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岳大足石窟寺发展源流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高峰

  摘 要:佛教石窟寺作为承载佛教文化的本体,其形态不仅在进入中国之前经过多次嬗变,在进入中国境内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统治者意志等的影响,也必然会向本土化、世俗化方向发展。安岳大足石窟与中国早期石窟相比,在空间形态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是在吸收中国早、中期石窟艺术的基础上,在四川本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土壤中产生出的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本文在梳理石窟寺的起源及其空间形态变迁、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探析安岳大足石窟寺的形成、发展以及兴起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安岳大足石窟寺 发展源流
  安岳、大足毗邻,在历史上曾属于同一行政区划内,二者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紧密联系,在巴蜀摩崖石窟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其石窟寺是中国石窟寺发展的最后历程,皆属中国晚期石窟巅峰之作。本文在梳理石窟寺的形成、发展、变迁的基础上,探析安岳大足石窟寺的形成发展及其兴起的历史原因。
  一、安岳、大足摩崖石窟概况
  安岳县东临大足,南接内江,西毗乐至,北连遂宁。安岳石窟始凿于唐,而盛于宋。据安岳县文物管理所文物普查结果统计,在全县境内共有石窟及石刻造像217处,窟龛1298个,大小造像22272躯。其中属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6处,其余皆为县级保护单位。重要的摩崖造像共7处,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卧佛院摩崖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千佛寨摩崖造像、圆觉洞摩崖造像、毗卢洞摩崖造像、华严洞摩崖造像、玄妙观摩崖造像、茗山寺摩崖造像。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造像时代为唐、五代、宋,且有一定规模的,有侯家湾摩崖造像、木鱼山摩崖造像、孔雀洞摩崖造像等。
  依大足县文物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大足县共有石窟点75个,大小造像5万余躯。其中北山和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石窟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属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余均为大足县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窟的开创时代据可考的记载公认为晚唐开创。大足石刻以北山和宝顶山最为集中。
  二、石窟寺的形成
  石窟寺是佛寺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建造方式,通常是选择临河的山崖、台地或河谷等相对幽闭清净的自然形胜处,凿窟造像,成为僧人聚居修行之所在。石窟原是僧人排除尘世间的各种想念和打坐修行的地方。后来逐步发展为石窟组合,满足佛事活动的多种需要。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发展到晚期时已逐渐丧失石窟建筑的意义,更多表现为功能单纯、形式单一的单个方形洞窟,主要用于供奉佛像,提供礼佛空间。摩崖是在山崖石壁上刻文字或雕凿图像的行为。而佛教传播活动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即是开凿石窟和摩崖造像。中国晚期佛教石窟集中的四川地区,已呈现出少石窟,多摩崖造像,石窟與摩崖造像并存的特点。因此,学者普遍多用“石窟与摩崖造像”或“摩崖石窟”来概括四川境内的窟龛。据考古发现,早期石窟有支提窟、讲堂窟、佛殿窟、僧房窟等多种类型。宿白先生曾指出,“以上各种石窟在某些地点连成了一个石窟组合,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石窟寺院就出现了。”①由此可见,石窟按照一定规律连成了组合,依据佛教的相应规范法式营建,并具有服务于佛事活动的一定功能,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石窟寺。
  三、石窟寺的空间形态变迁
  开凿石窟寺的做法源于印度南部,在印度佛教石窟寺中,以礼拜窟与僧房窟为基本的窟室类型。礼拜窟通常为尽端半圆形的纵长平面,当中由拱券顶构成高大空间,侧壁和后壁设有较低矮的柱廊。窟内是礼佛的场所,以置于洞窟深入正中的佛塔为礼拜对象,沿柱廊回绕行礼。僧房窟多作方形平面,当中是大厅,周围设方形小室,反映为佛寺中僧人居住院落的布局形式。②
  佛教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因每一地区有着固有传统文化与宗教禁忌的限定与改造,因此会不断发生变化。佛教石窟寺作为承载佛教文化的本体,其形态不仅在进入中国之前经过多次嬗变,在进入中国境内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随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洞窟类型的增减和窟室形式的改变。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由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得不与统治者建立起一种互利的关系,因此,统治者的意志必然成为影响佛教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导致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向本土化、世俗化发展。石窟寺作为佛教传播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也同样受到统治者意志的决定性影响,也必然会向本土化、世俗化方向发展。
