,加强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引导企业积聚发展,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投资率和产出率;最后是兼顾空间发展策略,积极促进区域城市功能、产业互动,基础设施连接与共享,构筑开放、统筹、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宋园园.基于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9.
  [2]王丽.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历程及经验[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10):50-51.
  [3]王浩.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对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09):4-5.
  [4]王嬌.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6):119.
  [5]王美,陈凯.基于多能互补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规划设计[J].广东科技,2019,28(06):65-67.
  [6]王浩.如何统筹谋划工业园区的格局[J].居舍,2019(13):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