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清代民国大篆笔法的时序性演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清代,帖学衰落,书家、学者把研究方向转向了沉睡已久的碑学,碑学兴盛。考据学、乾嘉学派的出现,为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追溯商周金文、甲骨文,给书家提供了注入能量的机会。发展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为后代书家的成功埋下了伏笔。后人学习古人,不断反思自己,至此民国大篆才成功的走向成熟。
  关键词:清代   大篆   笔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2-0023-03
   清代碑学兴起,为书法家的学习提供了大开眼界的机会。从清代开始就有书家学习大篆,但直到民国才使大篆走向成熟,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百花齐放的场景。其经历了从用帖学笔法写大篆、借鉴小篆笔法写大篆、用振颤的笔法表现大篆的金石气、大篆走向成熟四个时期。
  一、用帖学笔法写大篆
   清代金文书法是继先秦以后的一个高峰,由于受帖学思想的影响以帖学笔法写大篆,这一风格主要以傅山、朱耷为代表。
   傅山,清代写大篆的先驱者。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傅)山工分隶及金石篆刻”[2]。深受帖学影响,将帖学笔法融入大篆,用笔灵动活泼但又不失古拙。由于他早年学过颜真卿、二王、秦汉篆隶,因此笔画厚重而灵活多变,为清代大篆开创新的道路。傅山大篆用笔有提按顿挫,转折处方圆结合,显示出帖学的用笔,例如《塞上五言诗篆书轴》。
   朱耷早年学过欧阳询、黄庭坚、董其昌,而在七十岁以后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使用秃笔,自由挥洒,多求随意之态。从他临习的石鼓文中可以看出,用笔随意不讲究起笔和收笔,转折处多为圆转,他的风格与原帖古朴厚重的特点相差较远,正因如此更反映出他强烈的个人书风,例如朱耷《篆书册》。
  二、借鉴小篆笔法写大篆
   清代碑学发展到清中期,邓石如确立的碑学的用笔方法,在篆隶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清杨翰《息柯杂著》:“完白篆法直接周秦,继六书之绝学,片褚只字,世宝尚之,真书深于六朝人,盖以篆隶用笔之法行之,姿媚中别饶古泽,故非近今所有”[2]。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完白得力处在以隶笔为篆”。[2]如篆书《阴符经》。
   邓石如用隶书笔法写篆书,将汉隶中涩劲的笔法与篆书的中锋用笔结合,用于冲破当时人们思想上的束缚,形成独特的风格。邓石如的篆书中锋、铺毫,这一点与隶书相符,书风古朴。
   邓石如开创的用小篆笔法写大篆的方法,为很多人实践,如吴大澂、罗振玉、王福庵等,他们多是官员、学者,对大篆笔法的理解比傅山、八大山人前进了一步,但还有规整、统一、整洁的现象。
  吴大澂将金文的字形结构规范统一,同时用小篆的笔法来写金文,变烂漫为工整,化斑驳为光洁,例如《临段敦(簋)》。他对金文所施加的规整性改造,虽然在审美价值上丢掉了这一书法品种原有的活泼与变化的特点,但他的实践使几乎绝响的金文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掌握。在普及金文书法、丰富篆书面貌方面,其贡献不可忽视。
  罗振玉精于金石学,对钟鼎文字了如指掌,对金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深入骨髓的体验。所以其笔墨间透出一种上古时代神秘与浑穆。其圆润的笔法、含而不露的线条、苍茫的墨色形成了他凝重、厚古、儒雅的篆书风格,如《篆书录金文》。学者书法多质实,书卷气浓郁,但缺乏生气,弱于变化。
  王福庵对钟鼎、金文、两汉石刻等颇有自己的心得,开始以小篆的体例来写大篆、金文,别具一格,为此前书坛所未见。他作篆书更多摹习古人,但也能自然流露出自己的笔致,在规整、严谨中自然洒脱,用笔凝重而饶有笔趣。他临习石鼓文用笔端庄宁静,在吴昌硕外别树一帜,如《临趩尊文》。
  三、用振颤笔法表现大篆的金石气
   清末何绍基等人认识到前人线条呆板的不足,开始注重大篆的金石气,这一风格以何绍基、李瑞清、曾熙为代表。他们在追求金石气的过程中他们注意到大篆线条视觉上的苍茫斑驳,在书写的过程中加入了微颤的动作。但这种微颤形成了一种有节奏的动作,这种动作很容易形成一种习气。
  何绍基提倡学书从篆书入手,学篆书可以了解文字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而学习“今文字”。在笔法上提倡中锋用笔,才能将线条写厚实、古朴。先后临习过《石鼓文》《毛公鼎》《楚公鼎》等多种金文,粗细变化明显,有厚重感,追求金石气又能体现出灵活、跳动地字势,如篆书《游九疑书》四屏。受他影响的有李瑞清。
