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莹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语文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新版的部编中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在立意、选材、结构、技法、语言等方面,都被认为是有利于学生写作的素材和范本。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的文章当成例子,通过多角度的阅读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跟着教材学习,以读促写。
  【关键词】教材;阅读;写作;模仿;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0-0050-02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是非常重要的阵地,而作文的前提就是阅读。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找到文章读写的主要结合点,提供给学生可以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开展创造性写作,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以下是我利用教材在立意、技法、语言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尝试。
  一、立意
  我的班级里,每周会布置学生写周记,但每次总有一部分学生“犯难”,觉得沒什么可写,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就开始“编”,这样一“编”,也就缺乏了真情实感。其实学生并不缺乏有趣的生活,只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缺乏对自身的思辨,缺乏对事物的深层剖析,即“立意”。
  比如“亲情”类的话题,学生会经常写,但是大多给人感觉千篇一律。比如写我生病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明白了父母亲对我的爱之深;放学时外面下了好大的雨,而自己却没有带伞,手足无措时隐约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内心无比激动感恩;考试名落孙山,父母却没有责备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美好。此类话题,学生把立意仅仅停留在“爱”这个单一的角度上,父母给予我各种各样的关怀,而“爱”也仅仅是单向的输出,作为子女,是不是也应该为父母亲考虑,给予他们关怀呢? 或是我们也被他们的某些品质和精神所感染,而追求更好的自我。当然我们也知道他们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 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进行方向性的指导,更直接的就是利用课文。
  胡适的《我的母亲》这一课文,回忆了少年时代母亲对自己的亲切关爱和悉心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中母亲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表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点。虽然她没有念过书, 但她重德垂范,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胡适,教他如何做人。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保姆长妈妈并不是鲁迅的亲人,但是阿长的陪伴和关怀却让鲁迅终生难忘,胜似亲人,自己一个字不识却费尽辛苦给鲁迅找来最爱的《山海经》,而鲁迅也对此不忘,一生怀念这位家里的保姆。这也是亲情。
  所以,作为老师,找到教材中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点,有方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寻找我们自己在成长的经历中有哪些平凡却对我们影响深刻的事情或是瞬间,能带给我们独特的人生体验。
  经过指导,学生在立意上有了新的突破,比如妈妈和奶奶的相处,不仅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睦,还更懂得了孝敬长辈,互相宽容理解,多为他人着想;曾经觉得整天忙于工作的爸爸是不爱这个家的,但妈妈坚定的理解和不经意间发现爸爸那发黄的白衬衫时,仿佛看到了爸爸在建筑工地里满身尘土和不应时的三餐,看到了爸爸对工作的认真和对家庭的担当,也看到了妈妈的理解和包容,而自己也明白了要发愤图强;还有学生宋宇婷在《忽略》中写道:爸爸妈妈照顾妹妹忽略了我,妹妹整天玩耍忽略了我这个姐姐,可是通过某一天的某件事发现,原来一直是我忽略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发表于《中学生阅读》2019年7-8月)
  我们教材中的课文是精心挑选,饱含着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美好情感的,能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我班容上媛同学的《乡间味道》(发表于《中学生阅读》2019年10期),以普通江南小县城的和谐美好的各色生活,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含蓄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立意自然高远:“祥和的江南小镇,如画的青山绿水,亲切的生活气息……这自然、这风情、这民俗里的味道,是古老的乡间味,是诗意的江南味,是和谐的中国味。”
  可见,作为师者在教学中要巧妙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把隐藏在课本中的优美元素挖掘出来,学生在充分扎实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熏陶了人格,让思想有了深度,文章的立意也就自然有了高度和深度。
  二、技法
  教材中课文的写作方法,我们要鼓励学生“拿来”,大胆模仿,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创造。在教授贾平凹《一棵小桃树》这篇经典文章时,我发现有很多地方可以作为作文指导的范例。
  (一)拟题
  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洞悉文章的内容特点和文章灵魂,有利于使整篇文章收到引人入胜的最佳阅读效果,有画龙点睛的重要引导作用。
