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STEM教育与项目活动的相融相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STEM教育整合跨学科的交叉知识,以真实问题情境和项目学习形式为课程设计的主轴,重视逻辑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思维的培育,是真实情境和现实问题的回归,而项目活动是实施STEM教育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和手段。因此,当STEM遇上项目,将其捏碎打破,两者必会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一、STEAM  VS 项目活动
  1.两者的函义
  STEM教育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和Mathematics的跨学科整合,是学科素养有效融合后组成为的一个有机整体,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在实践中应用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育。项目是指“project”,可以译为“设计”、“方案”等,主要是通过教师帮助与引导,让幼儿围绕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在共同探讨中解决问题、获得真知的一种活动,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2.两者异同
  其实STEM和项目活动,它们的学理都是非常相似的,就是更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自己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都是主要的支持者和观察者。
  二、以项目活动的形式开展STEM教育
  1.以项目活动的程序开展STEM教育
  在项目活动“会动的交通工具”里,每个班都根据孩子的兴趣开展对不同交通工具的探索,有的研究缆车、有的研究双层巴士、有的研究船……我们在开展的过程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表征呈现——探索——表征呈现……——成果汇报”的程序一步一步支持孩子的探究和学习。
  2.运用工具渗透技能的学习
  STEM教育里要求孩子掌握使用的工具和技能很多,比如测量工具:直尺、卷尺、长尺,标准测量工具或非标准测量工具……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比如水果刀、戒刀、锤子、钉子、钳子、胶枪等……
  在项目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区域活动中渗透学习工具的使用。例如,纸之家的在“会动的交通工具”项目活动中研究双层巴士,孩子们想要动手制作双层巴士,教师预设到孩子们在制作自己设计的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会使用到的工具,比如剪刀、胶枪、钉子等,会在日常生活区提供剪刀剪纸的工作、锤子钉钉子的工作等…让幼儿在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顺利运用到工具,对于不熟练使用工具的孩子,老师会特别关注,给予指导,保证安全。
  3.使用一百种语言进行表征(图像语言及多元表征)
  在活动中应该重视幼儿的图像表达能力,教师会指导幼儿将假设绘制成幼儿自己能够理解的图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善图片的制作,最后存为档案。幼儿的表征方式极其丰富,并不限于绘画、记录,还包括:录音、动作模仿等形式,多种表征方式形成了儿童的“百种语言”。
  4.利用工具和图表让研究看得见
  调查、曲线图和图表都是观察的工具,通过记录孩子行为中,可以强调他们对事物或者事件的理解。调查、曲线图和图表还是一个时间表,能展示孩子在STEM教育課程实施的过程和进展。如瓶罐之家进行小火车的探索与研究,分成了5个小组,有的小组用王老吉瓶罐制作四节车厢的小火车,有的用塑料瓶子制作5节的车厢的小火车,他们使用同样的马达动力进行小火车的拉动,并进行了比较:谁快谁慢?还有两组使用了同样的材料制作了车厢,老师建议他们使用不同马达的动力进行拉动,看谁快谁慢……这些都可以通过条形图进行对比。
  三、以教师素养融合STEM与项目
  1.善于发现与引入
  科学蕴含和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每一天都是以小时、分钟、秒来衡量的,普通物体的长度、种类、面积、体积和温度,周围植物包每天都呈现着生长的信息,如发芽、开花、结果,涉及到播种的深度、苗距,需要的阳光、温度、水份等,这些都是科学知识。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光和思维,将这些因素成为孩子学习的科学营养。
  2.善于提问与应答
  很多时候,教师是通过启发提问来帮助孩子进一步探索发现的和深度学习的。因此提问非常关键,教师应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
  3.善于思考与调整
  在进行项目活动的之前,往往会通过老师们的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讨论,制作思维导图。老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跨科的视野、整合的观念去思考问题,挖掘素材,渗透在教育活动中。还要学会根据孩子表征出来的行为和记录思考,进一步调整教育活动放向或者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一般课题(编号:2018049)暨广州教育学会幼儿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十三五”第二轮立项课题(编号:201942)《幼儿园混龄班项目活动的组织与实践研究》阶段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