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蔡芬 姜月

  [摘 要]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水准。从博士生创新能力内涵、培养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测量评价等四个方面出发,对国内外关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对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仍然不是很清晰;以博士生为调查对象的大样本研究相对较少;影响因素从关注学术性环境和个体特征因素开始扩展到社会性环境因素,但仍忽略了博士生在学期间的动态发展变化等对其创新能力产生何等影响的复杂机制,测量评价指标则过于倚重客观的论文产出。今后应进一步理清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注重探究过程性因素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丰富博士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评价与测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2-0119-0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 2017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报告:进无止境(2017)》指出,创新人才是全球化和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重视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国际主流趋势。我国紧跟国际步伐,将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04年2月,教育部出台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5年1月发布的《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任务”。而博士研究生(下文简称“博士生”)教育是学历教育中的最高层次,也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从高校培养博士生的目标来说,创新能力是其学习结果输出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其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1]。同时,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也是博士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求。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等良好品质的博士生,才能成长为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然而,从目前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来看,还存在创新意识不足、科研成果创新性较低等诸多问题[2][3]。因此,了解国内外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厘清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探索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复杂机制,对推动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和提高整体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研究
  关于“创新能力”,常见英文翻译主要有“innovation”和“creativity”,对应动词为“innovate”和“create”,可以解释为“更新、变革、创造新的事物”[4]。在教育学领域,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将个体创新能力表现划分为探寻机遇、生成想法、形成调查、拥护、应用等5个阶段[5]。对于博士生而言,其创新能力是创新个体、创新行为和创新环境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6],也是其努力将新的构想或问题解决方案诉诸于实践的能力[7]。从其具体表现来看,它是指博士研究生为了适应社会进步、知识创新与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开发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内外条件,创造出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理论、技术、工艺和产品等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如对知识发展做出贡献、找出知识之间的关联,或清楚的研究方法、明晰的概念框架、明确的研究设计、准确的研究方法等[8][9] ,可以将其划分为外显的创新能力(即创新成果)和内隐的创新能力两类[10]。从创新能力构成的层次分布来看,它是由相互间呈递进关系的创新人格、创新倾向、创新潜能、创新显能、创新成果等组成的[11]。
  在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科研创新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博士生作为一名科研者应具备的重要特征。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其运用知识和理论在自己的专业学习领域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创新精神激励下提供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其前提和手段是良好的学术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目的和归宿是创新、创造[12]。主要包括科研创新意识、科研创新精神、科研创新思维、科研知识结构和科研创新技能等5个方面[13]。博士生应重视其科研成果的原创性[14]。
  二、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目前,对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测量和评价主要依据两个维度:一是依据博士生学位论文创新的标准来衡量;二是根据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从创新特征、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成果等维度编制相关量表进行测量。大多数学者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博士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15]。学位论文也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创新水平则是衡量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菲利普斯教授还归纳和总结了15条衡量“独创性贡献”的标准,如继续前人做出的独创性工作,提出一个独创性的观点、方法、视角、结果或解释,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等[16][17]。博士學位论文创新的切入点主要集中在探索未知的新领域、论文选题的新高度、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对概念术语的新阐释、谋篇布局的新思路、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以及成果应用的新价值等10个方面[18]。目前,国内外关于博士生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主要集中在学术创新水平、选题与综述、写作水平[19]、论文成果的创新性[20][21]等4个方面。
  另外,有学者依据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等编制了相关测量量表。如李志平等人从课程成绩、论文发表、论文水平、科研能力等维度出发,构建了农科研究生(含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22];孙彩云基于“卡特卡16PF人格特征量表(修订版)”编制了博士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23];吕红艳等人从创新特征、创新个性、创新思维和创新知识等4个维度出发[24],编制问卷来测量博士生的创新能力[25];Brodin从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两个维度出发,编制问卷来测博士生的创新思维程度和表现[26];刘贤伟参考Kleysen 和 Street 研究中采用的量表[27],从产生创新构想的能力和执行创新构想的能力两个维度出发[28][29],编制了测量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问卷[30]。以上学者主张的博士生创新能力测量指标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创新思维和素质的测量(关注个体本身);二是关注创新成果(科研成果、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三、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现状研究
