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布设思路与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董莹 王伟平 杜源凯

  摘   要:本文以土壤环境的监测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基础监测点设计与布设工作中的执行思路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在简要介绍土壤环境监测点基本设置原则的前提下,从实用角度出发,在网络设置、结构筛选、GIS技术等内容中,对此项技术的实际操作方案展开详细说明,为相关技术研究提供材料。而通过对此项内容的研究,不仅可以助力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完善与优化,也是推进我国环保工作深入发展与实践拓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与关注。
  关键词:土壤环境  监测技术  布点技术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0(a)-0125-02
  现代化社会环境下,环境保护已经不再是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内容,在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此项内容正在成为影响整体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土壤环境的内容中,对于环境状态的监测,需要凭借监测基础点的设置,实现整体检测体系的优化与升级,从而在检测工作中,保证其内容执行状态与效果。而为了实现这一技术管理目标,应在理解监测点设置原则的基础上,对应用方法进行调整,保证实际应用技术的合理性状态。
  1  土壤环境基础监测点设置原则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内容,对具体的执行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与调整,并在形成原则性内容的同时,保证监测点设置工作的有效性,落实环保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状态,从而提高土壤环境监测的工作状态。而具体执行原则内容,可大致总结为以下五点内容。
  其一,需要强调监测点的科学性条件。在设置检测点时,应当以科学化的理论系统为支撑,并通过与实际条件的结合分析,确保技术内容能够有效地落实到具体施工环境中,保证技术处理效果。其二,注重监测点的代表性。在设置土壤环境监测点时,应优化点位的代表性条件,并在尽可能少的监测点条件下,完成最优化环境监测工作,从而保证整体技术的执行效果,为节约项目经费提供基础条件[1]。其三,关注监测点的继承性特征。在继承性内容上,应以发展眼光对其进行分析,并为未来扩大环境检测范围,提供基础支撑,使基础点位条件,可以进行范围拓展,并始终保持自身的技术管理状态。其四,应尊重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内容上,不仅要保证布点技术方案带有明显的普遍性特征,也要针对部分特殊点的位置条件,作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以此适应环境、地形的限制条件。最后,需要保证基础点设置的穩定性,并在确定基础点位之后,对于存在稳定性问题的点位进行动态调整,以此保证整体布点技术的执行效果。
  2  基础监测点设置的技术执行方案
  2.1 网络设定
  在被监测的区域环境内,需要对其土壤状态进行分析,并在确定土壤使用条件的同时,完成监测点的网络设定,保证基础技术框架的合理状态。例如,在实践操作中,应对被检测区域的耕地、林地等类型土壤分布进行全面分析,并在其土壤污染物含量的数据变化特征中,完成监测网络结构设置。注意,在此项技术处理中,应按照国家技术管理规定,对网格状态进行调整,尤其是其中的耕地结构,务必要按照8km×8km的规格参数,完成监测点网络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后续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技术条件。
  2.2 网格筛选
  网格筛选,是将已经设计好的网络化结构进行技术处理,并在形成网格监测叠加数据的同时,利用当前土地使用的状态图层,完成耕地、林地、草地等资料的面积计算。由此,采用面积占优法,完成相关面积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在超过一定比例的网络数据中作出调整,使碎片化的土地资源被整合起来,降低筛选比例,并增加其密度状态。由此,保证检测区域内的点位设置更加合理尤其在网格中心的调整中,使其成为整体监测区域的初始点位,形成更加明显的代表性特征,为整体技术监测体系的工作状态提供保障[2]。
  2.3 GIS技术
  GIS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整体技术内容的科技体系,并在对监测点形成限制条件的同时,实现技术规范化管理目标。内容上,这种限制条件,大致可以表示并归类为以下四点内容。第一,可在GIS技术体系中,应用土地方利用方式的解译数据,提取出监测区域范围内的水系图层;第二,可以应用GIS技术中的交通路网体系数据,形成监测区域范围内的缓冲图层,并在主干交通线路两侧150m的范围内,保证数据的指示效果;第三,可在污染源的点位基础上,应用其数据信息,形成600m范围内的缓冲图层数据;第四,在GIS技术系统中,引入了遥感解译数据,并以此形成了检测区域内,居住用地的缓冲图层,在300m范围区间内,保证数据应用条件。在以上四种图层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叠加与融合,可以形成具体的监测区域图像资料,通过其中初始点位置的设置与条件,可在保证整体数据说明效果的同时,定位最佳点位布控位置,保证整体技术的建设升级效果。
  2.4 土壤类型叠加
  经过技术调整之后的初始点位,需要在原有位置土壤类型的图形信息基础上,展开叠置分析处理,并以此向技术条件为核心,得到监测点位基础上的土壤数据资料。然后,通过对设置点位,对当前状态下的土壤情况进行覆盖分析,经过监控区域范围选择处理的同时,保证整体检测技术的完整性[3]。而对于其中没有产生土壤类型图斑的位置,应当设置新的点位,以此完成数据采集与监测分析。由此,叠加技术不仅掌握了当前的监测情况,也为检测体系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5 历史资料整理
  土壤环境监测分析过程中,不仅要对横向的监测范围进行技术管理,最大化的调整监测区间、优化监测内容,同时也要在纵向的时间轴向上,对特定土壤监测区域的历史数据信息进行补充与控制,真正意义上实现监测工作的全面覆盖。而在当前的数据化技术前提下,此项方案可以与数据库系统融合在一起,并在“十一五”全国土壤污染监测点位的基础上,逐渐向“十二五”试行土壤监测点位上过渡。由此,在统一标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数据分析,并在结合历史监测点位数据的同时,保证技术监控的成长性与发展性。
  2.6 调整控点位置
  对于监控点位的调整,主要应用影像核查处理完成操作。在高分影像的技术条件下,完成每一监测点位的技术分析,对于其中不合理点位的调整,是保证整体技术执行效果的重要条件。方法上,应以历史点位替代为基础,在统一化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使用新的监测数据完成历史信息的替换,从而实现时间轴线上的更新与调整。
  3  结语
  综上,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实现环境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执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以基础监测点设置合理性为基础,在明确整体工作计划,优化具体执行策略的同时,保证监测点设置的合理性状态。由此,对相应的土壤环境展开有效地监督,并对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进行控制,从而为环境优化提供基础性的技术监督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洪超,李远飞,李宽宽.污染场地土壤初步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9(3):257-258.
  [2] 王建英,张得恩,刘开隆.土壤环境监测中现场采集和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浅析[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9,32(1):31-33,27.
  [3] 刘颖.某复合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及修复技术可行性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18(3):7-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