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旅游税收效应及税制完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因其产业链长、涉及的行业范围广、税收收入不断增加,旅游税收效应备受重视。本文结合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税收效应的分析,提出我国旅游业税收制度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为改进完善我国旅游业税收的税收体系和管理制度提供意见。
  关键词:旅游业;税收;税收效应
  旅游业作为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在填补市场空缺、提供就业和增加经济收入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税收政策制定不合理、管理监督不全面等问题逐渐显现,改革旅游税收制度迫在眉睫。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建立科学全面的管理机制,實现旅游业的健康运行。
  一、 我国旅游业税收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且兼顾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共同发展。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税收在我国总税收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按税收属性进行划分,我国的旅游业税收分为财产税、商品税、所得税及其他税类四种。其中,旅游商品税分为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种,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增值税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税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尽管各地旅游业的税收存在较大差异,但就自身税收情况而言均较为稳定。随着各地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旅游业的良性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税收的稳步增加。通过分析当下热门景区的税收数据发现,统一地区的景区对税收的贡献同样存在较大差距,且原本税收较高的旅游业在税收增幅方面更具优势,而原本税收偏低的旅游业难以实现显著的税收增长。此外,旅游业包含住宿、餐饮、交通等多个行业,通过对比旅游业下不同行业的税收发现,占据最主要税收组成的行业为农家乐与住宿餐饮行业。在政府财政措施的大力支持下,大众的创业热情高涨,因而最主要的旅游业税收缴纳者为小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总体而言,我国旅游业税收在征管及应用方面正不断趋于完善,但与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加大差距。完善我国旅游业税制不仅有助于带动一方经济增长,同时对缩小地区差距及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 旅游业税收效应问题
  1.旅游业税收监管问题严重
  第一,税务部门难以完整了解我国旅游企业的财务情况。我国法律没有指定旅游业的准入门槛,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难以控制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对旅游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严格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隐患。我国对于旅游行业在境内旅行的纳税规范是旅行社收取费用与游客在过程中产生的吃、住、玩等费用的差额,以此为标准按比依法缴纳税费。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旅行社的不诚信,会出现增加游客活动中的费用、增加额外交通费用等来减少纳税金额。并且,由于国家对于旅行社财务状况的不了解,旅行社之间相互做假账已经是我国旅游行业突出问题。国家税法规定,将旅游团转包给其他旅行社所产生的费用不会纳入税制标准,这就使得很多旅行社有机可乘,以增加转包费用来减少税额费用,同一行业的相互包庇完全扰乱了旅游业的税制环境。
  第二,发票管理不规范。旅游业涉及餐饮、住宿、景点门票等种种行为,这些环节理应会有发票产生,然而,从我国现状来看,发票管理不规范使得假账情况猖獗。以餐饮业为例,部分商家会以营业额核对、赠送小礼品等为噱头取消开发票的环节,脱离了税法部门的征税范围。
  第三,旅游业从业者的个税管理不规范。许多导游、司机都是按旅游和往返次数来计算工资,不在旅行社的专门类别之中,因此,这部分人的工资往往会逃过征税,且很难被发现。
  2.税收优惠方式过于单一
  在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中,对旅游行业的征税大致在以下方面:营业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而国家政策对于这一行业的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两个类别中,很明显这两者的受益者不同。企业所得税主要是针对国家中西部旅游企业,我国中西部值得开发的景点较多,对这些地区进行旅游税收优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社会资本,拉动了该地的经济增长。而营业税主要表现在旅游景点中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这些景点会在不同程度上减免税收,旨在发展文化和艺术,加强对这些景点的修缮与保护。此外,优质景点的传播除了口口相传,广告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因此,国家对于旅游产业在合法范围内的广告宣传费,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大大减少了企业或地区宣传的经济压力。并且,我国税收政策对于刚起步或者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旅游企业也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针对旅游业的税收优惠范围还远远不够,税收优惠政策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也有限,并没能完全激发产业的奋进斗志,我国旅游业也没有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与进步。
