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批判性思维进入小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春霞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合理的、反思的、开放的方式把知识的表象和本质区分开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有利于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中提取最有效的信息。《空城计》是小学六年级的一篇课文,下面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路径。
  一、前置性学习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础
  事实证明,没有教师干预的课前预习,学生多半会应付对待。前置性学习则不一样,它是教师根据学情、“课标”精心预设自主学习单,在教师或者学习组长监管下的自主学习,它有效地避免了一部分学生预习时照搬参考资料的做法。前置性学习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便于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空城计》是根据《三国演义》第九十五章的内容改编的,文章主要写了诸葛亮面对大军压城的困境,被迫实施空城计,让司马懿退兵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及临危不惧的品质。
  在前置性学习单中,笔者预设了这样的前置性练习:用半节课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基本把握文本的内容,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知。
  自主学习完毕,笔者检查前置性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得差强人意,但缺乏对文本的独到见解。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读文本。学生透过文本的字面信息,很快挖掘出如下问题:1.司马懿为什么会退兵?2.司马懿有15万大军,为什么不直接强攻?3.诸葛亮为什么能成功实施空城计?4.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5.司马懿难道真的没有识破空城计吗?
  在这5个问题中,笔者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找出其中最能表现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是小组讨论后的共识,所以,学生在探究时自然兴趣浓厚。可见,课堂上梳理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考的过程。
  二、开放的问题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核心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拒绝琐碎的问题,需要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问题去引领,开放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习本篇文章,对诸葛亮的认识不能仅仅止步于足智多谋,而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字品读中把足智多谋具体化,让诸葛亮的形象在品读中逐渐立体、丰满起来。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有章可循,学习方法的引领非常重要。在出示探究问题时,笔者把学习方法附在后面,让学生按要求一步步完成。比如,选择文本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话,找出具体描写诸葛亮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从这些词句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把探究方法告诉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学生阅读时,每一步该做什么,自然清晰起来。在接下来的小组学习中,组长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组织的程序也清晰多了。在回答问题时,笔者也要求学生按照提示,条理清楚地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师:经过自主和合作学习,相信大家对诸葛亮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谁代表小组来交流?
  生1:我们组找到的句子在第2自然段,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诸葛亮却表现得比往常更加镇定。他对惊慌失措、面如土色的守城将士们说:“你们不要害怕……”我们从“更加镇定”中可以读出诸葛亮的处变不惊。
  师:仅仅就从这个词看出来吗?其他组有没有补充?
  生2:我们组结合上下文,体会到大兵压境时,守城将士“惊慌失措、面如土色”,这是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诸葛亮的临危不惧。
  师:这个组的表述非常清晰,回答问题也有条有理,还联系上下文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思维方式值得大家借鉴。
  像这样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说出来,对学生思维条理性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类似的提问和交流,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逐渐丰满:从第2自然段的词句中,学生读出了诸葛亮的心思缜密和自信沉稳;从第3自然段中,学生读出诸葛亮的料事如神与信心满满;从第4自然段中,学生读出诸葛亮的轻松自信;在第5自然段的字里行间,学生读出诸葛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知己知彼知变通。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更多收获,学会批判性阅读,笔者又抛出第二个开放性的问题:诸葛亮的这些特点,作者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呢?这样的问题设计,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把阅读推向更深处,让学生在深层次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生经过再次探究,发现这篇文章最大的表达秘诀是“对比”:军力的对比、诸葛亮与将士们表现的对比、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比、司马懿与司马昭的对比、诸葛亮与官员的对比等,一系列对比把诸葛亮“神计”的实施凸显了出来。到此,学生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三、拓展延伸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补充
  在学生前置性学习的问题中,还有一个让不少学生都疑惑的问题:司马懿难道真的没有识破空城计?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同样也困扰着笔者。在备课环节,笔者又重新翻看了《三国演义》,希望从中找到答案,最后,从原著中还真发现了一些端倪:諸葛亮采用马谡之离间计,令其散布司马懿谋反的流言,使司马懿被削职回乡。诸葛亮乘此机会发兵汉中。蜀军一出祁山,直抵渭水,长安告急。曹睿见势不妙,启用司马懿任平西都督,令其拒守长安……而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率兵围山,断其水源,蜀兵大败,街亭失守,随即又攻下列柳城。
  从这些内容上可以看出,司马懿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但是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情况来看,他们对司马懿的认识基本定位在“老谋深算”“多疑自负”“不知变通”等理解上。但司马懿作为魏军的将领,难道就不能识破空城计?在结课时,笔者再次把问题抛了出来,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分成两派开始争论,司马懿到底能不能识破空城计?如果真能识破,为什么要退兵?
  这样的争论肯定是没有结果的。笔者要求他们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第九十五章之前的内容,看看司马懿为什么削职回家,又为什么被魏王启用。再结合“空城计”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果司马懿这次活捉了诸葛亮,他的结果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要认识一个人,不能从一个方面,一件事上去做判断,要综合各个方面去做理性的判断,这才是批判性思维的正确方式。
  学生课外阅读了《三国演义》之后,笔者又开展了一次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司马懿。学生的观点让笔者耳目一新。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是司马懿,在明知诸葛亮的“空城计”之后,也不会去识破,因为“狡兔死,良狗烹”,司马懿活捉诸葛亮的最后下场,定然是自己再次被削职还乡。这样的阅读,这样的思考,让学生在全面认识司马懿的同时,更加佩服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也揣摩出了司马懿的这份心思。这样的拓展阅读,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吴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6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