  从国内外学者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来看,国外高校较为重视博士生课程开设形式、导师指导、科研训练等要素。如,德国在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课程形式多样,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自主科研能力培养;选课方式开放自由,重视合作(导师组)和资源互补;坚持传统师徒制度与研究生院制相结合的方式;内外协作(老师、学生、第三方),多阶段、多层次评价教育质量等[31]。从美国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经验来看,高校在招生方面非常重视读博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招生方面只招收有能力的本意学习者(具有纯粹的学术意愿),强调课程学习要以“问题为本”(以研讨课“专题”的形式开展),重视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多导师指导(成立博士生指导小组,并且成员并非固定不变的)[32]。我国在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较为重视博士生的系统科研训练过程、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方式和频率等,创新培养过程和制度的雏形基本形成[33]。
  从目前国内博士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来看,尽管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博士生群体具有较强的创新动机,但存在创新能力和原创能力不强等问题。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相对低下主要体现在科研实践参与程度偏低、论文被引次数偏少[34],以及原创性能力不强等方面[35]。2004年,对34所重点高校 84 位博士生导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所列12项“博士生的问题与不足”的表现中,认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的居于首位(26.2%)[36]。其后,相关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我国博士生的原创能力较差。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差、参与创新研究机会少、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少[37]和创新能力满意度相对较低[38]等方面,且博士生导师认为,博士生创新能力一般或较低的比例约占7成以上(70.3%)[39 ]。2013年,相关实证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尽管超过6成的博士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动机,创新个性突出,但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身的创新思维整体水平不佳,在创新知识上自我评价较低[40]。
  四、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研究
  由于博士生在年龄、性别、就读院校、学科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笔者从年龄、生源学历、招考方式和年级、高校类型以及学科等5个方面对此予以考察。从年龄来看,40岁及40岁以上的博士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内部人身份感知(包含隐形的社会情感资源,如来自组织的帮助关心和认可)差异的减少而逐步降低[41]。对于其他年龄阶段博士生创新能力可能存在的差异,暂未有人开展相关调查。从生源学历来看,博士生的生源背景对博士生的科研绩效影响程度较小[42]。其中,本、硕学历对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均没有显著性影响[43]。在招考方式和年级方面,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但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博士生的一二年级,到博士生的三四年级时则逐渐消失[44]。贯通式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高于本科直博生和分段式博士生。且与分段式博士生相比,随着年级的升高,二者的科研创新能力差距持续增大[45]。另外,还有研究显示:人文社科的本科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优于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生,工学类的硕—博连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强于本科直博生和公开招考生,但这种优势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理学类3种招考方式中,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无显著差异[46]。同时,博士生创新能力在就读高校类型和学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省属高校3类高校的博士生在创新动机、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47]。针对理工科博士生的研究发现:现就读于不同等级高校的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第二等级高校的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最强[48]。工科博士生的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其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相比于文科生而言,更显著[49]。
  五、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从已有研究来看,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个体特征、学术性环境、社会性环境和综合性背景等4个方面。
  (一)个体特征因素
  博士生学生身份的发展观、使命感[50]、创造性特质(自信、思维、意志)、创新动机(内在动机、报酬动机)[51]、创新性意识和智力水平、批判性思维[52]、先前学习经历、对个人学者的身份认同[53]等都会影响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创造性特征对其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和预测作用[54],批判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具有正向的影响[55]。同时,Pyhalto等人的相关研究表明,融入学术共同体的博士生拥有更高水平的内部人身份感知,在面对研究困境时更有毅力并倾向于采取更多创新行为[56]。而学习中的科研压力可负向预测博士生的科研自我效能感,进而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显然,这不利于前沿性的创新研究[57][58]。
  (二)学术性环境因素
