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 : 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 : 本研究主体为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来院体检的118例健康人员,随机分A组和B组,均59例。A组对血液标本行溶血处理,B组未做任何处理,对比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 A组的尿素氮(简称BUN)、血尿酸(简称UA)、肌酐(简称SCr)、三酰甘油(简称TG)水平与B组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其他生化指标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 临床生化检验期间发生溶血现象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需要确保各检验环节科学且合理,避免因标本溶血导致结果误差。
  【关键词】  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生化指标
   溶血现象是血清中掺入细胞内容物,使红细胞发生破裂,导致血清呈淡红色的异常情况,溶血现象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离心转速偏高、采血负压偏大、水浴箱温度偏高和剧烈震荡等[1-2]。其分为体内溶血与体外溶血,前者诱因是血管手术等物理因素,恶性疟疾等化学因素,或是药物因素导致毒性反应。后者诱因是新陈代谢、冰冻和震荡等物理因素,或是标本与表面活性剂接触等化学因素。溶血现象被认为是临床生化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溶血现象的影响性,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体为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来院体检的118例健康人员。纳入标准为:需要接受血液生化检验;具备书面沟通能力;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为:伴有高血压等基础病;伴有器质性疾病;参与他项研究。随机分A组和B组,均59例。其中,A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是24~60岁,平均 (38.65±0.42)岁;体质量44~75kg,平均(52.34±0.15)kg。B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是23~58岁,平均(38.41±0.31)岁;体质量45~78kg,平均(52.48±0.24)kg。兩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选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前,校准并维护仪器。A组行人工溶血,采集血液标本后,置于零下20℃的环境中保存,时间为30min。而后将标本置于水浴箱中,对其行解冻处理。发现溶血后,则立即进行血红蛋白浓度检测。而后离心血液标本,时间设定10min,速度为3000r/min,再检测其他指标。
  B组根据常规方法采集血液标本,未做特殊处理,即置于常温环境下30min,离心处理同A组,而后检测生化指标。所有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分析仪说明书与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确保操作规范。
  1.3 观察指标
  记录BUN、UA、SCr、TG、总胆固醇(TC简称)、白蛋白(ALB简称)、丙氨酸转氨酶(简称ALT)、天冬氨酸转移酶(简称AST)、直接胆红素(简称DBIL)、总蛋白(简称TP)、肌酸激酶(简称CK)、总胆红素(简称TBIL)等生化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  ±s )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的BUN、UA、SCr、T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的其他生化指标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溶血现象的表现是红细胞破裂,使血清混浊,各成分占比发生变化,体内溶血的原因多是恶性疾病或口服药物,体外溶血的原因多是操作不当或标本处理不当。溶血现象被认为是血液检验中的高危因素,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把控,其会导致生化指标异常,进而影响疾病诊断和治疗预后,甚至会延误患者病情,导致其他并发症[3]。临床生化检验将避免溶血作为一大研究课题,重点是确保检验高效且安全。
  在本研究结果中:对比两组的BUN、UA、SCr、T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其他生化指标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溶血现象会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发生误差,是影响检验准确性的主要原因。为此,临床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减少溶血现象[4-5]:1)标本采集与保存:标本采集时不可将采血带过紧绑扎,采血时间不可过长。血液流入试管后,不可剧烈震荡。此外,应该减少穿刺次数,不可在同一血管或是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避免因血肿引发溶血。并应保证采血针与注射器清洁、干燥,禁止对采血针行乙醇消毒处理。采血后,将标本置于常温环境下,保存时间应短于2h。2)离心处理:离心处理标本时,应合理调整转速,避免因速度过快引发溶血现象,若标本严重溶血,则应重新采集,若标本轻度溶血,可继续进行生化检验,但需要校正结果。3)硬件把关:采购生化检验仪器时,应严格把关仪器质量,执行监督管理机制,若器械不合格,需立即停用,防止检验结果错误。总之,临床生化检验中需要严格把控血液标本质量,避免溶血,以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玲,李兴忠,李迪.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8):75-76.
  [2] 高宝珍,李浩.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对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06(02):156,168.
  [3] 陆国伟,冼丽敏,彭俊云.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5):592-593.
  [4] 邱玉萍,潘广娣,黄明珠,等.溶血现象对于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与预防策略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0):1218-1219.
  [5] 高玲玲.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107-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9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