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促进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升级,本文对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有:首先关于汽车发展的相关解析;其次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分析,包括发展趋势分析、必要性分析和紧迫性分析等;第二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现状分析,包括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两个方面;最后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讨,包括支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等。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智能网联信息平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汽车、飞机、轮船等的发明与应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助力。相比较飞机、轮船,汽车是现代社会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汽车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无处不在,也无可替代,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涌现了许多汽车生产企业,汽车产业繁荣发展[1]。在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的推动下,汽车产业逐渐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出现,促使汽车产业开始进行转型升级。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智能网联信息平台进行全方位操作,从而实现无人驾驶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意义不仅在于汽车产品与技术的升级,更有可能成为汽车及相关产业全业态和价值链体系重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关注焦点之一。但由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产品、市场和服务等方面可变动空间大,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正处于摸索阶段,由此可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既有很好的机遇,也面临极大的挑战。针对上述情况,为更好地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进行汽车发展相关解析;第二,分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第三,分析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四,探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加快促进传统汽车到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变[2-3]。
  1 基于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作为新推出的人工智能相关实验教学产品,将人工智能相关算法与智能无人车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进行人工智能基础实验教学,还可以提供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场景化综合实训,旨在为机电设备类、自动化类、汽车制造类、电子信息類、计算机类、通信类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提供专业的实验教学、科技研究、创新创业以及行业大赛的配套资源支撑。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是一种新的产品形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态,基于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包括大数据、云、AI,已经进入这个领域,可能对产品发展和开发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的研发与广泛应用背景下,本文进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从20世纪开始,我国在汽车产业内组建企业集团,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兼并、重组,发展成为今天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如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集团等。这些集团每年的产量十分巨大,所产生的销售额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通过分析中汽协与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发布的中国几大汽车集团近3年汽车产量和销量相关报告,得出中国近3年汽车产量和销量调查表(表1)。
  汽车产业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经调查,2014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42 324.24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8.55%,在高速发展的态势下,汽车产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智能网联汽车是伴随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5G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技术应用新载体,它给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基于这一发展机遇,于2019年2月28日发布的《当车与世界互联--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用户行为与需求洞察报告》(下文简称《报告》)称:通过将汽车消费端大数据与出行端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呈现了汽车智能网联领域发展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产业价值及发展潜力[4]。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汽车企业发展必由之路,从企业产业出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次转型升级:第一次,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次,从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在这一期间,构建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汽车工业也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21世纪至今,汽车产业规模急剧扩大,达到巅峰时期。因此汽车产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打破现有的产业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5]。
  2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下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
  2.1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应用下的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来,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热度飙升,在全球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汽车向着自动驾驶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首先应当明确其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具体包括以下节点:(1)受限于能源短缺的问题,汽车节能环保是必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当前汽车能源主要为汽油、柴油、天然气等,我国每年产生的能耗量占据全球总消耗量的1/3,且排放的尾气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2)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生产和组织方式的改变,使得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之一。当前在人们理性消费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如何在价格上赢得优势是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模块化的生产方式在不增加自身负担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还能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经营效益。(3)面对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车的舒适化、智能化、自动化、安全化是发展趋势之一。最初,人们对汽车要求仅仅是能够实现代步,但随着交通环境的复杂化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还要求汽车兼具办公、娱乐、通讯等多种功能。有研究机构指出,各种电子产品产生的成本在汽车总成本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因此未来转型升级后的汽车也应该延续这一趋势,甚至更多[6]。   在汽车产业发展之初,国家就在倡导“以市场换技术”。在这种趋势下,国外许多汽车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成立了许多合资企业,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近几年随着我国民族企业的崛起,其主导地位有所下降。目前国内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其竞争力还稍显势弱,与其他国家的汽车产业相比,还存在一段距离。这种距离不仅体现在自主品牌力量的薄弱上,还体现在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缺失上,因此面对国内外趋势,汽车产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2.2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下的汽车优化升级的紧迫性分析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可以通过实时通信,把车辆一直联到云端,通过云端可以做一系列的分析判断,最后能够对物理端进行干涉。包括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和车载终端平台,都能够以这样一种定位和这样一种协同的开发模式,来推进合理的市场化竞争。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市场,并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榜首。在这种背景下,国外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纷纷转变发展策略,由原来的“由我国制造”转变为“在我国研发,并进行市场检验,最后投入全球市场”。不但如此,我国许多在国外成立的跨国企业也纷纷将重点转向国内市场。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金融危机的发生给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国际产业布局需要重新调整,使得许多发达国家为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纷纷转向新兴产业,而将加工制造业或其他附加值较低的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这给我国企业制造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3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应用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并且会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自动驾驶的进步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卖点。这几年国内智能网联信息平台发展较快,平台生态已经初见端倪,因此汽车产业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处于落后追赶阶段,使得其发展又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制约。