  据现存实例和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石窟寺出现在丝绸之路北道沿线及河西走廊一带,即龟兹、焉耆诸国和十六国中的西秦、后秦、北凉等地。开凿石窟的目的是供僧人禅修,同时也是统治者祈福的一种方式。龟兹、焉耆、高昌等地,如现存库车、拜城的克孜尔石窟等,大都是以窟室为主体的石窟寺,且整个窟群由多组寺院组成,这时的洞窟有佛殿、讲堂、僧房等多种类型。河西走廊地区的石窟,如现存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其窟群中的洞窟类型与龟兹石窟相比,趋于单一化,以佛殿窟和塔庙窟为主。北方及中原地区的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洞窟类型也主要是佛殿窟和塔庙窟。“最初北朝石窟的开凿以及窟室的形式与布局,实是结合世俗社会造像祈福和僧人禅修两方面需求的产物。但石窟寺发展到后期,往往有利用僧房窟改造为造像窟的现象,以至在今天所见的窟群中,较少留下僧房窟的遗迹。”③可见,随着时间向后推移和佛教逐渐向中国腹地传播,石窟寺的洞窟类型和窟室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初开凿石窟目的主要是供僧人禅修、祈福。其功能有提供礼拜佛像、讲经说法、僧人禅修等。洞窟类型有佛殿、讲堂、僧房等多种。后来洞窟类型渐趋单一,以佛殿窟和塔庙窟为主。而南方石窟寺其石窟建筑功能基本上消失,其类型主要为佛殿窟,极少量中心柱窟,石窟数量大大减少,更多表现为摩崖造像的形式。
  四、石窟寺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石窟寺作为佛庙的一种,最早产生在印度,大约在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并在佛庙、佛像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后,才晚于地面佛教建筑出现。   总结历代学者的看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可归纳为:北方丝绸之路说、海上丝绸之路说、西南丝绸之路说,而三种传播途径在不同时期都推动佛教逐步向中国腹地传播,而佛教沿这三条线路都曲折地传入四川④,而四川石窟最早由哪条线路传入尚有由西南丝绸之路的云南传入和由中原北方经四川广元向四川腹地传入的争议,但四川石窟发展过程中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受到中原北方石窟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是佛教向四川传播的主流。⑤正如佛教由中原北方经四川广元,再向川北巴中、通江,由川北向川西、川南,最后向川东逐步延伸的地域顺序一样,在佛教传播沿途也依次按时序规律分布着石窟与摩崖造像,并大致形成了中国石窟的发展阶段:以新疆石窟为代表的传入早期,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鼎盛中期,以安岳大足石窟为代表的地域化、世俗化和艺术水平高度发展的石窟晚期。
  五、安岳大足石窟寺的形成及发展
  前面提到,以三种不同路径传入中国的佛教,都曲折地传入了四川,并在不同时期留下不同风格的石窟和摩崖造像,在佛教向四川传入的路线中,由中原北方首先进入四川广元,再由广元进入四川腹地的路线是佛教传入四川石窟的主流。佛教石窟传播由广元进入四川后,波及川北巴中、通江等地,再由川北地区深入川西、川南,最后向川东延伸。在四川境内形成了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延伸的特点。由此形成了以广元、巴中为双核辐射中心的北部摩崖石窟群,以眉山一带为辐射中心的西部摩崖圈。以夹江邛崃为核心的南部摩崖石窟分布带,以大足安岳为核心带的东部摩崖石窟群。安岳、大足摩崖石窟即出现在自北向南发展带与自西向东发展带在川东靠中地区的交叉带上。
  冯棣在《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论文中将四川摩崖石窟的发展分为雏形期(公元1世纪到3世纪左右,即东汉和三国蜀汉时期)、发展期(公元4世纪到7世纪中期,约南北朝到初盛唐时期)、巅峰期(公元7世紀中期到10世纪)、衰落期(宋以后)。发展期的造像特点根据地域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南北朝时代成都一带流行的造像碑,二是在川北等地区出现的在天然崖壁上开凿窟龛的石窟寺。巅峰时期的造像特点是,大规模、大面积、高密度开窟龛造像,且造像风格多元化,题材逐步地域化、世俗化。窟龛形制多样化。安岳、大足摩崖石窟造像不仅数量多,且在题材内容、艺术水平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并逐步形成了四川摩崖石窟的基本框架,后来的摩崖开凿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是巅峰时期的代表。⑥
  六、安岳大足摩崖石窟兴起的历史原因
  四川摩崖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巅峰之作,安岳大足摩崖石窟是四川石窟巅峰之作的代表,它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巴蜀自古有重巫术、信鬼神、拜偶像的文化土壤。秦汉以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中原北方政治中心形成了佛教文化中心,巴蜀文化自然而然受到中原北方政治中心的影响,加之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移民入蜀行为,都对巴蜀文化造成了直接影响,从而促进了对北方中原文化的吸收和融汇。由于巴蜀在历史上作为都城的时间很少,且不同于大一统的泱泱大国都城具有的制式化、集中化的政治文化,因此作为偏安一隅经济发达而政治形势宽松的巴蜀,具有自由流动开放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宗教在此传播和摩崖石窟的兴起并形成地域化特征;二是特殊的国家政治经济背景为摩崖石窟的兴盛提供了条件。
  注释:
  ①宿白.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M]. 第7页.
  ②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第二版[M]. 第216页.
  ③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第二版[M]. 第218页.
  ④冯棣.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M].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10.第26页.
  ⑤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⑥冯棣.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10.第27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8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