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安区大力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改革试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临安区是全国唯一加入国际示范林网络组织的区县(市),是浙江省9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全区林业用地面积399.89万亩,林木蓄积量1371.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93%。作为全国12个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临安区依托丰富的山区资源,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在加快绿色经济增长、保护培育森林资源、探索经营管理模式、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打造“森林生态发展引领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三大工程”
  生态基础愈加坚实
  高水平推进绿化美化工程。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村落景区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等,在一横两纵、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景观树种植。大力发展彩色珍贵树种造林,建成珍贵树种示范点5个、示范单位5个,以点带面推动种植珍贵树55.8万株。2019年,全区累计完成造林更新8800亩、森林抚育3.8万亩、平原绿化1678亩。选取天目山林场和昌化林场两个国有林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构建、分析和评价,形成了由7个标准43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为科学制定林场森林经营决策、合理规划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措施、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模式依据。
  高标准建设国际示范林工程。实施亚太森林组织“南方低山丘陵区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示范”项目,编制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开展技术培训,推进项目落实,3个示范点共计完成造林补植面积900亩。玲珑街道高源村香榧林地“石质山地森林恢复及专业合作社集约化管理示范模式”、於潜镇昔口村“退化杉木人工林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示范模式”、昌化白牛村“山核桃林生态经营示范模式”三大模式的探索实践为亚太地区开展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高质量推动“一村万树”示范工程。“一村万树”创建示范村9个、推进村56个。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如玲珑街道米积村林旅结合打造“樱花小镇”,板桥镇上田村打造“植物迷宫”。结合竹林、山核桃林退化实际,采取退竹还林、山核桃林混交改造等措施,逐步改善林相的单一性,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如天目山镇一都村针对该村退化竹林经济效益低、景观效果差的现状,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行动,种植浙江樟、浙江楠、红豆杉等珍贵树木2万余株,面积200余亩,极大地改善了村庄面貌。
  落实“三项举措”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打响森林生态品牌。推进高虹镇、天目山镇和昌化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工作,龙门秘境创建省级生态文化基地,“龙门秘境”“红豆杉联盟”等申报创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省级森林城镇7个、省级森林村庄19个、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3个。先后获得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国家森林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森林之城”“绿色明珠”等美誉成为临安的最强优势、最响品牌。
  挖掘森林生态特色。大力挖掘古树名木、森林古道等资源,展示具有临安特色的森林文化韵味,借以推动森林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全面完成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全区古树名木达1.08万株,“中国最美古树”天目山金钱松王、上阳千年圆柏等成为展示临安古树文化的典型代表。开展森林风景资源调查,投入200万元成功打造百丈岭森林古道康养景观带,融入本土文化特色的保护性修复使古道内涵得到深度开发,2019年启动东天目村古道修复工程。
  弘扬森林生态文化。举办各类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的森林文化活动,唤起人们关注森林、保护生态的意识。编写完成《临安珍稀野生动物图鉴》《临安珍稀野生植物图鉴》,完成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小区申报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好氛围。举办了“野生动物,人类的朋友”摄影评选活动,活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广大摄影爱好者踊跃参与,累计收到参赛作品300余幅。
  发挥“三种效益”
  生态经济活力迸发
  森林休闲经济方兴未艾。近年来,临安区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休闲产业,森林休闲经济成为林农增收致富“新引擎”。如太湖源镇指南村已发展森林农家、民宿近100家,年接待游客75万人,综合总收入超过22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红叶指南”成为华东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森林休闲旅游品牌。据统计,2019年全区已建立各类森林旅游景点21处,农家乐经营床位数达6800余张,接待林业旅游人數近600万人次,林业旅游和休闲产业收入突破17亿元。
  传统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山核桃和竹笋两大经济林生态化改造,出台《“临安山核桃”亮牌战略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和《临安区竹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区财政每年各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用于推动两大产业转型发展,牢牢守住广大林农的“钱袋子”。2019年“临安山核桃”以27.02亿元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果业品牌坚果类榜首,“天目笋干”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山核桃林地生态治理,全面推进“八个一律”负面清单,实施“退果还林”、规模化流转和生态化经营示范点建设,计划到2020年完成1.54万亩山核桃“退果还林”。
  森林资源效益逐步兑现。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探索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模式,让森林资源成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资产”。如昌化镇后葛村以3.9万余亩生态公益林作为抵押,从临安农商银行获得1500万元授信,并成功拿到首笔300万元贷款,该村将这笔钱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极大提升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该模式也被复制推广至其他集体经济薄弱村。截至目前,全区已核发林权证12.6万本,覆盖农户达12.1万户,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达12.8亿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8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