  从培养环境的内部因素来看,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主导性和关键性的,且随着学科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59][60]。导师满足学生探索性需求的能力[61]、導师的学术人格、学术能力与造诣[62]、学术指导质量、指导关系[63]等显著性地影响着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成果。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导师指导越得力,其产生创新成果的数量应该越多,质量应该更高[64]。跨文化督导(intercultural supervision)中融合多种形式的文化知识间接地影响博士生的创新能力[65]。相反,导师所从事的事务性工作与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呈负相关,即导师参与事务性工作越多,越会影响到博士生的培养质量[66]。另一方面,导师的学术权力过大反而会扼杀博士生的创新能力[67]。从宏观的培养环境来看,国外短期访学经历拓宽了博士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68]。相关研究也显示,留学经历对博士生论文创新成果有显著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69]。管理环境、学术环境(学术传统、科研团队氛围、科研经费投入)[70]及项目参与[71]、科研实践[72]等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创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73]。同时,从制度层面来看,激励机制(学术支持、经济资助)[74]、招生机制、论文保障机制[75]均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和预测作用[76]。淘汰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合理的淘汰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负激励机制[77],对于甄选出具有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博士生具有特别的意义[78]。   (三)社會性环境因素
  从培养的社会性环境因素来看,学术、政治和经济议程之间的某种紧张关系[79]影响着博士生的多样化发展[80],也间接影响了博士生的创造力[81]。评价体系(培养环节和学位论文的要求)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保障因素 。Perry-Smith的研究发现,个体网络位置和强度对于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82]。张雁冰等人发现,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的导师网络、同学网络、外部专家网络和科研自主性皆正向影响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3]。马永红等人通过对 175 名联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调查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发现,高校社会资本和院所社会资本皆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校所组织临近的认知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则对该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84]。这与张雁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也间接验证了Perry-Smith 的研究结果。另外,相关研究进一步发现,家庭环境(家庭收入、生活保障)对个体的创新绩效并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5]。
  (四)综合背景因素
  从综合性背景因素来看,学术动机、学术环境、学位要求、经济资助、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均能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解释率为则33%)。其中,明确博士生的学位要求对学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而经济资助产生的影响效应偏小;以学位要求、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为核心的过程变量是影响博士生学术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博士生的学术动机对其学术创新能力影响效应较大,尤其是“学术动机——学位要求——学术创新力”这条路径产生了典型的中介效应(学位要求为中介变量)[86]。另外,博士生的创造性表现受到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共同影响。宏观因素包括研究生教育文化和学科文化;微观因素包括地点场所、导师、同行与其他教师、院系部门等[87]。
  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来看,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个体特征、内外部因素等方面的共同作用。其中,生源质量(心理资本、学术动机、创新素质等)是前提;培养条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学术氛围、社会网络与资本、论文、学位要求和适度科研压力等)是保障;导师指导(治学态度、学术品格、学术造诣、指导频次、师生关系等)是关键。
  六、研究述评与展望
  国内外学者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涵盖了内涵解读、测量评价、现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笔者通过对目前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行整理,籍其为今后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研究述评
  博士生创新能力是衡量我国博士生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后续学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尽管目前关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研究以研究生为对象,选取的研究对象只包涵少数博士,指向性不强。同时,已有研究并未将性别、年龄、学科背景、学校类型等作为背景因素加以控制。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基于思辨视角分析的多,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不够,部分研究是依据个人经验进行的思辨式阐述或者浅层次的描述统计分析。再次,从研究方法和结果来看,前人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测量和评价的研究较为全面,调查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量表已经很多,但质性研究似乎不足,过于注重“变量导向”(variable-oriented approach),忽视了相互补充的人本导向 ( person-oriented approach) ,对博士生在学期间的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变化等影响因素并未展开深入研究。另外,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来看,除博士生自身进行自我报告和高校评价外,缺乏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因此,是否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使得测量更为客观和真实,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未来展望
  在当前的人才竞争时代中,高端人才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博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不断促进博士研究生将创新知识和创新实践转化为创新成果,是当前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热点话题。但目前由于国内前沿科学对论文成果的过度倚重及其在各种评审中的核心作用,导致为数不少的科研成员和某些学术期刊甚至结成为牢不可破的学术共同体,这种趋势反而不利于我国学术的前沿创新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基于已有研究的发现和存在的不足,今后需进一步完善博士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个体的自我报告、高校和第三方评价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而不能仅仅将创新成果(期刊级别、影响因子、被引次数等)作为考核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同时,应关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人本导向因素创新能力的影响,从主客观影响因素入手,采取相应举措,提升博士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Committee on Graduate Education Reports and Recommendations[R].Washington:AAU,1998.
