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策略改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泽宇

  摘 要:杜威的“从做中学”强调个人直接经验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对于语文学习中期待视野的建立及阅读方法的动机强化有很好的启示。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文教学中,笔者反思目前存在的为梳理而梳理、以图挈文法及比照式突出文章主题这三个突出问题,利用“从做中学”理论的有益启示,从背景材料的选取、课前记录与课上分享及课后阅读与班会分享这几个方面来谈这一篇教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改进。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做中学;教学策略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B-0097-03
  一提鲁迅,我们就会本能地想到他的战斗性与批判性,缺少这两样东西的鲁迅似乎就不是我们认识的鲁迅,而鲁迅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翻开教参和其他辅导资料,几乎每一篇文章的主要介绍,无一例外先讲它的批判性和战斗性,至于文本的其他价值都不值一提。“神话化”的鲁迅站在高高的神坛上让学生不可触摸,我们陷入了一种思维固化模式去机械解读鲁迅的每一篇文章。如何让鲁迅回归人间,让学生读到的鲁迅也有他们成长经历的影子是我们突破教学的一个重点。我们不妨利用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的有益启示,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中做一个大胆的尝试。
  一、目前存在的教学突出问题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把鲁迅的作品按照普通的作品来教,在教完文章的结构和语言形式后就戛然而止,停留在工具性的层面,无法洞察鲁迅作品思想性这一重要的人文性层面,这是我们现在教学上的重大盲区。这样的教法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与鲁迅的文本存在沟通的障碍,出现了畏惧鲁迅的现象,进而对于《朝花夕拾》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存在一定的抗拒。基于此,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部分教学实录中,大致可归纳出以下三个典型的问题。
  (一)为梳理而梳理
  这一教学模式的环节基本遵循:字词的认读及释义——鲁迅的生平及文学作品的常识性简介——对文本的整体梳理感知——最后得出文章的主旨是为表达批判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这样一个结论。其中穿插重点分析百草园的动植物及捕鸟的过程,尤其对动植物描写及捕鸟的写作技法进行详细分析,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个片段仿写。课堂上还夹带着对文章的某些重点语句进行赏析。
  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看似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也兼顾了读、写这两个方面。可实际上,这是对鲁迅文章最大的伤害,教师几乎对鲁迅作品的独特价值置若罔闻,将作品视作一篇普通的文本去分析,最后脸谱化地得出作品的战斗性与批判性。这一模式暴露了教师自身都没有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没有个人解读文本能力的弱点,无法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引,失去了“引路人”的作用。所以,我们也怪不得学生游离于鲁迅文学世界之外,远望而不得入其门,无法认识真正的鲁迅,始终对鲁迅有一种陌生感。同时,学生对这种浅尝辄止的语文教学模式分析并不感兴趣,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最后还被要求去读整本的《朝花夕拾》,只能是天方夜谭。
  (二)以图挈文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插图打开教学的窗口,以插图提挈课文内容的教学,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互证性等优点。这一方法主要运用在展示捕鸟及三味书屋布置等教学环节中,尤其是百草园的动植物这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之中。在看似直观性的图片中展现了百草园里五彩斑斓的自然界趣味,引起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与关注,进而引发对文本的关注,辅之从写景、人物等角度对这几个片段进行细致地分析。
  注意力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在选择某个对象时就会忽视一些对象的特征。同时,刺激物的大小、形状、颜色、持续时间等特征方面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时,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当图片出现时,学生在课堂上会将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百草园里光怪陆离的动植物上,从而忽视了教师所要求的问题思考,甚至是叫师的讲授,造成一种喧宾夺主的教学干扰,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以比照式突出文章主题
  我们知道《朝花夕拾》是作者“常想在纷扰中寻找一点闲静来”。《朝花夕拾》十之有七是在写故乡、写童年的事。“从总体上说,《朝花夕拾》毕竟不是直接面对现实斗争的,它主要是作者对自己以往生活的回味、咀嚼和总结”。加之,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儿童是喜欢上课、喜欢被束缚的?喜欢玩乐是儿童的天性,所以,童年鲁迅视角下的课堂索然无味,自己喜欢的“怪哉”不懂请教寿镜吾老先生时却惹得他不快,突显了老先生有些刻板,这不正是一个儿童正常的表现。
