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蔡翠华 刘书含

  【摘要】从音乐教育角度来看,长期以来,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始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音乐教育与研究中,一些学校没有把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概念和系统内容结构来进行教育教学,多数学校是以讲座的形式讲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这门课程。中国传统音乐未能被真正系统地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之中,而是以“零星化”、“点缀性”的方式出现,极大地影响到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和人才的培养。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人才培养的发展阶段,中国传统传统音乐的教材建设及专业学科建设亟待改革和提高。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到音乐教育中,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的一项系统工程。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202-01
  【本文著录格式】蔡翠华,刘书含.大学生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J].北方音乐,2020,02(03):202,205.
  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假如不能变异,也就不能继续发展。传统并非一尊不动的石雕,而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江河,从远古奔腾而来,向着未来滚滚而去,既具稳定性,又有所创新,古老而又年轻。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及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将继续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元素,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一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育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特别是西方文化依靠强劲的经济实力,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要摈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偏激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树立全新的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态观。鉴于西方文化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国传统音乐受到甚多误解,有渐被西方音乐融合同化之虞。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强化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引起足够重视并继承和发扬主要部分,避免中国文化的精华受到更大的损失,使人类文化多样性生态平衡因各种文化精华的丧失而遭破坏。课程内容按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分为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歌舞音乐五大门类。各门类编选力求将建国以来具有权威性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给予较为全面的展现。使课程具有广泛性、通俗性、时代性和知识性。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民族中国传统音乐的范围,并对其特征、体系划分进行阐述;第二部分论述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的历史传承和特点,以及其极代表性的乐人、乐曲、乐器、乐律等音乐文化;第三部分针对民族中国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困境,就如何进行保护及保护个案展开研究。
  高校在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过程中应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对中国传统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便于学生对此领域有全面的理解,增强学生探索、研究音乐问题的兴趣。教学中还需介绍我国客观存在的丰富多彩的多元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眼界,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克服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林的片面性。打破忽视其他音乐文化,以某一、二种音乐文化的审美观点标准来评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观念。对教学内容的全面领悟能帮助大学生建立音乐文化多元性的概念,使大学生能够以客观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创作和表演,推进继续教育和开放式的音乐教育体系的进步完善。它包含几个方面。学校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系统建设:理论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材既可作为艺术院校中国传统音乐课程的教材,又可成为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参考读物。)、师资培训;学校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步骤:成立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协作组、构建学校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理论框架、出版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建立教学试点、建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网点;高校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成果:论文集、图书、音响、影像、教学软件、试点评估、专题报告、学术研讨等。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音乐的可考历史,有七千多年。至今仍然保存有用工尺譜、古琴减字借等多种乐谱记录的大量戏曲、琴曲以及各种民族民间音乐的乐曲。但是,不仅在现代的录音技术产生之前,绝大部分的传统音乐不可能留下音响,即使在今天,通过解译古谱而重新录制的古代音乐作品也是有限的。这方面的工作投入大,要想有完整、充足和系统的传统音乐作品的教学用音响资料,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一部分音乐是采用20世纪现代作曲技术写的,这些创作虽然也属于中国传统音乐范畴,但因作品从美学思想,到创作构思以至具体写作手法等,均与中国传统音乐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补充介绍海外华人音乐和港、澳、台地区音乐,以及各种属于现代音乐风格的作品,能进一步拓展学生中国传统音乐视野。
  二、拓宽传承渠道
  充分发挥现有孔子学院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国际交流与推广中的作用,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课程,含:古琴、琵琶、古筝、二胡、笛子、三弦等乐器演奏,诗词歌曲、琴歌、民歌、戏曲等演唱,以及传统乐队合奏和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如京剧、昆曲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专业,如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专业,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专业,某一种综合表演艺术如京剧、昆曲表演专业,中国传统音乐和近现代专业作曲家创作音乐的赏析等;开设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音乐课程。在教学理念方面,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凸显精华,精益求精;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任课教师可由各责任校自行解决,也可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等有关部门建立相关档案、统一调配、协商调剂解决,确保教学质量。在适当的时候举行研讨会,研讨有关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纲要、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相关问题。
  在有外国留学生的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为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专门开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选修课程。课程可以包括古琴、琵琶、古筝、二胡、笛子、三弦等乐器演奏,民歌、词调歌曲、琴歌、戏曲等演唱,某些戏曲、曲艺、舞蹈表演,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中国传统音乐简史及其名作赏析等,使外国留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唱、演奏、表演和聆听的过程,加深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丰富文化内涵的理解,并将所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带回他们所在的国家,进行再交流。目前,各大学基本上都具备开设这些课程的师资、教材和设备,为了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建议由教育部体卫艺教司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组织有关专家共同编写教材、研究教学方法、调剂教师,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地良好的教学资源。音乐文化国际交流中循序渐进,指的是从感知入手,由浅入深,逐渐往理解、体悟发展。对于过去较少接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国外留学生,应当由易于接受的中国民族器乐体裁形式入手,逐渐扩展到带表演性质的音乐作品,让他们在聆听、演唱、演奏和表演的实践过程中,感知和品味中国传统音乐之美,熟悉它、热爱它,进而体悟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
  三、结语
  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更加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新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和推广中国传统音乐教育,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当前大学生担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研习与备考——《中国传统音乐习题集》前言[J].音乐探索,2012(2).
  [2]崔学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品赏过程与多元主体角色游移[J].音乐研究,2012(3).
  [3]项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课论纲[J].音乐探索,20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