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柏兰

  【摘要】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占最为重要和核心地位。结合教学实践,从情景描述、反思和分析多角度、多方位中探讨问题。为了更好的研究问题结合课程实际情况进行论述和评价。
  【关键词】中小学  创新  问题情境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215-01
  一、情景描述
  美术教育课程中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中开发自己已有的学习内容,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中探讨并且进一步发现不懂的问题,将问题进行有效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有效的组织课堂能力,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和设想?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不容小觑,课堂的开头切合主题的引入、课堂中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在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反馈能力、总结能力等等进行教学和引导。促进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最终将问题进行有效开发和解决。这一过程在整一节美术课堂的作用实在不容忽视。
  中小学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生活的新鲜程度和未知世界存在许许多多的未知,求知欲尤为突出。事实上,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班级管理制度、教师的权威障碍等等,在中国现阶段的美术教育,学校班级制度的大众管理还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整个大环境的趋势下,小部分学生对待美术的学习更多是兴趣的驱使,而绝大多数的孩子对待美术反而兴趣下降了。慢慢的这些学生对待美术提问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薄弱。有效的培养孩子的提问意识,如何有效提问?如何让学生意识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将问题和作品相互产生联系?直接联系孩子在作画的过程中的效果和质量,影响孩子对待美术的追求和方向。
  二、反思和分析
  1.学生的有效问题提出,需要教师在课程中激发和锻炼孩子产生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锻炼和形成创新问题。个性的独特性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在现在社会我们一味的追求个性,而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和原生家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传播必不可分。学生在整个环境和与人交流中相互影响和相处中形成自我的个性独特性。在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力量,教师作为主导力量,培养学生的有效提问。
  2.学生的有效问题提出,需要家长在家庭中灌输和锻炼孩子认识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好的形成和培养创新问题。实验证明,家庭教育在学生整个教育的作用比重占60%左右,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有效情感培养和生活原材料积累对孩子的帮助更为重要。家庭教育如:家庭亲子相处、外出旅游活动、社区交流活动等等。对孩子的情感培养更为重要。而美术教育作为一门感性学科,不存在硬性规定的对与错。更多的是孩子对情感和绘画的表达。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很好的意识到:美术的课堂教育不单单在学校,也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家长善于和孩子沟通,更能够促进孩子和家长的亲密程度,让孩子和家长能够更好的培养亲子情感。从而收集孩子们在生活中对美术创作的原材料!
  三、解决方法
  1.民主原则,提倡孩子敢讲。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美术课程中教师需要让孩子体验到乐趣和民主的气氛,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教师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活动机制。如建立虚拟市场:如《我的书包》一课,老师可以组织孩子构建书包超市,进行卖场活动;如《夏日凉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构建跳蚤市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慢慢的体会美术的成就。进而孩子能够慢慢和美术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
  2.自主原则,鼓励孩子敢做。学生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难免有孩子出现羞涩,不愿意自主表达的情况。(1)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举办作品展览,让孩子用导游的方式展示本组或者个人的作品;(2)家校配合,学校和家庭联合创作博览馆外出实地考察;(3)个人秀比赛,将自己的作品进行现场直播或者微电影展示在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孩子进行活动的展开,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四、总结与反思
  扩大和调整学生信息储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课堂上的提问和思考绝非胡思乱想,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来自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汲取营养,不断的进行变通和创作。在不断变化中成为艺术,成为我们对美的定义和法则。其次,美术需要和不同的学科进行链接和融合,steam教育主導多元智能教师,对美术教师而言,作一名全能教师是未来教师的趋向。最后,孩子的成长会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探讨、推敲、交流、结果的过程中不断循环往返,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多种感官不断被刺激。而一个问题的提出来源于教师的引导,最终会成为孩子们进步的一个敲门砖!
  参考文献:
  [1]谢雱.中学美术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
  [4]李永正.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