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视作品的法治宣传功能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影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承担着我国法治宣传的重要责任。2019年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以深刻的内容、精彩的情节设计及演员的专业演绎给观众展示了有关校园暴力行为、青少年犯罪及青少年利益保护的深刻主题,实现了电影的商业价值与法治宣传作用的兼容互动。
  关键词:影视作品;法治宣传;青少年犯罪;《少年的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4-00-04
  1 影视作品的法治宣传功能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树立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宣传法治观念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学校里有加强法治观念的教育,街道上有“全面依法治国”的标语,越来越多的普法新闻类节目也被大众熟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加上影视作品受众面比起校园教育来说广泛很多,导演也会为了收获票房、收视率和口碑,将其作品内容更加深刻化、情节更加精细化,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观众更愿意主动接受影视作品所表达的法治观念,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要承担起我国法治观念宣传和普及、树立大众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道德意识的责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融合,使观众真正认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实质。[1]老电影《秋菊打官司》和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让观众看到了我国司法的程序正义;由李杨执导、黄璐主演的《盲山》触动了观影者的心弦,揭示了社会中大量拐卖妇女的问题;[2]2017年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观众看到在特殊背景下,我国对反腐倡廉的决心;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也让观众陷入“为什么要保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的思考;还有近些年有关刑侦类的网剧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如《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破冰行动》等也向观众传递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观念;网络综艺《明星大侦探》每期节目紧扣时事热点,以轻松娱乐的方式传递法律观念。因此有关单位应当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使影视作品发挥出更大的作用。[3]2019年,由曾國祥执导,根据玖月晞小说改编的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易烊千玺与周冬雨的共同演绎让该片不仅收获了15.58亿元的票房和总体向好的口碑,也因为其深刻的主题,引起观众对校园暴力和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讨论,突破了以往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的空白,让观众了解到有关青少年群体的基本法律规定。
  2 《少年的你》的人物及剧情
  影片的女主角陈念因为一次意外与男主角小北相识,由于同学胡小蝶的意外去世,陈念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无奈之下,只能寻求“小混混”小北的保护。在学校只关心学生成绩、陈念父母缺乏对陈念的关爱、警察也难以阻止校园暴力的情况下,陈念一怒之下将魏莱推下了楼梯,而由于对陈念纯洁的爱,小北选择替陈念顶罪,最终在警官郑易的帮助下,陈念与小北选择自首完成了自我救赎。影片由一场校园暴力引发因果,呈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让观众看到是主角人物却缺少“主角光环”,形象生动而具体。[4]
  陈念作为一名普通的备战高考的高三学子,是班级的优等生,也是母亲生活的希望,但因为母亲卖三无面膜,家中天天有人追债,使她产生自卑的心理。母亲为躲避债务外出打工不回家,留下陈念独自一人在家应对上门讨债的人,而母亲在另一个城市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只是一遍遍地强调高考的重要性,幻想自己和女儿在北京一起生活的日子。原生家庭的不幸也是陈念在校园中孤僻性格形成的原因,唯一的朋友胡小蝶因为校园暴力自杀,自己也成了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小北的父亲跑了,母亲改嫁,无人管教的小北为了生存成了小混混,表面凶狠,内心却是善良温暖的。尽管小北成了街头小混混,偷盗,打架斗殴,经常进出警察局,但因为陈念的一次善举便决定保护陈念上下学,甘愿为陈念顶替罪名,体现了少年无私纯净般的爱。
  魏莱美丽大方,获奖无数,家境优越,在校园生活中也非常受同学、老师的欢迎,但也因为父母对其期望太大,极力把她打造成完美的孩子,她所承担的压力太大,以至于通过极端的校园暴力的方式来释放这种压力,给他人造成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警官郑易,人如其名,心地善良又坚守法律底线。在发现陈念处于校园暴力之中后尽警察的职务全力帮助陈念,想要借助法律帮助陈念,在面对同事女警官铁面无私的情况下,也有感性温暖的一面。在发现小北为了帮助陈念,二人又陷入另一错误中,一方面代表着理性的大家长形象,司法公正的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一方面又被小北无私的爱感动,试图帮助陈念和小北,最终也正是因为郑易警官的不断说教和劝导,让陈念和小北选择了自首这一正确道路。也正是这一角色让整个影片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以一个正义的警察形象告诉银幕前的青少年“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这一道理。
  《少年的你》所塑造的角色饱满真实、生动立体。外表美丽温柔的魏莱是校园暴力的主导者,凶狠的小混混刘北山内心也有温柔的一面;学习成绩优秀的陈念最终误杀了同学魏莱,主角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这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觉得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这也让影片在宣传法治时,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展现了电影行业在宣传法治观念时认真研究了观众内心的想法,以此塑造人物形象,打造故事情节,做到了为实现法治宣传目的应有的担当。
  不同于以往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影视作品以校园爱情为主题,其中掺杂着因为处于青春期与父母之间的争吵,电影《少年的你》虽然有相关情节表现出了小北与陈念的复杂感情,但并不是电影主要探讨的内容,对高考紧张氛围的展现也是寥寥几笔,有关陈念、小北、魏莱父母的情况也只是简单交代,知识让观众对主角原生家庭的情况有所了解。本片以校园暴力入手,结合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探讨了争议比较大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以影片中陈念、小北、魏莱等人的行为引发观众对法律的思考:“他们的行为到底犯了什么罪?”本片涉及以下罪名:   一切因魏莱对陈念的暴力开始,魏莱等3人长期侮辱、殴打胡小蝶,最终致其不忍屈辱跳樓自杀:在公众场合殴打陈念并拍其裸照,这些行为不仅是侮辱罪的构成要件,还满足侮辱罪的加重情节。在满足刑事责任年龄的情况下,魏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法律审判。
