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疫”创景 提质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斐

  如何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疫情这个生活背景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以《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探寻分数产生的本质
  在教学“分数的产生”时,笔者将教材中提供的“古埃及人用绳尺测量方石”的情景改换成了这样的情景:先出示“疫情期间大家应减少外出,必需外出时请一定要戴好口罩,人与人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的警示语。接着,出示本班学生小杰与妈妈的对话:“妈妈,我现在想到书店去买书,您帮我量一量双臂展开的长度吧!”经测量,小杰的双臂展开长度比一米长的尺子长,妈妈告诉小杰:“你的手臂比一米要长,但是不足两米。”小杰说:“那就说明外出时我只需要展开双臂转一圈,如果没有触碰到旁边的人,就说明我与他人保持的距离是比较安全的。”
  接着,笔者又借助另一个生活情景进一步引导学生:“这次疫情,很多同学都主动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宜城市红十字会’,芳芳和明明各捐了100元。他俩谁捐得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一样多。”教师趁热打铁:“如果增加一条‘芳芳的储蓄罐中原本存了200元,而明明的储蓄罐中原本存了1000元’的信息,把问题改成‘按储存与捐款的比例算,他们谁捐得多’,你还认为他们捐得同样多吗?”一名学生说:“芳芳捐得多,她捐出了自己零花钱的一半,也就是1/2,而明明只捐出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10。”教师问:“你怎么想到用分数来表示呢?”一位学生回答:“在这里用分数表示最公平,虽然他俩捐出的钱数一样多,但是还应该结合到他们各自原本储蓄罐中钱的总数来比较。”
  这样的情景引导,让学生探寻到分数产生的本质的同时,又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深化分数概念的理解
  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出示丁丁同学在家做面包的情景图)丁丁同学居家学习的这段日子,不仅每天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还经常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昨天,她和妈妈一起做了12个小面包(出示面包和丁丁一家四口的图片)。如果把这些面包平均分给每位家庭成员,每人可以分到几分之几?在这句话中,是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 )份,而每位家庭成员分到的面包占了其中的( )份。
  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认为每人可以分到1/12,有的认为每人可以分到。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代替面包,在纸上画一画、分一分。学生发现:把12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也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可以分到其中的一份,就是1/4。
  最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截图:3月26日,我们班的同学在“班级优化大师”平台提交的数学作业有[25]达到“完美”。这句话中,是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 )份,而达到“完美”的作业占了其中的( )份。对于这条信息中的单位“1”的理解,学生呈现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有的学生说,全班的作业是单位“1”;有的学生说,全班同学在“班级优化大师”平台提交的数学作业是单位“1”。笔者引导学生:老师根据3月26日数学学科作业情况统计得知,有[25]的同学数学作业都达到了“完美”。你能由此推断出还有几分之几的同学作业没有达到“完美”吗?假如这些数学作业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同学能够努力追求进步,那么请大家预测一下,下周咱们班的数学作业能够达到“完美”的可能会是几分之几呢?
  这样的情景交流,既让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逐渐清晰,又激发了学生在战“疫”中追求进步的内在驱动力。
  三、培养学生的数感
  笔者将数感的培养贯穿于本课的始终,在巩固训练环节进一步引导学生打开数学的眼睛,寻找身边的分数,为学生感悟分数创设真实的环境。
  笔者上课时,出示了以下信息:在今天的数学直播课堂中,同学们从平台可以知道一共有( )人在聽课,你是听这节直播课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个题目很容易,学生也能很快得出正确答案。接着,学生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分数:有学生发现一盒一次性医用口罩有50个,每次出门用1个,1个口罩就是一盒口罩的1/50;有的学生发现,妈妈手机微信钱包中有700元,出去买菜用去57元,那么买菜用去的钱占了微信钱包总钱数的57/700;有的学生说,爸爸每天要到社区值守10个小时,他每天值守的时间占了一天时间的10/24;还有的学生说,自己刚买了一本《三国演义》,这本书一共有220页,他计划10天看完,那么每天需要看这本书的1/10;等等。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情境,把分数与生活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数感。
  (作者单位:宜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4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