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考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 评《没有我们的世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贺崧智

  《没有我们的世界》,艾伦·韦斯曼著,赵舒静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定价:38元。
  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1962年,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发表《寂静的春天》,介绍环境恶化对人类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引爆美国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运动。40多年后,又出现了另外一本同样发人深省的书——《没有我们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图1)[1]。艾伦·韦斯曼(Alan H. Weisman,1947— )在这本书中,先假设人类突然消失,然后推演空无一人的世界如何后续发展,尤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消失,还是将持续漫长的几千年。本书视角另辟蹊径,引发了很大反响。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几百万年了,虽与这颗蓝色星球几十亿年的寿命比起来,人类不过是出生没多久的婴儿而已,但近两百年来却因自己创造的文明成就而颇为自得。人类的成就真如自己宣称的那么伟大而久远吗?很多环保书籍警告过人类可能会灭绝,相信有一些人曾经想象过,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幸存的人会遭遇什么,但很少有人作更进一步的推演:若人类真的像恐龙一样灭绝消失了,地球会是什么样?
  艾伦·韦斯曼从这样一个新奇独特的视角,带我们重新了解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世界,并希望读者从舍弃小我的大胆构想出发,去思考人类怎样伤害地球并最终导致自身灭亡的内在原因,并在更大格局上反思人类应该做什么事来补救。
  一   艾伦·韦斯曼与《没有我们的世界》
  出生于1947年的艾伦·韦斯曼是美国著名的科学作家和新闻记者,他在西北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新闻学硕士学位,并在2004—2013年期间担任亚利桑那大学新闻学和拉丁美洲研究的副教授。
  《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其实是艾伦·韦斯曼对一篇文稿的扩充。2004年,时代公司(Times)旗下的《发现》(Discover)杂志①编辑乔西·格劳修斯(Josie Glausiusz)向韦斯曼提及“没有人类的世界”的想法,隨后韦斯曼撰写了“没有人类的地球”(Earth Without People)这篇专题文章,2005 年2月发表于《发现》杂志。这篇文章被评选为“2006年度美国最佳科学写作”。经过扩充,《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于2007年7月出版,当年获得时代杂志年度非虚构类最佳书籍的荣誉。
  艾伦·韦斯曼曾因在新闻和文学上的工作而获得洛杉矶记者协会最佳专题报道奖、西方最佳新闻写作奖、罗伯特·肯尼迪新闻奖、联合媒体奖等多项殊荣。他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作品几乎都与自然和人类有关。他最出名的两本著作《没有我们的世界》和《倒计时》(Countdown: Our Last, Best Hope for a Future on Earth?)都是讨论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这一复杂的命题。
  《没有我们的世界》有两个主题:人类消失后地球会作何反应,以及人类文明会遗留下什么。
  艾伦·韦斯曼向读者展示了天马行空却又十分合理的想象力:在空无一人的世界里,大自然重新吞噬了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立即接管整个世界。在人类消失前,一些物种因为滥杀已经灭绝,在人类消失后,还会有很多动物间接死于人类之手:几十万年之后才能被降解或者转变为其它物质的塑料被动物误食;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破坏了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算人类不在了,这些动物依然受害于人类的恶行。
  作者在书中写道:
  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大气科学家、化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詹姆士·拉福洛克(James E. Lovelock, 1919—)提出了他的“盖亚(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的名字)假说(Gaia hypothesis) ”:他把地球描绘成一个巨大的生物群落,地球上的土壤、大气、海洋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而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则调控着这个系统的运作。他现在害怕这个生机勃勃的星球正在发高烧,而我们就是病毒。([2],页164)
  当有一天人类这种病毒消失不见了,地球逐渐康复,森林重新覆盖,沙漠里的河流和池塘都会回来,人类建造的房屋和道路被慢慢蚕食直至完全消失。其它人类制造的东西也不能长久存在——没有了人类的精心保管,它们都会彻底消逝。只有埋于地下的青铜、陶瓷和不锈钢,会被视为人类曾生活过的最后见证。世界将变成一片荒野,剩下的除了苍凉,只有恐怖。读了这些文字,读者脑中出现的画面,可能比现在所有的科幻片都要震撼,比所有的末日灾难片还要绝望。
  二   创作特点及成功原因
  《没有我们的世界》出版后好评不断,除了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度非虚构类最佳图书外,还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安东尼·卢卡斯非虚构类图书奖、蕾切尔·卡逊环境图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图书等奖项,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发行,并在中国获得第四届文津图书奖。
  本书为何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并广受欢迎呢?这是值得科普作者和科普研究者思考的问题。笔者从本书的成功原因着手,分析优秀的科普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并希望对科普作者的创作提供思路。
  1. 视角独特
