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加大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力度,在为新农业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为广大农户的农业种植提供便利,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对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合理规划等三项工程建设措施,并总结出提升宣传培训和加强人才投入等三项强化管理建议。
  关键词: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在我国农业事业发展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逐渐成重点建设项目,济南市自2009年以来相继在济阳县、平阴县、商河县等6个县或区开展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且工程建设效果得到一致好评,将原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施改善后,使用水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一、基于沿黄平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沿黄平原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以组织管理人员为首要工作,同时人员也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在这一问题上,济南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工程项目准备阶段第一时间内,便组织起项目专项领导团队,由分管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并针对济南市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事宜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在工程准备过程中将人员配置和制度两项问题给予全面落实,形成主要领导抓整体,分管领导抓项目,部门领导抓工作的形式,保证济南市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除此之外,在技术方面,济南市水利局及时成立该项目的专项专家组,对项目施工进行现场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济南市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2.科学合理规划。为确保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和作用,在项目施工前,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占地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强化整体工作效率,保证工程的有效性。针对济南市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个项目落实县的相关部门,根据各县区域地形,依照农田水利工程所具有的旱能浇、涝能排等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建设规划方案。以最大限度提升工程有效性为目标,将工程整体规划为集中建设、整体推进的方案,并根据不同的水源类型以及不同的种植作物特性等因素,构建科学的灌溉模式,以方便于民,用之于民为工程建设方向,使规划工作成为推动工程发展的重要助力,让广大民众真正得到水利工程所带来的便利。
  3.严格项目把控。施工质量是整体水利工程最为重要的问题,同样也关乎到广大农户的真实利益,因此应对其实施严格把控,采取全方位监督的措施进行管理,将相关责任给予细致化划分,落实项目法律责任制,以此实现预期目标。除此之外,关于监督事宜,不应单纯依靠政府监督措施,为体现项目建设透明性,责任公开性原则,应在广大基层群众中推选出具有强烈责任心的监督代表人参与全程的监督工作中,开通监督举报热线,邀请媒体记者进行相关报道,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进而形成全方位的工程项目建设监督体系。
  二、强化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建议
  1.保障维修养护资金投入。工程项目建设完毕后,便进入后期维护管理环节,该环节对整体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不仅能够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发挥至最大化,而且还能实现水利工程的长久使用。想要达到强化管理的效果,便需要保障维修养护资金的稳定投入。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需求高等特点,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将该问题专项划分出财政预算或建立融资机制,确保该工程维修和养护工作的稳定进行。在此问题中,应积极带动群众的主动参与性,通过制定奖励、补贴等优惠政策,邀请广大农户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中,积极发挥基层群众的力量,尽可能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群众管理,群众受益”的情况。
  2.提升宣传培训工作力度。在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在建设完毕后,皆需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广大群众参与的该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宣传为群众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利用简短的语言,让群众深入了解水利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用途与作用,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和建议,让水利工程满足农户的作业需求,其中可用的媒介渠道为: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由于该工程的建设目的为使之于民和用之于民,所以群众建议才最为珍贵,确保该项工程能够最大限度的方便于农民生产,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因此便凸显出宣传工作和培訓工作的关键性和重要意义。
  3.加大管理人才投入力度。针对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事宜,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管理维护,皆需要大量相关专业人才做为保障,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管理人才投入力度,强化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维护,以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基准,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让农业作业更加便利,使水利工程的作用更加突出。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现有工作人员实施相关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通过定期考核和检查的方式,查看各工作人员的能力,以开展培训工作的形式,强化其专业技术,进而形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专业化管理维护团队,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行。还可以通过招聘社会人才的方式,强化管理人才的投入力度,完善该工程的人员配置和人才保障,使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到更好地运用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济南市实施的沿黄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以加强组织领导为工程建设的基础,以项目实施科学合理规划为施工开展提供保障,对项目给予严格把控实现全民、全方位监督。在后期管理维护方面,以保障维护资金投资、提升宣传培训力度和加大人才投入为重点,为农业技术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关问题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2019,3(04):59-62.
  [2]崔筱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3):95-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