  [2]Andres, L.,Bengtsen,S.S.E.,del Pilar Gallego Casta?o,L.,Crossouard,B.,Keefer,J.M.,& Pyh?lt?,K..Driver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Doctoral Education Today:National Comparisons[J].Frontline Learning Research,2015(03):5-22.
  [3]Hakkarainen,K. P.,Wires, S., Keskinen, J.,Paavola, S.,et al.On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Dimensions of Agency in Doctoral Training:Medicine and Natural Science Programs[J].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2014(01):83-100.   [4]师英杰.人的创新能力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
  [5][27]Kleysen R.. F.,Street C.T..Toward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1(03):284-296.
  [6][30][84]刘贤伟.社会资本、组织邻近对校所联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高教探索,2018(10):36.
  [7]金凌志,王小敏.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04):49-53.
  [8]Trafford V.N.,Leshem S. S..To Achieving Your Doctorate[M].Berkshire: Opening University Press,2008:38.
  [9]Damanpour F..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M].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03):555-570.
  [10]吕红艳.博士研究生创造力内涵及提升路径[J].江苏高教,2013(05):101.
  [11][13][23]孙彩云.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与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12]尹晓东,高岩.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以西南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171-177.
  [14]胡仲明,崔国富.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10):78-80.
  [15]Baptista A. F.,Liezel H.,et al.The Doctorate as an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Knowledge: Conside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iginality,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J].Frontline Learning Research,2015(03):51-63.
  [16]陈学飞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和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18.
  [17]王建梁,郭亚辉.英国博士论文“独创性”标准的研究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07):15.
  [18][21]董泽芳.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十个切入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07):12.
  [19]顾剑秀,罗英姿.学术抑或市场:博士生培养模式变革的逻辑与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6(01):49-56.
  [20]Turner G.Pres 2015:The Research Student Journey[R].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15:1-40.
  [22]李志平,韩蕙鹏.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71-74.
  [24]Amabile T.M.,& Hill,K.G..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05): 951-970
  [25]吕红艳.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26][55]Brodin E.M..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Nexus:Learning Experiences of Doctoral Students[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6(06):971-989.
  [28]卢小君,张国梁.工作动机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07(06):124-127.
  [29]顾远东,彭纪生.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0(01):
  30-41.
  [31]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01):53-57.
  [32]张凌云,贾永堂,张晓明.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09):67-71.
  [33][62]王昕红,张俊峰,何茂刚,张晓明.博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和制度保障——基于全国100名博导的调查结果[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5):30-33.
  [34][37]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結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2):12-20.
  [35]董泽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05):52.
  [36]孙燕.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6(05):103.   [38]许长青.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136-145.
  [39]陈洪捷,赵世奎,沈文钦,蔡磊砢.中国博士培养质量:成就、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6):40-45.
  [40][54][76]吕红艳,罗英姿.创新环境、创新特征对博士研究生创新成果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十二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0):78-85.