  3.1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下面临的挑战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且没有大规模的路试和实验化的考核;其次,国内法规标准与国际尚未同步;最后,平台测试数据相对封闭,不能为与之匹配的开发供应商及友商公用。而造成这些问题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3.1.1 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
  近年來,为提高汽车产业的整体创造能力水平,相关部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如表2所示。
  表2中可以看出,虽然研发经费在不断增加,但是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并没有大幅度上升。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15年我国37家主要汽车企业形成整车产能3122万辆,产能利用率达到70 %以上,但是其中乘用车产能2575万辆,产能利用率为81 %;商用车产能54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2 %。从此统计数据可见,汽车行业已经深深陷入产能困境,卖不出去的车辆不断堆积,成压迫行业的重石,也成为各大企业资金链上的雷点。且在汽车品牌方面,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平均为52 %,远低于合资品牌的85 %。总而言之,研发投入不足,造成创新能力低,导致产能利用率低,自然也就造成供给体系错位,产品结构性产能过剩。在这种背景下,急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能利用率,激发市场活力,带领汽车产业走出当前困境。
  3.1.2 劳动人口缺乏,成本上升
  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十几亿人口,使得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传统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的薪酬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劳动者工资逐渐上涨。此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观念的开放以及养育成本的不断增加,15~65岁的适龄人口,每年都在以一百万的速度不断减少,使得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从而造成了价格高但招工难的情况。此外,随着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出现,专业人员的培养和技能的塑造并不能紧跟步伐,导致汽车生产的技术层断裂。总而言之,劳动力的缺失,造成劳动成本的增加,进而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
  3.1.3  龙头企业产业链单一,整体水平难以提升
  我国汽车产业以上汽、一汽作为龙头企业,对于其他中小型汽车企业起到重要的带动和集聚作用,这在追求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面向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龙头企业的多元产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汽车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我国汽车企业一般存在分工不明确、协作水平低的问题,使得各自为战、重复投入的现象屡见不鲜,产业整体水平难以提升。
  3.2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下面临的机遇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是一套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及用户提供智能出行服务的软件产品,融合互联网、车联网。让车及车载设备更智能化、网联化、场景化,实现人、车、路、环境、基础设施的智能汽车+智能网络的生态、服务。该平台给汽车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3.2.1 经济的增长带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1952—2018年,我国GDP从600多亿元跃升至90多万亿元,同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也有了极大提高,使得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如此背景下,汽车的产销量与研发投入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使得汽车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2.2  巨大的市场潜力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人均GDP每年都在增加,然而在如此背景下,过去的15年间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率以及边际增长率仅有4个年头达到了正值,其余为负。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还没有饱和,还有很大的开拓潜力,这将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其发展壮大。
  3.2.3  政府政策支持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持,如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并根据其形势提出了很多发展策略,如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等。此外,还有国务院出台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4 智能网联信息平台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现如今,汽车正向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迈进,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等技术正成为所有整车制造企业追逐的目标,因此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及电动化是大势所趋。智能网联信息平台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同时对于整车生产企业及零部件配套供应商来说,也是实现“大跨步”的关键点,因此随着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的发展,汽车正从传统机电产品和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汽车产业的能源动力、生产运营和消费使用方式全面重塑,产业结构和产业生态全面重构。
  支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要想实现从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升级,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如何在智能网联信息平台下,实现从有人驾驶到全自动化的无人驾驶,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目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支持技术人员进修,提高其创新能力;第二,在引进外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身创新能力;第三,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由于人工劳动成本的增加阻碍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可以从降低税收着手,切实减少制度性交易以及企业各类生产成本,从而提升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升级。另外,也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调整就业政策、改善劳动力优化配置,从而缓解汽车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带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产业研究基地,實现产业集约发展,提升产业聚集效应,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为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5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产业升级转型是唯一的出路。为此,本文对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行研究,以期为汽车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鸿.经济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40(23):222-223.
  [2] 郑家波,陈卓.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测试技术研究[J].汽车电器,2018,59(12):21-25.
  [3] 何军强.智能网联汽车多源信息集成平台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8):154,157.
  [4] 乔英俊,延建林,钟志华,等.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9,21(3): 41-46.
  [5] 董扬,许艳华,庞天舒,等.中国汽车产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8,20(1):37-44.
  [6] 赵世佳,徐可,薛晓卿,等.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19(3):108-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