  3.中央与地方税权不协调
  我国税制解释权在中央,税收管理由中央政府统筹兼顾,垂直监管。这就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在税收方面话语权很小,更不用说直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营业税属于地方税范畴,其纳税金额理应由地方政府直接决定,但实际上因权利分配不均,地方政府十分被动,难以实现对税款的有效运用。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大不相同,这就导致旅游产业难以达成国内地区平衡。因此,由中央统一指定的旅游业税收优惠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区。并且,税收直接由中央管理不利于后期的监管,长此以往会导致税制内部管理混乱。此外,地方政府缺少对税款的决定权,难以实现专款专用,难以直接将税款运用到旅游产业需要的项目。
  三、 完善我国旅游业税收制度的对策
  近年来,税基的扩大、税收的增加、税收制度的简化等成为世界旅游业税收发展的趋势。该现象表明,各国政府对于旅游业税收制度建设的重视。我国旅游税收制度设计应实现收入效应、公平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的最大化,逐步与世界先进的旅游业税收制度接轨。同时,需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对旅游税收制度进行调整,以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旅游税收制度。   1.加强旅游业税收征管,减少税源流失
  旅游行业中存在的诸如财务不透明、管理不协调、产业内部混乱等问题都反映了我国对于旅游行业监管不力,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了国家政府对该行业税额征收的不全面。所以,若要尽可能减少旅游业税源的流失,我国相关机关单位要将建立健全旅游行业财务制度纳入日常工作范畴,根据各地实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并安排专人定期对该产业税额进行监察与管理,以實现我国旅游产业税收的整体化、全面化管理。
  旅游业的财务漏洞主要体现在发票和转包方面,因此监管人员要严格把控旅游各环节涉及的发票,主要有餐馆小票、住宿和交通小票以及景点门票,管理人员要将发票的用途与金额一一核对,确保其准确、真实地被开出,体现发票对于税收的约束作用。而转包方面,则要监督各旅行社之间的非法交易,减少在旅行转包环节出现税额流失。除此之外,旅游业先关人员,例如导游、司机等的工资都是企业漏税的潜在可能,因此,监管人员要将这部分人员的工资进行透明化处理,以此扼杀企业的漏税投机行为。
  我国地区间的旅游资源相差较多,因此,地区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奖惩规范,按季度或者年度进行企业评比,对于符合规范,按时缴纳税费的企业予以奖励,将其列为行业模范;而对于不按规定缴税、有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进行批评、责令改正、责令停业整顿等不同程度的惩罚。
  2.完善旅游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旅游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个人和部分财政扶持。对于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言,这部分资金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显然不足以支撑整个产业运作。而我国税收政策对于旅游业的优惠并不全面,因此,要想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应的税收优惠是一大措施,此举能激发产业内部的发展动力,以实现经济创收。
  旅游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所得税上体现,主要在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在我国多元的资源供给基础上,政府要给予开发公司更宽松的资金环境,以实现优质景点的挖掘。此外,也可以将企业省下的税额投入现有旅游资源的维护与修缮中,实现专款专用的税收理念。同时,很多地区的景点具有季节性特点,有明显的淡旺季,因此,为了达成产业内部的平衡,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季节给予不同的税收标准,这也可以减轻企业或地区的淡季负担。最后,对于中小旅游企业或者以个人为单位的旅游业,政府应按比适当降低税收标准,以此增加个体的投入积极性与创造性。总之,所有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建立在旅游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之上。
  3.适当下放税权到地方
  我国税收的最大特点就是由中央直接监管、垂直管理,地方政府税收实权较小,而我国各地不一的旅游资源又要求地区有特定的税收政策,这两者的不协调也是我国旅游业税制混乱的主要原因。要想实现区域旅游资源最大化利用,中央政府要适当简政放权,除却土地使用税等国家严格把控的税种,给予地方政府部分其他税种的减税免税实权,使得地方按需制定不同的税收标准,以达成产业内部的平衡。同时,不同景点对季节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淡旺季的优惠制定更要因地制宜,这也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税制改革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胡文骏, 顾超, 熊巍. 经济开放的税收效应研究.国际贸易问题, 2019(06).
  2.陈龙.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应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7).
  3.侯志强.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宏观经济研究, 2018(06).
  4.张茜, 赵鑫. 交通基础设施及其跨区域溢出效应对旅游业的影响――基于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的数据.经济管理, 2018(04).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7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