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殚精竭虑稳定中唐政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映林

  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政府的当务之急是确保平叛胜利、稳定局面。历仕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李泌在这一非常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李泌(722—789),字长源,先世为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北)人,后迁居京兆(今陕西西安)。
  运筹帷幄提出歼敌有生力量
  为主的平叛战略
  755年安史之乱发生,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南)被宦官李辅国等拥戴为帝,是为唐肃宗,玄宗被尊为太上皇。在困境中平定叛乱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唐肃宗首先想到能助己扭转形势的人就是李泌。
  李泌奉诏到达灵武后,向肃宗作了形势分析后,提出消灭叛军的具体战略。建议以广平王李俶(肃宗长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统率诸军东征安禄山。因李泌坚辞不受相职,唐肃宗特命李泌以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随李俶东征参预军事。
  李泌的战略:第一步,李光弼负责坚守太原,出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县西北,是扼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进出的要隘)佯攻叛军巢穴范阳;令郭子仪飞渡黄河,直指河北的常山(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使叛将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使叛将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以李、郭两军牵制叛军四将。肃宗自率主力布置在扶风(今陕西凤翔),与郭子仪、李光弼两支军队轮番出击。叛军救范阳,就击长安;叛军救长安,就击范阳,使叛军往来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至长安数千里的战线上,使其疲于奔命而首尾难顾。叛军进唐军就避其锋而退,叛军去唐军就乘其虚而进。犹如后世所说:敌驻我扰,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总而言之,要把叛军拖得筋疲力尽,挫其锐气,消耗其有生力量。
  第二步,来春时命建宁王李倓以范阳节度使,率军沿边境进攻范阳之北,命李光弼率军进击范阳之南,南北夹击,直捣范阳巢穴,使叛军退留两难。而后大军四面合围,一举而歼之,叛乱可定。
  李泌的战略是不拘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利用叛军的战线过长,通过佯攻或以小股兵力不断出击骚扰,在运动战中消耗敌人,促成战场形势有利于唐军的转化,达到最终消灭叛军,实现全面平叛的目的。应当说这是一个高屋建瓴、以逸待劳的作战计划。遗憾的是,唐肃宗这时只看到此刻四方援军云集,要先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否定了李泌之策。唐肃宗拒绝李泌的作战计划,完全出于政治考量。肃宗在灵武登基,没有在京师举行朝祭宗庙的大典,担心“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改变肃宗的主张,李泌进一步对肃宗分析道:“官军主要力量是西北边塞和少数民族的军队,他们耐寒而畏暑,天热马匹也容易得病,避开夏日再进攻已疲劳的敌军,一定能取得胜利。如在这时取两京,失去战机。将来天热之时,士兵就会想早日归去,战争也就打得无休止了。如我们先袭范阳,叛军无所归,能根本解决问题。”可肃宗是什么也听不进去了,他满心认为收复两京,在政治上可以得分,完全忽视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重要性。他下令郭子仪率军进取长安,经过几次激战,没有丝毫进展,战事成胶着状态,形势变得不利于官军。在这种形势下,郭子仪建议向剽悍善战的回纥借兵,肃宗为了尽快收复长安,撇开李泌,不计后果与回纥谈判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随后广平王李俶率朔方等军与回纥兵、西域軍号称20万,浩浩荡荡从凤翔杀向长安,收复了长安、洛阳。入城后,回纥兵大肆抢掠,烧杀奸淫,百姓哭天喊地。百姓日夜望官兵盼官府望来的盼来的却是又一场灾难!著名诗人戎昱路过洛阳,亲眼看见回纥兵的兽行,悲愤之际写下五言古诗。