  陈念失手造成魏莱的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在面对魏莱对其的殴打和羞辱后,陈念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魏莱的死亡,但她没有认识到,陈念对魏莱的死亡结果没有主观恶意,因此过失致人死亡罪成立。霸凌可耻,但解决霸凌的方式也要正当且符合法治的社会观念,也侧面说明了青少年在面对侵害行为时,对法律的不信任。
  小北在知道陈念误杀魏莱后,帮助其掩埋尸体、向公安机关作虚假供述,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和包庇罪。
  3 《少年的你》如何实现法治宣传
  2017年《人民检察》刊登《对185起校园暴力案件的观察与分析》[5]一文,文中数据表明校园暴力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涉案人员年龄偏低,初中及以下年龄段学生涉案比例高达65.4%;二是大部分校园暴力行为是数人共同实施,其中多人施暴比例高达80%;三是施暴原因多为言语不合引发,占比高达73.5%。因感情纠葛引发的占9.7%,因财务纠纷引起的占8.6%。频发的校园暴力行为显示出青少年在处理矛盾过程中缺乏理性,且容易受他人影响而参与群体性暴力行为。因此,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法治宣传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社会教育方式也应得到积极利用,通过影视剧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和教育易被青少年接受。
  电影《少年的你》由一场校园暴力为主线引发一系列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讨论,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来达到法治宣传的目的。
  第一,从电影受众面来看,《少年的你》探讨的是当下热度比较高的校园暴力问题,故事的大背景发生在校园生活中,又是根据作家玖月晞的小说改编,确定该影片的受众面基本上以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为主,也有一部分源自小说积累的书迷。通过影片的宣传作用,让青少年意识到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做,父母通过影片注意孩子在学校里的行为,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规,学校的主管人员通过电影加强学校的监管和教育。书迷也更加希望将这类小说影视剧化,使更多的人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第二,从电影选角来看,影片选用易烊千玺和周冬雨分别担任男女主角,既保证了电影的票房,也保证了影片的质量,也是这样的阵容,吸进了其他年龄阶段和原本对该题材不感兴趣的观众前来观看,很好地形成了电影票房大丰收与法治宣传的兼容互动,也让国内其他导演看到了法治宣传也有商业价值,未来也考虑创作此类影视作品。
  第三,从电影的主题来看,《少年的你》主要探讨的是校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问题,不同于各大影视作品纷纷推出各种娱乐类型的节目,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主义色彩。[6]其将生活中存在的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状况、原生家庭、高考等问题呈现在银幕上。除原生家庭和高考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外,导演将真实的校园霸凌事件展现给观众,却避免谈论这件事的“对”与“错”,只是通过女主角陈念的行为和心理让观众感受到校园中真实存在“恶”的一面,体会到校园暴力立法的不够完善。[7]通过陈念误杀魏莱以及小北帮助毁尸灭迹的行为,观众感觉到青少年普遍不相信法律,确定对法律的敬畏心的现状。影片最终以陈念自首为结尾,这也是本片唯一具有引向性的情节,许多观众认为这一情节是本片的败笔,而笔者认为恰恰是自首这一行为迎合了影片的主题,让观众在欣赏优秀的影片之后,还能学到相关的法律知识:自首有机会使自己犯下的罪行减轻刑罚,影片的宣传效果比较好,增强了青少年对法律的敬畏心。
  4 利用影视作品实现法治宣传的启示
  4.1 为国内影视作品提供新型题材
  对于国外有关法治的电影基本都被大众认可,如经久不衰的《控方证人》、票房奇迹《肖申克的救赎》、韩国电影《辩护人》《熔炉》等这些都既收获了商业利益,又实现了法治宣传的目的,甚至推动了国家的立法改革。近些年,随着我国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不少宣传法治的优秀影视剧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更多的媒体人也愿意通过拍摄影视剧的方式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大众的法治意识,增强法律道德观念。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了解基本的法律规定,树立基本的法律道德观。[8]
  4.2 督促法律完善自身的不足
  以电影《少年的你》为例,影片中讨论的校园暴力问题,在现实立法中,施暴者往往因为没有达到刑事处罚年龄或者没有达到相应的刑罚标准而逃脱了惩罚,但校园暴力这一行为不仅给被害人身心造成伤害,也会损害学校形象,严重影响社会风气。而这一问题需要立法机构考虑是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或者降低其他刑罚标准,或者采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草案提请审议,也侧面体现了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对立法的推动作用,从而让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5 结语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在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应该承担起法治宣传的作用,树立大众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道德意识。电影《少年的你》将其商业价值与法治宣传的作用做到了兼容,让观众不仅看到了质量上乘的影片,也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 王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耦合机制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2017(5):119-122.
  [2] 王艺洁,李让,汪海燕.浅谈拐卖妇女儿童题材影视剧中体现的思想文化[J].戏剧之家,2019(36):220+222.
  [3] 王艺洁,汪海燕.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现状及对策[J].艺术科技,2019(15):37.
  [4] 常茹月.浅析电影《少年的你》中的人文关怀[J].视听,2020(1):104-105.
  [5] 但未丽.对185起校园暴力案件的观察与分析[J].人民检察,2017(10):33-36.
  [6] 虞卓.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媒体责任研究[J].新闻传播,2018(22):63-64.
  [7] 谢慧,张育玮.从《少年的你》反观法律视角下校园霸凌现象举隅[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2):93-97.
  [8] 余璐.探究法治宣传与涉案电影的融合发展——以电影《湄公河行动》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19):187-189+193.
  作者简介:匡国钰(1998—),女,宁夏银川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律系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指导老师:汪海燕(1978—),女,湖北恩施人,林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法律系讲师,研究方向:法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