  [41][49][58]马永红,杨雨萌,孙维.博士生内部人身份感知何以影响其创新能力——基于学习投入和导师督导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9(09):80-86.
  [42]陈小满,罗英姿.生源背景、博士生培养与科研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9(03):46-51.
  [43]刘佳.本科就读院校层次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6):20-24.
  [44][46]刘宁宁.不同招考方式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吗?——基于33所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4):60-66.
  [47]梁慧云.贯通式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9.
  [48]刘宁宁.不同高校生源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差异研究——基于1007名工科博士生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54-59.
  [50]Macfarlane B.. Re-framing Student Academic Freedom: a Capability Perspective[J].Higher Education,2012(06):719-732.
  [51][70][85]金凌志,贺伟.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识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3):133-139.
  [52]Brodin E. M.,Frick L..Conceptualizing and Encouraging Critical Creativity in Doctoral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er Development, 2011(02):133-151.
  [53]Frick B. L., Brodin E. M.. A Return Wonderland: Exploring the Links between Academic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Creativity during Doctoral Education[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2019(05):1-11.
  [56]Pyhalto K., Stubb J., Lonaka K..Developing Scholarly Communities a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Doctoral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2009(03):221-232
  [57]张永军,廖建橋,赵君.科研压力对博士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3(04):99-107.
  [59]王昕红,张晓明.博士生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评价——基于八所大学的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4):124-127.
  [60]杨晓明,冯茜.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06):38-41.
  [61 ]Frick,B.L.,Brodin E.M.,&Albertyn,R.M..Learning Space Design in Higher Education[M].Faringdon:Libri Publishing,2014:241-262.
  [63][66]黄海刚,白华.博士生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基于对全国44所高校博士生的问卷调查[J].高教探索,2018(08):35-43.
  [64]罗英姿,吕红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五所大学资深博导的访谈结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5):16-21.
  [65]Manathunga,C.Intercultural Supervision: the Centrality of Place, Time and Other Forms of Knowledge[J].Arts and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7(01):113-124.
  [67]Brodin,Eva M.The Stifling Silence around Scholarly Creativity in Doctoral Education:Experiencesof Students and Supervisors in Four Disciplines[J].Higher Education,2018(75):655-673.
  [68]高会军等.国外短期访学对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3):63-66.
  [69]顾亚琳.“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创新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7.
  [71]许丹东,吕林海,张红霞,顾亚琳,邵然.人文社科类博士生学术经历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J].复旦教育论坛,2019(03):60-66+112.   [72]李晓娟.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谈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3):1-4.
  [73]徐国兴.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2):15-18.
  [74]邵延峰.实施激励机制 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5):9-13.
  [75]孙士海.服务现代农业的博士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77]朱青梅,孙晓燕.知识团队成员的负激励管理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19):161.
  [78]张凌云,梁传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11(01):45-49.
  [79]Enders, J.,&De Weert,E..The Changing Face of Academic Life: Analy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M].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2009.
  [80]Elmgren,M.,Forsberg E.,LindbergSand ?.,Sonesson,A.The Format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2016[EB/OL].https://uu.divaportal.org/smash/get/diva2:916582/FULLTEXT01.pdf.
  [81]Brodin E.M..The Stifling Silence around Scholarly Creativity in Doctoral Education: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and Supervisors in Four Disciplines[J].Higher Education,2018(75):655673.
  [82]PerrySmith J.E.,Shalley C. E..The Social Side of Creativity: A Static and Dynamic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01):89106.
  [83]張雁冰,张淑林,刘和福等.社会网络与科研自主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06):3237.
  [86]白华,黄海刚.博士生学术创新力的影响路径模型研究——基于全国1454位博士研究生的实证调查数据[J].高教探索,2019(06):46-53.
  [87]Lovitts B.E..The Transition to Independent Research: Who Makes It,Who Doesn't.and Why[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8(03):296-325.
  (责任编辑:刘新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2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