  《现代汉语词典》中,比照是指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笔者认为,这种比照式主要抓住标题中“从……到……”的空间顺序,以乐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中生活环境、生活事件的枯燥等进行比照,进而得出文章是批判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这一主旨。王瑶先生在《论鲁迅的〈朝花夕拾〉》一文中谈到,“他写到的人和事,都在叙述中鲜明地渗透了作者当年对它的态度和爱惜 ,而常常‘蛊惑’他反顾的那些值得怀念的事物,都是童年时代引起他强烈兴趣的美好的事物。如果分析《朝花夕拾》的思想性,我以为首先它是以儿童的天然的、正常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对人和事的评价尺度的,它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琐事和人物的美丑的价值观念。”这也印证了从小鲁迅角度来说,他厌恶私塾生活是一个儿童的正常表现。成年的鲁迅在描述这段回忆时或许带有一种否定的意味在其中,从“可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极为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中的“极”字可窥探鲁迅在回忆这段生活时,他最终多少有认可的意味。这才有在人到中年之时回忆那段私塾的生活时,对老先生那个读书入神的细致描写,也或许“这个瞬间朦胧地感悟了读书的乐趣,并影响了他一辈子的读书和写作”。基于此,我们与其强调它的战斗性和批判性为先,不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这两个空间,是强调童年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体验,以一种儿童的视角在看待事物,是鲁迅带着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在追忆那些曾经的美好。这里面更多地蕴含着鲁迅在追忆故乡与童年往事中寻找心灵的短暂休憩,舒缓心中的苦闷,而“针砭时弊只不过是回忆叙事过程中的顺笔涉及” 。   二、“从做中学”有益启示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理论,也称为“从活动中学”或“从经验中学”。他强调个人的直接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并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经验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同时,在《反思思维》这一章节中,他系统阐述了思维的五个步骤:暗示——理智化——假设——(狭义的)推理——用行动去检验。在笔者看来,这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一)期待视野的建立
  读者对文本产生共鸣,是因为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某种情感或观念与文本相契合。可当学生在课堂面对文本的情节时如同一张白纸,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或感受,这时要求七年级的学生去理解教师所讲的文本内容的妙趣或文章的情感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切身体验在某种意义上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重要前提。
  杜威在《反思思维的分析》中利用热的概念阐明:推理的前提条件是“观念连续展开的推理,要依靠人们头脑中已经具备的知识积累”。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有赖于学生是否具有某种相关的经验,这种经验构成某种“暗示”,成为“我们对困难越有明确的认识,我们就越能得到实际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假设,达到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这意味教师在备教材时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在上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某种实践方式去具备某些文本理解的知识背景,具有一定的文本期待视野,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媒介。这样,学生在有某種期待视野的建立下能自主地理解文本的一定内涵,再加之课堂上教师的点拨指导,达到对文本所传递的情与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说,这是备课环节中真正意义上的备学生。
  (二)做中强化阅读方法的动机
  中学语文课堂的一个重头戏无疑是阅读。可阅读往往是低效的或者无效的。我们的课堂常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课堂提问学生对文本的见解,学生回答时支支吾吾或者分析上没有逻辑可言。除了时下老生常谈的学生阅读量少的因素外,教师课堂的低效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渔”的讲授及巩固才是关键,也就是方法的传授才是学生打开文本的钥匙,是提高课堂阅读有效的核心。
  杜威在“用行动去验证”中谈到:“精心布置符合观念或假设要求的种种情境,从而审视这种观念在理论上说明的结果在实际上是否发生……如果试验的结果与推理的结果一致,那么这种认识便是强而有力……这结果是确定无疑。”这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去验证,去探索与这一阅读方法相一致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得到一定满足时,才有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亦称求知欲)这两种重要的学习动机产生的可能性。回到语文阅读上来说,学生读不懂或不愿读的诱因是,他们没有阅读的方法和适当的相应正强化物。因此,阅读方法是课堂的关键。再者,无论课上及课后还要提供特定的情景或练习让学生得到相应的正强化。这样,课堂的阅读效率才可能有明显提高,课后学生运用方法得到强化,学生也才有可能尝试去读一些经典作品。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改进设计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及有益启示,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自己的教学策略改进。
  (一)背景材料的选取
  在讲授文学常识时,可以插入这一个问题的思考: 当你处于这样的环境(材料一)中,你的感受是什么?(等学生分享完后出示材料二),加深学生对背景性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材料一:
  1925 年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的鲁迅,经历了女师大风潮 ,鲁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北京大学教授陈西滢却支持杨荫榆 ,并写文章污蔑学生运动,指责鲁迅等人暗中鼓动学生闹事。
  1926 年 3 月 18日,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军舰驶入我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 发了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 揭露反动当局的罪行 ,深切悼念死难者 ,军阀政府在惨案发生后就下达了通缉令,鲁迅被列入名单中。3 月 26 日鲁迅被迫避居北京西城,后移住山本医院 、德国医院 、法国医院等地,有时住在“一间破旧什物的堆积房”中,“夜晚在水门汀地面上睡觉,白天用面包和罐头食品充饥”, 有时住在地下室。
  1926 年 7月9 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8 月 26 日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 聘期两年 ,因受人排挤 。