  一般的环保科普书籍,往往是讲如何善待地球,譬如讲如何保护环境和动植物、如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和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等,虽然重要,但往往有些干涩、枯燥,未必能让读者提得起兴趣。
  《没有我们的世界》除去序和尾声,主题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伊甸园留存之香、夷平我们的家园、没有我们的城市、史前世界、失去的动物种群、非洲悖论6章;
  第二部分,包括土崩瓦解、残存、永不消逝的聚合物、石化加工区、没有农场的世界5章;   第三部分,包括古代与现代奇迹的命运、没有战争的世界、没有我们的鸟类、热点遺产、我们的地质记录5章;
  第四部分,包括我们走向何方、我们身后的艺术、大海,摇篮3章。
  从书名和其中一些章节名就可以看出,本书以“人类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为前提,大胆想象,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然后,它又以上帝视角俯瞰整个世界,让读者暂时摒弃狭隘的个人身份、行业地位和国家民族利益,和作者一道从不同方面推演世界将发生的变化。最后,它没有落于俗套地呼吁大家一起努力达成某种目标,而是让读者冷静地面对这个现实:人类文明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切入点,会给那些不耐烦长篇大论、干涩枯燥说教的读者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增加本书的传播性。作者另辟蹊径,就能写出新花样,成就好的作品。
  此书成功之后,“没有人类的世界”这一概念很快也被一些影视作品所借用。譬如,分别于2008年1月和3月上映的美国科学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Life After People)和《美国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Aftermath: Population Zero),都是结合本书以及其他科学家的一些预测制作的。这些片子以影像的方式,更加生动逼真的特效技术展示了人类突然消失之后几天至数百年的地球景象。而这些影片又进一步扩大了《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的影响。
  2. 内容科学理性
  科普不是悬疑搞怪、哗众取宠,光有好视角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足够的科学性。艾伦·韦斯曼付出巨大的努力,采访了上百位相关的专家,跨越天文、植物、环境、地质、建筑、生物、工程、物理、艺术、考古等领域,这些调查和访谈让作者能用事实和证据说明问题,令他的写作具备强烈的科学性。因此在《没有我们的世界》中,权威的统计、精确的数字和有理有据的推断俯拾皆是。
  此外,为了写好《没有我们的世界》,艾伦·韦斯曼利用自己的新闻工作者身份,游历世界各地,冒着危险亲自考察了书中提到的那些被人类遗弃的地方,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韩国北部边境的非军事区、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核电站废料隔离试验工场等等。作者在访谈和调查的过程中积累了极其广泛的人文类和科学上的专业性知识,保障了本书的科学性。虽然涉猎全球性的话题难免会增大说错话的风险,但作者在书中敢于想象和回答问题,而不怕被人非议专业性不够,这种敢于质疑和探索的勇气也是本书的闪光点。
  总之,《没有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作者一人之奇思妙想,而是汇集了众多领域上百名专家的智慧;它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
  3. 文字极具表达力
  广泛访谈所获得的材料既鲜活又丰富,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冲突。如何驾驭它们,如何将它们变成既科学又有趣的文字,需要很强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本书并不是资料汇编,由一个个科学家来介绍他所了解的科学知识,也不是一个个企业或机构人员来介绍他所了解的行业情况,而是作者以记者和作家的身份,在实地考察和多方访谈之后,综合多种类型的知识、博采众人的智慧,从多个专业角度来分析问题。在此过程中,作者表现出了很强的写作能力。书中的句子和段落往往具备强烈的画面感,能令读者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大大加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比如在第三章“没有我们的城市”中,作者是这样向读者描述人类消失后,城市中的动物们有何改变:
  高楼大厦的废墟中回荡着的是曼哈顿新生河流中青蛙唱的情歌。现在的河流中满是拟西鲱和海鸥扔下的贻贝。印第安核电站位于时代广场以北50千米处,青鱼和美洲西鲱已经回到了哈得逊河,不过它们有几代子孙得去适应这个核电站渗出的放射性物质,因为那时它的加厚混凝土层已经剥落。几乎所有适应人类生活方式的生物都消失了。貌似无敌的蟑螂——它们来自于热带地区——很早之前就冻死在没有供暖设施的大楼中。没有了垃圾,老鼠或是饿死,或是沦为在摩天大楼废墟中筑巢的肉食鸟类的盘中餐。([2],页30)
  当然要感谢译者赵舒静向我们展现作者原汁原味的表达,此外作者这种引人入胜的语言功底,很可能和他多年的新闻记者经历有关。作者还表示,乔治·斯图尔特(George Stewart)1948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大地永存》(Earth Abides)给了他很多启发①。借助科幻的想象力,作者敢于突破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在科学与幻想中寻找平衡。
  本书中的一些描写还给人以不寒而栗之感。例如在本书序曲“猴之公案”中,因为森林消失,没有可以狩猎的食物,面对碗里放着的一只小猴掌,厄瓜多尔一位萨帕拉族老奶奶发出“我们要是连自己祖先都吃,那我们还算什么呢?”的叩问,这由得让读者心中为之一震:在未来,是否人类也会面临类似的可怕抉择?在传播学当中,这种技巧被称为“警钟效果”,又名“恐惧诉求”,它利用人们的紧张害怕心理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试图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没有我们的世界》也制造出了一种适度的恐慌感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4. 富有哲理性
  除了叙事和分析,本书还提出了一些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问题。譬如,人类消失之后,随着森林的扩张,黑猩猩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这种灵长类动物会不会在一段时间后进化成新的物种,离开森林转向大陆?它们作为“新时代”的萌芽,会不会跟随人类的步伐,又创造出与人类世界相似的环境?
