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活动充分”就是好课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红森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湖北中语专委会秘书长,湖北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出版专著《红森谈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参编多部由人教社、中央教科所等部门编发的中学语文教材,主编或执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综合阅读》《“教什么”的叩问——特别教例集》等教学用书50余部;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各类课题研究20余项;发表各类研究文章100余篇。
  “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动”是若干年来一直存在的三大课堂现象。“满堂灌”要努力摈弃,“满堂问”要尽力改进,这两点是老师们已有的共识;至于“满堂动”,则很是让人迷惑,质疑者有之,叫好者亦有之。不少老师将“满堂动”等同于课堂“学生活动充分”,等同于“将课堂还给学生”。于是变着法子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以至于课堂像演艺场,学生来来去去,掌声不绝于耳。近些年,许多地方、许多学校以行政“一刀切”手段推行“校本特色”的翻转课堂,命令教师课堂讲课不能超过8分钟或10分钟,这些所谓教学改革举措使得“满堂动”更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课堂活动应该规范有度
  课堂活动是指教和学双方在课堂上的行为,包括课堂上教师“如何教”的行为表现和学生“如何学”的行为表现。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学生个体的隐性的静态的学习行为,如默读、听讲、静思、会意、品味、辨析等;二是基于学生群体的外显的动态的学习行为,如群读、交流、讨论、辩论、展示、表演等。这两类学习行为在课堂上因时而生,相互交合,共存互进,应该是课堂学生活动的完整形态。可是,一些老师理解的课堂活动是窄化了的狭义的活动,他们将课堂活动认定为上面的第二类课堂学习行为,他们理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做活动”,他们追求的课堂“活动充分”就是在课堂上尽量多地呈现学生的交流、辩论、展示、表演等。“满堂动”中的“动”主要就是指这类活动,“满堂动”现象之所以如此普遍,与教师对这种活动的理解不无关联。
  必须承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组织一些学生活动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必然选择。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的密度较过去有大幅增加,这是语文学科教学面貌发生变化的若干表现之一。这些变化,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因为开展一些必要的课堂活动是由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是语文学科课程理念所要求的,同时也意味着对“满堂灌”教学方式的抑制和摒弃。只是,教师在追求组织课堂活动时,有时失范了,有时失控了,以至于课堂上热烈、热闹的活动部分失效或完全无效了。
  概观近些年语文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大致可归纳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课堂活动缺乏必要性考量。组织课堂活动是有目的的。一堂课可以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哪个环节安排“出场”?这些问题应该在课前教学规划时思考清楚,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课堂生成情况进行即时性的应对。可现实经常发生的课堂教学情形是,“活动”“该出手时不出手”,不该“出手”时却“大打出手”,总感觉课堂活动没了目的,没了方向,缺乏必要性和针对性。二是“做形式”重于“做内容”。很多时候,课堂活动的“架子”很大,场面不小,规则也多,时间还长,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追求轰动效应。这种情形常见于课文教学的拓展活动环节(课文没有认认真真地读,内容没有扎扎实实地分析、领会,教师就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式的课堂活动了,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文的外围“打圈”),在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等活动中也屡见不鲜。三是活动的设置超出学生能力水平实际和课堂条件实际,活动的组織过程缺乏“精度”。有些活动特别是表演类的课堂活动,明明是学生能力所不济的,明明是课堂现实条件所不具备的,此类课堂活动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老师缺乏对活动的精心设计,对活动过程缺乏必要、及时的调控,活动散乱,无法保证课堂活动应有的效果。这些问题是教师推进课堂活动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教师应该有意识解决的现实教学问题。
  保证课堂活动的应有之效
  课堂必须有活动,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动态的还是静态的。课堂应该有讨论、交流、展示、辩论、表演等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以语文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组织讨论交流类的课堂活动,教师需思考两个问题:第一,组织“这项”课堂活动的必要性在哪里?第二,如何组织“这项”活动?这两个问题指向一个核心:如何保证课堂活动的效益。
  先看魏书生老师在《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中描述的课例。
