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开始确立并使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的目地是通过专业的课程教学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加强对体育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当引入社会元素、对课外资源合理利用和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羽毛球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a)-0130-02
  羽毛球运动风靡全球,其不仅可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集全球性、竞技性、娱乐性等特性为一体。我国在世界羽坛也是荣誉满满。在全球运动健身的普及下,人民群众对羽毛球的热情也在不断递增,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并进行专业训练,而这都对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羽毛球人员本身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了社会大众对羽毛球运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所学技能融合在一起,并能将其他运用到社会生产中,对社会产生贡献的人。而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所产生的“应用型”人才,应该要了解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大趋势,掌握羽毛球运动的技能,同时,对其理论知识基础也有一定的理解,是要具备羽毛球运动专业知识与较强的运动技能的新型人才。普通高校是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高校体育更是输出体育人才的重要来源。羽毛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更应当了解当今社会对羽毛球“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过大,要满足这一需求就必须将羽毛球运动作为重要的发展对象,努力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确立“应用型”人才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羽毛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羽毛球能力进行实际的培养,有利于解决高校羽毛球运动“所学无用”的问题,以及所学理论与实际不符、实用力低下等现实问题。
  而目前高校被传统教育思想所束缚,很难培养出真正符合要求的羽毛球“应用型”人才。这导致高校羽毛球教学所出的人才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严重不符,针对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来看,要确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校羽毛球教学提出创新、有效的方法,全面提升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价值[1]。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普通高校羽毛球的教学方法
  2.1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我国普通高校都有着传统的教学思想,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技能为核心目标,从而忽略了其他技能的培养,对羽毛球教学有着发展局限性,使得高校羽毛球教学仅仅是只能达到社会的最低要求,这才造成了高校羽毛球教学所存在的实用性低下、“所学无用”等问题的出现。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普通高校转变传统、老旧的思想,丰富教育理念,打破古板思维,将羽毛球运动教学往“全方面”方向发展。并且要将此教学理念融入到羽毛球运动社会发展中去,提高学生对以后社会生活的接受能力[2]。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学校的羽毛球运动比赛,将一些丰富的羽毛球技能知识在比赛的过程中讲解给学生,分析各个学生的运动优势,选择合适的学生进行羽毛球教学培养。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羽毛球专业知识的了解,加深了专业理论技能,还能将学校中有具有羽毛球天赋的学生挖掘出来。学校还可以举办“羽毛球技能指导会议”,请一些国家级的羽毛球运动员或者是羽毛球退役的教练,来分享自己进行羽毛球运动时的心得以及运动的小技巧,同时安排学校中优秀的“应用型”羽毛球人才来与专业的运动人员进行“友谊赛”,对传统的羽毛球教学方式有着明显的改进。
  2.2 适当引入社会元素
  注重社会元素的引用,由上文可知,普通高校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乃至于社会对羽毛球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需要对羽毛球技能有一定的掌握,要有较强的羽毛球运动时的战术技巧,并且能与大众羽毛球文化所融合,这样才能引导羽毛球运动的全面发展、促进全民运动的大潮流。而高校作为羽毛球人才的专业培养基地,其教育方法及传播思想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所一致。而由于之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得学生在羽毛球教学的方式上存在着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校所能被教导的只有基本的羽毛球发球、接球等技术,对于羽毛球运动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导致学生对羽毛球战术组合、相关运动技术机理等专业技能方面有知识的空缺,这就使得学生在结束羽毛球学习的时候,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3]。
  所以,在高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要将羽毛球教学与大众羽毛球运动相结合,有效地避免当前羽毛球教学的弊端。在与社会元素相融合的时候,可以与社会羽毛球运动人员互相学习、交流、比赛,在其中学习特有的社会技能。
  2.3 对课外资源合理利用
  关注对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高校羽毛球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在理论中,学习羽毛球的专业知识、时代背景;在实践中,学习羽毛球的运动技能,培养战术运用,学习如何在比赛中赢得胜利的方法。而部分高校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难满足学生进行实践的课时数量,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际条件,对学生羽毛球运动的教学仅仅在思想上、课堂上[4]。
  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有利资源,在对校内教学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延长学生羽毛球学习的发展时间,确保学生对实践方面的学习得以长久发展,对课堂上的心得与体会能在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得以检验与实行。在进行课外羽毛球运动的时候,所处的场景与社会实际的运动场景极为相似,更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学生能够真正地在教学中“动”起来,自主接受羽毛球运动技巧,提高专业技能。从而对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有针对的调整,从而让“应用型”人才能得以全面发展。
  2.4 提供社會实践机会
  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高校体育部门与社会羽毛球人员、羽毛球俱乐部等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大众羽毛球对“应用型”人才的联系。定期建立交流互动的平台,提高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技能的认识。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身的能力水平,对自我有着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3  结语
  确立“应用型”人才模式来进行高校羽毛球运动的教学是迫在眉睫的。确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使学校对于羽毛球教学的目标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正确的调整,使其能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融合,满足大众对羽毛球运动的契合,对高校羽毛球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丽娜,付永刚.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戏剧之家,2019(16):173.
  [2] 李桂华.应用型体制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电脑与电信,2019(3):80-82.
  [3] 于翠,郑红.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型与教师转型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21):110-111.
  [4] 杨富莲,郑净,葛清蕴,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8(4):46-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2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