  近人马宗霍《霋岳楼笔谈》:“所临三代鼎彝款识,皆自出机杼,兴至时遇纸则书,神融笔畅,妙绪环生,移其法以写小篆,遂尔天机洋溢,独得仙证”[2]。
  李瑞清广泛系统的临习商周金文,《散氏盘》影响最大。他更能从精神气质上理解金文,将金文的自然古朴熔铸于自己的笔下,将《散氏盘》的欹侧变化、活泼跳荡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无以复加,为古今第一家。他的创作观其实是追求于篆,“必神游三代,目无二李,乃得佳尔”。他的篆书在何绍基的基础上加了颤抖的动作以强调迟涩,点画凝重而笔力遒劲,字形方阔而结构严谨,笔势收放自如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面貌,如《临散氏盘》。但李瑞清这种有节奏的颤动与书法艺术相违背,显得刻板。
  曾熙认为学《石鼓文》容易平正,规整而少有变化,所以他在临习的时候加以顿挫方折来增加丰富性。他的篆书用金文的字形,点画瘦硬,行笔过程中善加入细微摇动波折的动作,使线条出现蜿蜒迟涩的趣味,追求线条的浑厚斑驳,如篆书《百岁一德八言联》。
  四、大篆笔法走向成熟
  清末民国时期,大篆书法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以吴昌硕、黄宾虹为代表了大篆书法创作的最高峰,他们是书法家,又是畫家。将书法的用笔和国画中的墨法融合在一起,运用到金文书法中,达到书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吴昌硕一生在不断地临习石鼓文,他所醉心临的石鼓文本来是以秀润为特点的,但他在临习的过程中,并不为其所局限,而是充分展示个人理解和技巧习惯的基础上,又将邓石如、吴熙载等人的小篆结合进来,同时发挥自己擅长篆刻方面的成功所在优势,在书写中努力表达出凿刻金石的凝重感和爽利效果,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篆书风格面貌和金石韵味。
  吴昌硕在艺术创作上有自己明确的主张,其核心是“气”和“骨”。将“气”具体落实在“金石气”与“姜桂气”上,故其作品浑厚老辣。至于“骨”,这主要表现在用笔的坚决和果断方面。吴昌硕作书,首重“悬腕中锋”,笔下线条圆厚饱满、猛利迅疾,气足力健。他的作品主要特征是气势的蓬勃冲击和线条的坚韧挺拔。
  黄宾虹的笔墨之所以如此耐人寻味,一是源于他深厚的学养,二是源于他浓烈的金石气。他对金石篆刻的学书研究功力很深,成就很高,以之入书、入画,相生相发、相辅相成。在《黄宾虹论画录》中,他认为笔法有五:一曰平,总结了运笔平稳的规律;二曰圆,对用笔使转的总结,如折钗股;三曰留,对线质的要求,如屋漏痕;四曰重,書写过程的沉着程度和用笔品质;五曰变,在“平、圆、留、重”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书写状况灵活变动,以求协调完整。
  书法成就最高的应是他的篆籀书,黄宾虹尝言:“我习篆书是从金石古玺、铭刻入手,从刀书的清刚悟出杵书笔法浑厚之风,行书多变,八面有锋……故此,我的书法胜于绘画”[10]。如篆书《大盂鼎铭文》长卷。
   从清代到民国,大篆笔法经历了从用帖学笔法写大篆到用小篆笔法写大篆、再到用震颤笔法写大篆、直至民国时期黄宾虹用“屋漏痕”的笔法写大篆,将大篆笔法推至新的高峰。
  五、结语
  清代民国大篆笔法的演进,反应了清代碑学对“篆隶笔意”的探索过程,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大篆笔法的学习。上追商周金文、甲骨文,秦汉碑刻,探索新的笔法,为后人的学习大篆笔法提供了很大帮助。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书家,例如胡小石、游寿、王个簃、王镛等,在清代书坛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吉平.中国书法100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4]沃兴华.金文书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刘正成,林鹏.中国书法全集清代编·傅山卷[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
  [6]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近代编[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5.
  [7]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5.
  [8]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吴昌硕卷[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8.
  [9]张桐瑀.从书法到画法的变奏——试论黄宾虹书法艺术[J].荣宝斋,2011,(01).
  [10]黄宾虹研究会.墨海青山[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