  一般讲课时我不精雕细刻,从不逐句逐段地分析,但绝不意味着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好的段落。讲到文章的妙处,我不仅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将学生导人情境之中。如讲《菜园小记》,我说:“我们学这篇课书都要体验劳动乐趣,品尝田园乐趣。”学生问:“怎么体验呢?”我就先请同学们看书,看书之后,先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像。这图像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周围。一行行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香菜的芳香。我问:“踩上畦垄了吗?”学生闭着眼睛,笑眯眯地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学生可以回忆起土香、花香、菜香的味道。于是便答:“闻到了!”“那么我们开始间苗吧!”于是学生弯下身子去间苗。一时间,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菜园小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感受文中的“劳动乐趣”“田园乐趣”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个重难点的解决是有困难的,因为作者的体验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差距太大。怎么办?魏老师在教学中就适时组织了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身临菜园,在想象中做一个菜园的观赏者,做一个在菜园种菜的人。这一课堂活动就非常必要,它拉近了学生生活与作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像作者那样体验种菜的经历,感受种菜的快乐;它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达成课堂学习的目标,用魏老师的话讲,就是“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任何一堂课总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中总有个重点和难点。教学之前教师就要问自己:本次教学的重点落实有困难吗?难点解决有障碍吗?怎样把重点和难点解决得更好?如果有困难,有障碍,组织课堂活动就成了必要的教学选择;如果组织课堂活动能有助于重点落实得更全面,有助于难点解决得更彻底,那么组织课堂活动当然是必要的教学选择。进一步讲,如果课堂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丰富学生个体的学习收获,能增进学生获得某些学习体验,能夯实某些重要的学习结论,能解决学生个体力量不能解决的某些学习问题,能发展学生运用某些知识的实践能力……那么,在这些重要学习节点上开展的课堂活动,都是必要的,也必然是有效的。
  再看魏老师是如何组织这个课堂活动的。
  这个课堂活动大致可以分解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先请同学们看书”。请特别关注“先请同学们看书”这个环节,这是这项活动能否持续的关键。“先请同学们看书”意味着要求学生在开始“想象”前必须完成一个充分的读书过程,学生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初步积累有关“田园乐趣”“劳动乐趣”的体验,为后续的深入体验活动夯实基础。可以想象,如果活动前没有这个“看书”环节,后面的“笑眯眯”“踩到了”“闻到了”等情形会出现吗?有了“看书”这个基础,活动进入第二步:引导学生“进入现场”。怎么“进入”呢?魏老师要求学生先“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像”,接着要求学生想象这个“图像”“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周围”,进而通过“闻到了吗”“踩上畦垄了吗”等提问,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自己“位移”到了菜园里。这个引导想象的精妙之处在于,将学生的想象由平面的“画面”转换到立体的“场景”,将学生由“画面的局外人”转换成“场景中的角色”,学生在这样的“转换”中很自然地品尝“田园乐趣”。有了这个“转换”,这项活动进入最后一步:在“现场”做点什么。在学生“闻到了”“踩上了”之后,魏老师及时发出指令:“我们开始间苗吧!”这个指令又将学生进一步转变成“菜园中的劳动者”,学生们在“弯下身子去间苗”的过程中自然地体验“劳动乐趣”。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项活动达到了高潮,“一时间,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课堂活动的两个考量
  魏书生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给了笔者很多启发其中最大的启发是,魏老师的课堂活动应该而且必须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思考如何组织课堂活动的问题。
  组织课堂活动应着重考虑两点:第一,组织“这项”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魏老师组织这个活动的前提是“先请同学们看书”,也就是说前提是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很重要,因为只有先行的充分的自主学习,学生才有可能形成初步的学习体验或学习结论。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才会有“拿出来交流的东西”,在讨论探究活动中才会有“提交大家碰撞的观点主张”。我们课堂上大量的交流讨论活动是没有“充分读书”这个前提的,这也正是课堂活动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至于辩论、表演一类的活动,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现场条件,比方说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表演“‘父亲’爬铁道”“康大叔进酒馆”等,其效果可想而知。第二,教师的作用是什么?课堂活动中的教师作用,主要体现在做好活动铺垫,把准活动方向,控制活动节奏,添加活动动力,确保学生活动有实效。课堂活动中,教师是必须“在现场”的。《菜园小记》这个课堂活动组织得好,主要得益于魏老师“在现场”,在关键处及时发出指令(看书、放图像、闻花香、间苗等),使得活动一步步走向深入,同时也一步步放大了活动效果。有些教师简单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味把学生推到“前台”开展无节制的课堂活动,教师自己则“脱离现场”,缺乏及时的必要的活动引领,这样的课堂活动效益必然难有保证。
  总之,评价课堂教学当然要关注课堂活动效益,但课堂活动效益高不高并不是一个 “活动充分”与否能够界定的。我们倡导开展课堂活动,但一定要关注课堂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有助于解决课堂上真实的学习问题,如果是,则这样的活动越充分越好;一定要关注活动的实施过程,是不是所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真实的学习收获,如果是,則这样的活动越充分越好。
  (作者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吴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6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