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京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十年论文成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北京高校女子體育研究会2008年成立,十年间的科学论文报告会产出了不少获奖论文。为分析研究会十年成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中国知网相关论文与北京市高校女子研究会科报会获奖论文,发现北京市高校女子体育论文成果存在以下几个不足:(1)具有全国视野的研究较少;(2)具有高质量和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短缺。对此给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高校学科队伍建设;第二,做到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第三,研究者在研究时应做到深入研究,找出元问题,有自己独道的见解和观点;第四,改善研究方法,强化自身创新能力,增加中国高校女子体育相关论文的创新性、可读性,降低重复性。
  关键词:女子体育  北京高校  女子体育研究会  成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b)-0162-03
  1  中国知网2008—2018相关文献数目情况
  以“中国高校女子体育”为检索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查询2008—2018年发表的文献按年度分布具体数目如图1所示,共搜索到论文12097篇,其中每年论文数量占论文总数量百分比分布图如图2所示。
  2  北京市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论文成果情况
  如表1、表2所示。
  2.1 根据研究主题性质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将北京市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论文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地区研究:研究者专门针对一个地区的高校女子体育现状进行分析,例如《北京市普通高校女子足球队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高校研究:研究对象为某个具体的高校,是对具体高校女子体育进行具体研究分析,例如《对高校女生课余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3)不同学科角度研究分析:研究者从其他学科角度对高校女子体育进行研究分析,例如《需要层次理论在女子排球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反思》。
  (4)高校女生与不同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将研究问题具体到某一项运动与高校女生之间的关系,例如《乒乓球课对女大学生体育兴趣提高的影响》。
  (5) 国外体育研究:研究者经国内具体情况与国外具体情况进行对比性研究,或直接对国外高校体育进行研究。例如《美、英、日三国高校体育教育比较研究》。
  (6)高校体育课程:研究者对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教学标准、教学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例《普通高校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优化设置》。
  可以看出2008—2015年北京市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获奖论文内容丰富,包涵内容广泛,涉及到地区性质研究和高校性质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与不同体育运动与高校女生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高校女子体育,对国外的体育现状进行研究,从改革和现状等不同角度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深入地分析。我国高校女子体育文献的研究对象绝大部分是高校女生,但也包括女教师、中老年妇女群体、中小学女生以及一部分城市和农村女性。研究方法采用的是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
  2.2 对5种类型论文的具体对比分析
  2.2.1 中国高校女子体育的地区研究和高校研究
  2008—2018年期间,中国知网上关于中国高校女子体育地区性研究的相关论文有上千篇,主要是期刊文章以及硕士论文。从具体的文章题目来看中国高校女子体育地区性质研究的相关文章,研究者主要是将研究地区的体育现状与具体的体育项目相结合,例如沈建敏、蔡锵就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浙江省10所高校的体育系女子足球队教练和队员进行调查分析[1]。
  北京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论文集中关于中国高女子体育的地区性研究文献呈现出多角度研究的特点。徐涛和张世忠通过文献收集对北京高校女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北京市高校女生的体育锻炼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其中也有部分是为了应付考试[2]。张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中发现在总体压力,以及人际、学业、经济、前途和日常5个维度上,女大学生中运动群体的压力要低于非运动群体[3]。刘宝贵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八所高校的大一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和兴趣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女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动机基本正确(2)部分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有待于改进;(3)体育设施不完善,锻炼效果差,时间不充足和课外缺乏辅导是高校女生缺乏体育锻炼兴趣的主要因素[4]。
  类似地区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地区高校女子体育的各个方面,可以大体上反映出该地区高校女生体育运动的总体情况和该地区体育课程设置情况。
  2.2.2 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中国高校女子进行研究
  高鹏飞通过女性学的学科视角分析了当前的体育项目设置,文章中提出在古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1900—1960年)的整个期间,女性参与体育运动书属于明显的性别歧视,还有为了迎合部分男性的低级趣味,在比赛中女性常常要变成符合男性视觉愉悦化的对象[5]。刘琦就通过管理学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对高校女性体育组织建设进行了研究,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的理论对女性体育组织进行了一个较为新的解读。认为建设学习型团队是女性体育组织发展的生命之根,快乐工作是女性体育组织发展的基本动力;追求创新是女性体育组织发展的基本主旋律[5]。   从众多不同的学科角度都可以分析体育,体育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大,高校女子体育的研究可以选题的角度非常多。