  ——材料来源:杨剑龙《“从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论鲁迅的<朝花夕拾>》
  材料二: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材料来源:《朝花夕拾·小引》
  (二)课前记录与课上分享
  问题设计一:请同学们晚上回家时,将自己在乡间游玩的趣闻或跟自己长辈们询问他们儿时的某些乡间趣闻,同时在家长陪同下查阅百草园的动植物,简单地记录下来,并且在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的大多教学生对乡间野趣失去了体验的机会,但父辈或者祖辈却很多都乡村的体验,因此,父辈的这种体验可以给缺失体验的子女提供一种经验上的补偿。同时,在家长陪同下的学生查阅动植物资料,可在实践中先获得文本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这就很好地回避了前文所说的课堂无意注意,又带着一定的期待视野到课堂,再让他们去探索文本,让其跟文本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文本。这一过程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理解这种童年的美好是鲁迅“战斗之余”的一种心灵憩息——这一文章主旨的应有之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日常学习中,尤其是中学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下、当自己有不顺心时,不妨尝试从自己过往的美好回忆中寻找乐趣,获得压力的舒缓。这个过程也是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中所讲的,应将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体现。   问题设计二:大胆地表达你的真实想法,谈谈你是不是有过不想来学校学习的想法,并说说理由。
  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理解小鲁迅视角下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及老先生的刻板,达到文本的共鸣。进而理解那个被我们供在“神坛”上的鲁迅。最终得出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两个不同生活空间,是强调童年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体验,是以一种儿童的视角在看待事物,是鲁迅寻找心灵的短暂憩息,舒缓心中的苦闷,那对封建教育的批判更多的是文章的余韵。
  当学生从自身生活走进鲁迅的生活,便能领悟文本的情感,达到一种心灵的共鸣。理解那个供在“神坛”上的鲁迅原来也是带着生活烟火气的,曾经的过往也是我们的现在。当概念化的鲁迅就变得生动、亲切,那条通往鲁迅文学世界的天堑变成一个充满童趣的乡间小道,人间的鲁迅就成为学生触手可及的伟人,经典也就可能在新时代的学生心中绽放出春光,引领学生构筑属于自己的诗意世界。
  (三)课后阅读与班会分享
  问题设计:请同学继续在《朝花夕拾》中寻找鲁迅童年的趣闻趣事,并在《朝花夕拾》的阅读分享会跟大家分享。
  统编教材提出了“三位一体”新的阅读教學理念,旨在以课内教读带动自读,再延伸至课外阅读,切切实实地让学生多读书。这一设计便是尝试以课内教读为凭借,找到那个引起学生兴趣并与《朝花夕拾》相契合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进入《朝花夕拾》的世界,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以自己的经验为媒介的阅读方法走入鲁迅的世界,去挖掘自己身上曾经经历或与长辈交流中听到的趣闻趣事的相似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谈要求学生从《朝花夕拾》中挖掘其他的人、事物,甚至我们常提到的批判性与战斗性,把课标中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倡议真正落实到位。
  其次,利用好班会这个平台,鼓励学生分享,办一次《朝花夕拾》的阅读分享会。学生大胆地在分享会讲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使学生在阅读后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分享过程中,要牢记阅读时一种个性化的阅读,不给对错的评价,尤其是不以教师的个人心得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也是课标一直所倡导的。因此,我们可以给出建设性评价,甚至不用评价学生的表达,让学生勇于跨过“羞于表达”这个门槛,做到一定程度兼顾“读”与“说”的能力发展。当学生有动力时,阅读才能迈开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温儒敏教授所讲的统编教材专治 “不读书”这一毛病的焦虑。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7).
  [2]莫家泉.语文教学中的以图挈文法——以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16,(14).
  [3]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
  [4]王瑶.论鲁迅的《朝花夕拾》[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5]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6]杨剑龙.“从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论鲁迅的《朝花夕拾》[J]. 鲁迅研究月刊,2001,(4).
  [7]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1] 王本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设计与教学实践[J].语文建设,2018,(16).
  [12] 肖培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思考[J].语文建设,2019,(3).
  [13] 张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02,(7).
  [14] 王春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比照结构[J].中学语文教学,1998,(5).
  [15] 陈万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2).
  [16] 刘尊珍.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感悟[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2).
  [17] 李祖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J]. 语文教学通讯,2019,(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9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