  散文以《一棵小桃树》为题,但是散文中多次出现“我的小桃树”,那么把题目改为“我的小桃树”怎么样?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我的小桃树”虽然让人感觉作者和小桃树之间亲切了许多,但是“一棵”更能体现小桃树的孤独和执着,更能让人对这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产生敬意。
  比如我们还有些课文的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植树的牧羊人》,题目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散步》《一棵小桃树》,题目是全文的主要线索;《背影》《白杨礼赞》《海燕》,题目是作者情感高度浓缩的形象;《敬业与乐业》《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题目可以揭示文章的主题;《变色龙》《孤独之旅》,题目也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和讨论,发现许多课文的标题有共性也有个性。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是不是可以了解到拟题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呢?于是,在后来的作文中,就有学生写出了《窗外那闪闪发光的袖标》《忽略》《一件泛黄的衬衫》等等一些富有韵味和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二)线索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写作的要求指出:根据表达的中心,围绕表达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条理清楚,是学生写作中的一个难点。《一棵小桃树》中构思最巧妙之处,莫过于它的“明”和“暗”两条线索,回顾小桃树的生长过程:被冷落忽视,被猪拱,甚至差点被砍掉,饱受风雨的摧残等等,这和“我”的人生境遇是何等的相似,“我”从大山深处走出来,道路中有风雨,有迷雾,可还是看到了曙光:孱弱的小桃树在暴风雨中的坚强不屈、“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小桃树的成长之路是明线,而作者的经历则是作品的暗线,这一明一暗的巧妙设计,含蓄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生活遭遇和对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得文章浑然一体,为抒发情感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
  于是,有学生作文中写自己想拿下羽毛球比赛青少组的冠军,然而驕傲打败了自己,沮丧地回家看到楼下的那棵小桃树时感慨万千:“我何尝不像这在逆境中屹立的桃花呢?我应该丢掉该死的骄傲,去正面失败。在暴风骤雨中,桃花可盛放;在逆境曲折中,我丢弃不堪的骄傲,重新起航!”(学生张浠桐作文《真的不容易》)明线和暗线的结合是多么的自然,相辅相成。
  (三)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于文章中,或塑造人物形象,或表现作品主题,细节描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让人读时,仿佛身临其境,那一幅幅精彩的瞬间生动而真实。贾平凹对那棵“我的小桃树”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回味无穷,他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尤其是描写风雨中这棵飘摇的小桃树的一段,比喻拟人的修辞、动词的运用、色彩的晕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孱弱的小桃树在风雨中的坚挺不屈。
  学生在作文中也慢慢出现了出色的细节描写:“她拿起彩笔,趁我一个不留神在我才刚写完的作业上乱涂乱画,等我回过神来看时,我的作业已经被她涂得惨不忍睹。火冒三丈的我,用力夺过她手中的彩笔,把她赶出房间,用力关上房门。旋即,我听到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学生容上媛作文《冲动》发表于《中学生阅读》2018年7-8月)动词的运用一气呵成,生动形象。
  三、语言——积累锤炼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课本中夺人眼球的语段很多。比如教材中《春》《济南的冬天》《故乡》《背影》等著名篇章,就是学习语言表达特别好的范本。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我很注重他们的积累,这是基础。 每天要求学生读书,每周有一项积累的作业,比如摘抄课文里的经典段落,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仿写。比如学生裴晓琴的仿写文《爷爷的背影》(发表于《作文报》2018年第13期),“烈日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汗流浃背的身子,衣服已经完全湿透,这时我看见他灰黑色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爷爷坐在了一个小石阶上,把烟袋里的打火机拿了出来,又抽了一根烟,点着了火,吸溜了一口,又把烟吐了出来”。
  再如学生夏晴的仿写文《一棵小桃树》:“当我的目光掠过那一排瘦弱的树苗时,一下子怔住了:纤细瘦弱的树苗好像佛轻轻一碰就会断掉,零星的枯叶垂在树梢上,在这排毫不起眼的树苗当中,一棵小小的脆弱而坚强的小树,带着微绿映入了我的眼帘。 我看到了那像是带着凹凸感的脉络清晰的纹路,我意识到,这并不是一颗小树苗, 而是在这扎根了一段时间的,这是一颗被忽略在寒冬的生命。”看,学生的文字中不仅有了生动传神的描写,还有了深刻的感悟。
  由此可见,我们让学生对优美的词语和精辟的语句加以反复体会,品味揣摩,将富有灵动的语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一定能写出好语段。
  除仿写,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经常指导学生运用课文续写、补写、改写课文等多种训练方法,并进行各种创造性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资源,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仔细研读文本,深入挖掘,善于提炼,在阅读中穿插作文教学,有意识、有目地培养学生用教材在写作上“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我们的语文课本资源就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厚江.作文课的味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刘勇.阅读在左,写作在右[J].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9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