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导致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疾病的原因很多,如母猪生产年龄较大、孕期母猪营养不良、孕期母猪养殖环境不佳、仔猪保育温度与外界温差过大、仔猪出生后卫生消毒工作未做好、头胎仔猪抵抗能力不强等。为对该病予以有效防治,应制定完善的防治与管理方案,并利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避免猪场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症状、药物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5-0035-01
  在规模化猪场生产中,仔猪黄、白痢十分常见,通常因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规模化猪场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产生影响,还会大大提升猪场的养殖成本、降低其生产效益,令猪场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规模化猪场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充分注重对养殖经验的总结,科学地预防与治疗仔猪黄、白痢,以从根本上提升其整体防治效果,促进规模化猪场获得更为健康、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1  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在初发时潜伏期不长,最早于仔猪出生后12 h左右即可发病,亦有个别病猪会有约3 d的潜伏期。排出黄色水样便是仔猪黄痢的典型症状,且患病仔猪不再吸吮乳汁、精神沉郁,体重快速下降,表现出脱水症状。大部分仔猪在黄痢发生后会表现出严重腹泻、排便失禁、肛门松弛,甚至发生抽搐与衰竭。仔猪白痢的病程通常为1~5 d,一般在仔猪出生后10~30 d发病,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粪便為典型症状,且味道腥臭,可见气泡与黏液,病猪因体温持续上升出现弓背、弯腰现象,食量减少、喜欢卧倒、精神状态不佳、害怕寒冷,经观察可见其呕吐物为黏液,病程通常为2~7 d。
  2  药物防治
  ①将90 mL恩诺沙星、14 g新霉素与90 mL糖盐水混合制成防痢饮给病猪喂服,若仔猪体重小于5 kg,则喂防痢饮0.4 mL;若仔猪体重大于5 kg小于10 kg,则喂防痢饮0.9 mL,每天2次喂服,通常连续用药2 d即可起效。②可将葡萄糖、补液盐与电解多维混合制成补液糖盐水给病猪喂服,效果亦较好。③若病猪脱水情况较为严重,可采取腹腔补液方式处理,将105万U链霉素、400万U青霉素、9 mg地塞米松、90 mL阿托品、100 mL葡萄糖溶液与生理盐水混合,加热至37 ℃左右后按每千克体重9 mL的标准每日行1~2次腹腔补液,直至病猪痊愈[1]。④可为病猪联合应用654-2注射液与长效沙星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获取理想疗效。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
  需提供给怀孕母猪全价日粮,在其生产前1~2 d应控制饲料量,待其生产后再逐渐上调;母猪生产前10 d需将其转移至分娩专用圈舍,明确母猪需转移时,应用0.11%新洁尔灭或0.6%过氧乙酸消毒圈舍,母猪转移前3 h再用来苏儿进行一次消毒,以确保母猪分娩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仔猪出生5~7 d时要将母猪旺奶管理工作做好,令其自由采食。
  3.2  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时做好仔猪断脐消毒工作,并消毒母猪乳房,分开饲养母猪与仔猪,喂奶时在母猪圈舍内放入仔猪,喂奶后分开,以避免发生病菌传染;初生仔猪需尽早喂食母乳,以提高其免疫力;仔猪5日龄时需确保饮水清洁且供应充足,并于其中添加维生素C,以提升仔猪抵抗力;仔猪7日龄时依据勤喂食、少喂食原则为其补料,以锻炼其肠胃功能;为初生仔猪每日补充7 mg左右铁元素,以避免其发生生长缓慢与腹泻问题;可在仔猪饲料中添加2%林可霉素与复合酶,以促进其消化;仔猪断奶期间需与母猪隔离[2]。
  3.3  搞好疫苗接种
  规模化猪场管理人员需将正确观念树立起来,认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于母猪生产前40~42 d、15~20 d为其分别接种一次大肠杆菌疫苗;仔猪出生后4 d左右用注射器自其口腔灌入大肠杆菌疫苗0.5 mL,以提升仔猪的抗病能力。
  4  小结
  规模化猪场需将更为完善的管理方案制定出来,做到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认真分析仔猪黄、白痢病,充分遵循合理、科学的防治原则,以有效提升猪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  璟.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中兽医学杂志,2018, 16(2):52.
  [2] 景正刚.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研究[J].兽医导刊,2017,20(22):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62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