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规模化猪场种猪育种关键技术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种猪育种是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肉食需求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规模化猪场种猪育种技术,推动种猪育种工作的梳理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育种目标选定方法,从联合育种技术、性能测定技术、分子育种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应用4个方面分析了种猪育种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种猪;育种;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2.079
  近年来,我国种猪育种产业高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生产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主要肉食来源之一的猪肉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规模化猪场逐步加大资本投入,以猪种育种为切入点,推进了种猪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是种猪育种的第一推动力,学习和掌握育种技术对于产业推动有着重要意义。
  1 育种目标选定
  猪育种目标的选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包括消费者需求、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猪肉价格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猪育种目标是将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性状进行固化表达,这些性状包括体貌性状、生长发育性状、次级性状、胴体品质性状和繁殖性状等方面[1]。目标性状是猪育种工作的重点,也是种猪选育的第一标准,贯穿于猪育种的整个过程。
  2 猪育种关键技术分析
  2.1 联合育种技术
  目前,我国的种猪选育场所普遍规模较小,分布分散,遗传资源不集中,这样小范围的种猪选育往往导致选育效果非常局限。鉴于以上问题,开展种猪的联合育种(即分散核心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种猪联合育种就是将规模较小、分布分散的中小型种猪选育场的优势遗传资源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大的核心群。此外,通过构建完备的种猪选育体系,以确保性能测定技术共享、数据记录完备、遗传评定方法统一,最终选出具有最优性状表达的种猪进行联合培育[2]。聯合育种技术实现了种猪遗传资源跨场、跨地区的共享利用、联合遗传评估,人为打破空间生殖隔离,使得优秀遗传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种猪跨场使用的目的。其中,种猪遗传评估和生产性能测定的数据及时测量和共享是联合育种的关键环节,联合单位的目标和利益应当一致,采用统一的育种方案,并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实现育种成果贡献,各猪场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遗传联系。
  2.2 性能测定技术
  在种猪育种过程中,全面、可靠、准确的种猪性能测定数据是遗传评定的关键,对育种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性能测定是指在各方面环境相似的条件下,对种猪的个体性状进行测定,为遗传性能评估提供依据。目前我国的种猪性能测定项目有十余项,其中主要的指标包括眼肌面积、总产仔数、活产仔数、100 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饲料利用率、瘦肉率、屠宰率、100 kg体重日龄等,涉及繁殖、发育、肥育等多个方面[3]。在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种猪的性能测定已有一套完备的体系和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计料系统可以快速准确计量猪饲料的转化率,超声波技术可以实现活体猪的膘厚以及眼肌面积的快速测定,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种猪繁育工作的效率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3 分子育种技术
  分子育种技术是猪育种领域一项比较前沿的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科研院所的研究热点之一。分子育种的本质是通过DNA重组技术来实现动物性状改良的方法,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分子育种主要方法有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技术和主效基因利用3种,其中标记辅助选择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标记辅助选择适用于家畜中已知定位的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基因集中分布于染色体的某一区域,但对各部分基因的作用机理并不明确的情况,通过与重要生产性状座位连锁的DNA标记来进行评估动物个体的生产潜力[4]。这一方法充分利用了表型、系谱和遗传标记的信息,与只利用表型和系谱信息的常规遗传评定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可确保种猪遗传性状不会随着环境或性状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稳定、高效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我国地方猪种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性好、繁殖力高等特点,遗传基因资源丰富,开展地方猪种重要性状基因的测序、定位和功能鉴定工作可以为分子育种的大规模提供更多资源,有利于具有更高经济性状种猪的繁育,对我国地方种猪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4 信息化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种猪育种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全面地处理各种数据,对于提升种猪育种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数据准确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从各类成功的育种经验可知,加强对各种育种数据的分析、挖掘、存储能够为种猪企业育种水平的提高准备条件。育种工作不只是依靠一些设备、软件进行操作,而且还需要管理体系、操作流程等多方面的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规模化种猪育种的效果。
  3 结语
  猪育种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猪育种从最早的表型选猪,发展到联合育种,再到当今最先进的分子育种,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猪选种育种的准确性和选育效率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从技术上看,我国的种猪育种技术,如人工授精、性状测定、BLUP、REML、分子育种等方法均已应用和实践,但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停留的局部较小范围,应用场所较为单一,并未形成规模化效应,种猪育种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先进技术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技术推广转化的潜力还很大。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种猪育种产业还需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1)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建立不同形式的区域性联合育种体系;2)继续推进联合育种工作,统一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方法;3)推广应用育种新技术、新方法,以区域公猪站的形式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建立长期稳定的场间遗传联系,实现优秀遗传基因的高效利用。猪育种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不断普及先进的育种技术,脚踏实地学习和吸收新技术,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小红,赵云翔,陈清森,等.规模化种猪育种与生产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及案例分析(Ⅷ):选育效果评价与绩效管理[J].中国畜牧杂志,2014,50(22):63-71.
  [2] 赵紫君.种猪育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8):48.
  [3] 周磊,杨华威,赵祖凯,等.基因组选择在我国种猪育种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2018(3):4-8.
  [4] 吴珍芳,杨杰,付帝生,等.猪SNP分子标记在猪日增重性状研究和/或猪育种中的应用:中国,CN201710427052.0[P].2017-09-19.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0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