  彼鼠侵我厨,
  纵狸授梁肉。
  鼠虽为君除,
  狸食自须足。
  冀雪大国耻,
  翻是大国辱。
  膻腥逼绮罗,
  砖瓦杂珠玉。
  登楼非聘望,
  目笑是心哭。
  何意天乐中,
  至今奏胡曲。
  这次官军的胜利除因回纥兵、西域兵的剽悍能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叛军内部发生倾轧。安庆绪杀死其父安禄山,史思明则不服安庆绪,叛军力量削弱,这才使得官军侥幸取胜。叛军内讧时,李泌再次劝谏唐肃宗,利用这一机会直捣叛军老巢范阳,可惜肃宗又拒绝了这一建议。官军虽然攻取了长安、洛阳,却失去了一次直捣叛军老巢歼敌的大好时机,以至于后来战事出现反复,平叛又持续了五年之久才告结束。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评论说:如果肃宗采取李泌的策略,叛乱的史思明还能再次占领关中、洛阳吗?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也非常惋惜,说肃宗的失误在于不听从李泌的计策,没有能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使得叛乱持续多年才平定。
  积极调处稳定最高权力集团
  李泌稳定中唐政局的另一举措是调整皇室关系,努力稳定权力中枢,避免内斗。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后,视长子、广平王李俶为未来太子,以三子、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兵东征平叛。肃宗的举措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没什么问题,然而,李泌立即意识到这其中的隐患及可能引发的后果。因为平叛是当时的头号大事,因此“众心所属,在于元帅”,一旦李倓大功告成,人心势必偏向李倓,这就会出现“储嗣”之争的危险。历史将会重现初唐一幕:李世民带兵,建功立业,形成秦王集团,终至发动玄武门之变铲除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等,兄弟相残。所以,李泌向肃宗建议改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兵东征。这就避免了日后很可能发生夺“储嗣”的兄弟相残的隐患。李倓听说此事后,亲至李泌处致谢,诚恳地说道:“先生所奏正合我心。”李泌回答道:“泌只知为国,不知植党,王不必疑泌,亦不必谢泌,但愿王能深明大义,始终孝友,便是国家社稷之幸!”由于李泌的积极斡旋与适时调处,不仅成功地消除了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皇权可能发生的同室操戈的隐患,而且一定程度上理顺了肃宗父子之间、广平王与建宁王兄弟之间的关系,这对稳定草创的肃宗政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两京收复后,肃宗准备迎回太上皇玄宗,自请回东宫重新履行臣子的职责。这完全是欲擒故纵的把戏,太上皇心中透亮,拒绝回京。李泌获悉肃宗此举后大吃一惊,告诉肃宗:“太上皇不会回来了。”于是李泌重新起草了一份群臣贺表,言辞恳切,恭请太上皇东归以尽孝养。肃宗读完表书,流着泪说:“我开始时凭借诚意希望把朝政大权归于太上皇。现在听到先生之言,才明白那是失策。”李泌用自己诚朴的语言感动了上皇,同意回京,消除了玄宗、肃宗父子间的相互猜忌防备,也就堵塞了试图从中浑水摸鱼的太上皇身边宦官的可乘之机。   肃宗宠妃张良娣与宦官李辅国勾结意欲专权擅政,首先对经常在肃宗面前揭露其罪恶的建宁王李倓下手,诬告李倓因没有做天下兵马大元帅欲谋害广平王李俶。肃宗大怒下令赐死李倓。李倓一死,张良娣又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广平王李俶。李俶在惊恐之际准备诛灭张良娣与李辅国,这就势必影响平叛,李泌晓以利害加以劝告。李俶遂按李泌所教,曲意奉承张氏与李辅国以图自保,遇事沉静持重,在肃宗面前处处表现仁孝温恭,使得张良娣无从下手。而李泌则在肃宗面前频频进言,举出武则天“力图称制”不惜杀害亲生儿子,雍王李贤忧惧作《黄台瓜辞》冀以感悟天后:“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指出:“陛下已一摘矣(指赐死建宁王李倓),慎勿再摘!”赖此,广平王李俶得以免遭不测,加上李俶收复两京的大功,最终上位太子。
