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汨罗新政为油茶产业加 “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行走在汨罗市的山头地野,到处可见油茶林青翠欲滴、生机勃发。目前,全市有油茶种植面积5.33万公顷,年产茶油3000多吨,油茶综合产值超过3亿元,油茶已成为汨罗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扶贫、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发力点。
  汨罗市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汨罗栽培油茶历史悠久,但科技含量低、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全市油茶产业发展。近年来,汨罗市委、市政府将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来抓,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发展新政,为全市油茶产业发展加油助力。
  组织领导。2017年,汨罗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多部门参与的高规格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全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至2022年,在全市扶持新造油茶林3300多公顷,实施油茶幼林抚育2500多公顷、低产油茶林改造800公顷,扶持建设油茶深加工企业2~3家,力争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并将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压实到山头。市直有关部门定期对各地油茶基地建设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结果纳入各单位年终绩效考核。
  资金保障。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林业部门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的原则,捆绑用于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同时,发改、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科技、扶贫等部门发挥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充分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土地整理、品牌打造、科技下乡等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大力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对当年新造、低改分别给予每公顷7500元、抚育每公顷1500元的补助。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并鼓励银行信贷支持发展油茶产业。
  发展模式。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引导经营主体依法流转林地发展油茶产业;鼓励公司(企业)租赁、大户承包或农户入股等多种经营方式投资油茶林基地建设。同时,吸纳各种市场主体和社会资金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推进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坚持“农地农有、农地农用”原则,大力支持小农经济、土地家庭经营模式,鼓励支持林农和家庭农场积极参与油茶基地建设。扶持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大户,开展油茶林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大户在发展油茶种植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林农按照“依法、自愿、民主”的原则,建立油茶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组织,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产品营销等服务,努力提高合作化组织程度,同时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按照“扶大、扶强、扶优”原则,培育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拓展油茶造林空间。营造林迹地更新、国土整理等项目优先发展油茶造林;对退耕还林成效较差以及生态公益林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地,经林业主管部门现场核实,纳入油茶造林范围,享受油茶造林政策补助;对已经改作旱土的非基本农田,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纳入油茶造林范围。
  示范带动。2019年5月,全市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凝聚党群力量,市直部门单位、村(社区)的党员干部在各镇村的田间地头,掀起了“荒山变银行、党建焕光芒”油茶种植助推脱贫攻坚主题党日活动的热潮,帮助各村集体和贫困户种植油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全体在家市领导来到各自联点村,积极参与到油茶种植行动中,各镇村调用机械设备开垦荒地,运进油茶苗,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开展油茶种植活动,全市形成了油茶种植比拼赶超的态势。截至5月底,全市近245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种植油茶30株,全市共计种植油茶95万株以上,面积约666.67公顷。
  科技推广。充分利用各级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成果和科技资源,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形成推广示范效应。同时,加强与科研教学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广泛开展油茶科技攻关活动,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力争在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和培育技术、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油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建设和发展油茶良种繁育和苗木基地,積极推广先进育苗技术,努力满足油茶生产发展需要。按照现有油茶产业资源状况和生产水平,采取新造、幼林抚育、低产林改造相结合的经营措施,推进分类经营,通过阳光工程、扶贫培训、返乡农民工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油茶实用生产技术培训,使油茶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实际,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短短两年时间,困境中突围的汨罗油茶产业,在化蝶般的蜕变中迎来了新生。
  以基地建设为标志的油茶产业发展迅猛。联户承包、大户引领、租赁合作,以及“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催生了3个“万亩乡镇”、8个“千亩村庄”、15个油茶专业合作社,带动近3万农民增收致富。从原始的刀耕火种作业方式,到机械化耕作垦复、水肥一体化浇灌、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和自动脱果、籽壳分离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油茶生产力全面提升。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油茶产业全面振兴。油茶加工企业顺势而生,湘旺茶油等正在引领全市油茶精深加工。保健山茶油、茶油化妆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系列产品正在研发,汨罗油茶已向产业的纵深拓展。
  以油茶文化为主题的油茶产业日趋繁荣。依托油茶基地发展起来的林药结合、林菜结合、林养结合、林园结合等林下经济模式,已逐渐成为人们赏花、摘果,体验乡村生活的时尚;茶油焖鸡、茶油炒鸭,满足的不仅仅是人们舌尖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传承与发展了厚重的油茶文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5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