  亿万年来,众多生物在地球上出现又消失。称霸地球时间远超人类的恐龙就是其中一例。作者认为,没有了人类,肯定还会有下一个支配地球的物种乃至智慧生命。人类不要自负地认为自己多么伟大,相比于大自然,它只是一种渺小的存在。人类的活动,不管是战争还是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对地球而言,都不值一提。甚至人类的存在和灭亡对地球也没有任何长远的影响。和其它动植物一样,人类也只是地球上偶然的过客,地球绝不会因为人类消失而停止旋转。丁仲礼院士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地球并不需要我们拯救。无论有没有人类,地球都还在。它曾经遭遇比现在更恶劣的环境,但是依然存活。人类需要的是自救②。他的这种出人意料的说法,倒是与本书的观点一致。   那么,对地球而言,似乎任何生物都只短暂地存在過。人终究会死亡,人类也必然会消失,这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如果承认所有的外物都是过眼云烟,人类能留下的,绝不是曾经拥有过的物质,那么,它又会是什么?引用李白《悲歌行》中的诗句来形容,就是:
  天虽长,地虽久,
  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
  死生一度人皆有。
  这本富有哲理的科普书籍,展示了它的思考性,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去追问最深层次的问题。它教会我们克制与反省,教会我们敬畏自然和其它生命。
  三   结语
  国内外也出版过一些同类主题的作品。譬如,1981年,苏格兰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道加尔·狄克逊(Dougal Dixon,1947—)就曾与几位插画家合作,出版《人类灭绝之后的动物》(After Man: A Zoology Of The Future)一书[3]。道加尔·狄克逊从进化规律出发,根据现存动物的情况,对人类灭绝后的动物界进行了预测,并让合作者具体画出了5000万年后一些动物的模样。这些图案并非简单的臆想,而是有理有据的想象。虽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但这本书更多的被认为是美术作品。
  《没有我们的世界》的成功并非偶然。作者舍弃了人类中心主义,以更加辽阔的视野设计了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让人用这个新颖的视角观察人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其思维是十分超脱、深远的。
  在叙事方面,作者用缓缓推进而又跌宕起伏的方式带领读者一起对未来世界展开想象。这些想象建立在地球自身演化规律之上,令读者的脑海中自动反弹出另一层含义——人类面对自然越渺小,需要反思的就越多。这里面展示出了一些巧妙的文学技法。
  好的科普作品应该是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本书既有科学的理性与逻辑,又有高远的立意和绝妙的构思,它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对人类终极目的的叩问,在科普作品中更是难能可贵。这样一本兼具宏观的视野和细节的精确,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让人赞叹不已,既有趣又有意义,还有难得的人文关怀的著作,又怎么可能不大受欢迎呢?
  在书的最后,作者提出,人类并不会真的突然消失。因为不论是改造过的病毒、不成熟的科技或者是外星人入侵,都不可能让全世界的人类在一夜之间灭亡。但是,如果人类依然保持挥霍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习惯,人类慢慢灭绝的那一天或许也不会太晚到来。
  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类是智慧生物,有能力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做出调整。如果只想放纵自己的欲望,人和其它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希望更多的人能意识到,节制欲望、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一个人在这个方面所做的贡献再小,也能把灾难来临的时间往后推动一点点——这不是为了地球,而是为了人类自身。
  致谢 感谢姚琴推荐本书,并感谢熊卫民教授多次审阅文章,对本文的内容提出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 Alan Weisman. The World Without Us[M]. New York: Thomas Dunne Books, 2007.
  [2] 韦斯曼. 没有我们的世界[M]. 赵舒静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
  [3] 狄克逊. 人类灭绝之后的动物[M]. 李海蓉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3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