  2.2.3 从不同体育运动与高校女生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国高校女子体育现状
  为提高高校女生的运动积极性,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在锻炼身体,提高体育锻炼能力与意识的基础之上,各大高校师生都在对体育课程的创新和内容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张韶光就對在高校中推广女子手球运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提出针对现阶段女大学生惰性增强、皮下组织增加、腰腹肌肉力量和耐力不足,很必要引入手球运动。王海清、耿洁、王书语就从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角度探讨将空竹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中,文中提出练习空竹可以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视力。吴强论述了垒球运动对于高校女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文中提出垒球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提升女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事物的认同感。高兵提出乒乓球课对于女大学生提高体育运动锻炼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乒乓球课,高校女生可以提高自身表现力、自信心和锻炼自觉性[6]。虽然运动各类各样,但是对于高校女生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塑形健身;提高身体协调力和运动积极性;增强身心各方面的素质。
  2.2.4 对高校体育课程的研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的体育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体育课程作为每一个大学里的必修课要求每个学生在掌握基本体育理论知识和对自己所选的体育运动锻炼达到一定的要求,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紧跟时代步伐的特点。但在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中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学生上了十多年的体育课,但是不会运动;老师教了十多年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太多的变化。同时盖清华提出高校女生不喜欢体育课程的原因有:生理方面,青春期的女生性腺活动增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收到影响,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心理方面,女生存在着态度冷淡、对抗性冲突、过度焦虑、恐惧等问题;教学方面,呈现出重复化、没有个性和层次。针对现目前高校体育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鼓励高校师生共同重视体育课程的教育和学习;第二,将体育运动效果与学分的高低挂钩;第三,学校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强对于体育教学课程的管理与监督。
  3  知网文献与北京市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研究成果对比分析
  相对北京市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的研究成果,中国知网相关文献数量庞大,其所涉及的学科更多,研究的层次更丰富,这很好地体现出了广大教师群体与学者们在研究女子体育时所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是丰富多样的,也进一步体现出了体育本身的多样性。
  就两者而言,知网文献与北京市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论文所涉及到的研究对象与方向、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所采用的办法大体上是一致的,两者都在集中研究某一所高校具体体育现状、以及不同体育运动与女大学生之间的联系,这说明北京地区对于高校女子体育与全国范围内的研究是基本一致的,跟上了发展步伐。
  4  研究特点与不足
  在2008—2018年期间,总体上每一届北京高校女子体育研究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增加和提高。但是还是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第一,具有全国视野的研究较少,研究重点只放在了地区和高校。地区性和高校的案例研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我国高校女子体育现状,但是全国性的高校女子体育的整体状况还是比较模糊的。第二,论文的研究主题重复性较高,同时论文影响力有待提高。第三,论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大部分仅使用了问卷调查法或者文献研究法。第四,论文的研究层次比较单一。
  5  建议
  因此我们该进一步地将高校女子研究系统化、全国化,进一步提高相关学术研究的质量。就提高论文质量,增加中国高校女子体育相关论文的创新性、可读性,降低重复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高校学科队伍建设,加大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监督力度和资金鼓励。
  (2)做到学术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高校教师注意将科研融入到教学实践环节研究。
  (3)研究者在研究时做到深入研究,找出元问题,给出自己独道的见解和观点。
  (4)改善研究方法,强化自身创新能力。
  (5)优化选题设计。
  参考文献
  [1] 沈建敏,蔡锵.浙江省高校体育系女子足球队的现状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17,39(6):48-52.
  [2] 刘梦.高校女子体育研究[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3] 李明舜.高校女子体育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 李明舜.高校女子体育与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5] 刘静民,张威.中国高校女子体育与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6] 静心苑,王彥英.体育与当代女性的健康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