  李泌见李俶之位已经得到肃宗认可,知道张良娣、宰相崔圆、宦官李辅国下一个目标就是剪除他,遂向肃宗恳请辞归故里。他向肃宗指出,自己有“五不可留”:“臣与陛下相遇太早,陛下又信臣太重,宠臣太深,臣的功劳太高,事迹太奇。”
  德宗贞元三年(787)八月,宫廷又一次爆发了权斗。事情的根子是德宗,导火线是郜国公主之狱。郜国大长公主是肃宗的女儿,德宗的姑母。最初嫁给了裴徽,裴徽死后改嫁驸马都尉萧升。萧升死后郜国公主未再嫁,却有好几个情夫。如太子詹事李升、蜀州别驾萧鼎、彭州司马李万、丰阳县令韦格等。这些人经常夜以继日出入公主府第,毫不顾忌。流言蜚语传遍京师,而且郜国公主的女儿又是太子妃,终于有一天被朝官告到德宗御前,说郜国公主淫乱朝廷,并且在府中以巫术祈祷鬼神。德宗大怒,下令幽禁公主,并狠责太子。其实,怒责太子是毫无道理的。因为郜国公主淫乱、搞巫术与太子没有丝毫关系,太子充其量是没有“大义灭亲”而已。那德宗为何要动这么大的肝火?深层次的原因恰恰是德宗自己。德宗共有11个儿子,李诵是长子(即后来的唐顺宗)。李诵母亲王氏直到临死时才被册封为皇后。李诵10个弟弟有8个与他是同父异母,另外两个则有些奇特,二弟李谊并不是李诵的亲兄弟,而是李诵的二叔李邈的儿子,属堂兄弟。唐德宗与李邈的感情很好,李邈死后,德宗就将李谊收为己子,宠爱有加,与李诵同日封王,并处处突出李谊,常委军国大事于李谊。
  另一位是李源,说是德宗的第六子。其实他是李诵的儿子。德宗宠爱这个孙子,贞元四年(788)封为邕王,还让他作自己的儿子,实在不伦不类。德宗此举究竟意在何为?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只能依据事情的发展推断,大概与李诵的太子地位不是很稳固有关。德宗是否有让皇太孙李源取代李诵之意?不排除,下面这件事就多少透露出一点信息。贞元十五年18岁的李源去世,德宗为此辍朝三日,还赠给他文敬太子的封号。发丧之日,德宗让百官在长安门外排队哭丧。这种礼仪在有唐一代也是仅见的。因此,郜国公主淫乱,德宗却对太子大发雷霆,就有解了。
  德宗训斥了太子后,召李泌入宫,说:“舒王(李谊)近来已经长大成人,性格孝敬友爱,而且温和仁慈。”李泌一听马上明白德宗的意思,想废掉太子李诵改立舒王李谊。李泌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国者”,“陛下只有这个亲生儿子,怎能可以一旦怀疑他,便要废掉另立侄子为太子,这不是太失策了吗!”德宗勃然大怒:“卿违朕意,你是在离间我们父子感情!谁告诉你舒王是我的侄子?”李泌反驳道:“这是陛下您在大历年间亲口告诉我的。”德宗被呛得哑口无言,稍后气哼哼地说道:“这是我的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要如此谏诤?”李泌不慌不忙地答道:“天子以四海为家,我如今独负宰相重任,如眼巴巴地看着太子遭受冤屈而不说话,我的罪就大了!”李泌还以肃宗错杀建宁王为例规劝德宗不要犯亲者痛的事。李泌的敢言直谏使德宗无言以对,只得悻悻地表示改日再议。而当天,太子李诵听说此事后,一度表示愿自杀以成全父皇心愿,经李泌劝告才打消此念头。而德宗经过一天一夜的思考,终于接受了李泌的意见。太子的位子保住了,避免了一次宫廷震荡。历史上把太子称之为国本,换太子是动摇国本的事,不能轻易行事。唐太宗换太子,曾引发宫斗,差点酿成祸事。后世换太子影响最大的就是明神宗时的“争国本”,长达20余年,所以后世称明实亡于明神宗。因此,李泌此举可谓具有“定海神针”的意义。
  帝制时代最高权力集團的争斗,很少消停过。少一次争斗,就少一次动荡。政局稳定,冤案就会少。李泌多次化解皇室权力之争,从而保证了安史之乱后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和宪宗朝初期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稳定,功莫大焉。
  消除皇帝与带兵将领之间的矛盾
  在化解最高权力集团皇室矛盾时,李泌还积极消除唐德宗与带兵将帅们的矛盾,李泌的措施是抓矛盾主要方面。唐德宗生性多疑,特别是对手握重兵的将领。在“枪杆子出政权”的背景下,有枪有兵就有地盘,谁的枪多兵多谁就做皇帝。所以,即使不猜忌将帅的君主也不会不防的。所谓“功高震主”的结局就是“兔死狗烹”。如另一方不愿束手就擒,势必是新的战乱,重新洗牌。因此,李泌尽力消除德宗对带兵将帅的猜忌,防止“兔死狗烹”引发政局动荡。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一例。
  兴元元年(784),有人告发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滉“阴蓄异志”,德宗顿起疑心。李泌深知韩滉为官公正忠直,清廉节俭,处事精明强干,便对德宗介绍了韩滉忠君为国的事迹,强调指出:“韩滉生性严正刚直,不肯依附位高权重的人,因此总是遭到诽谤,希望陛下核察推究此事。”李泌还以全家百口人担保韩滉没有异心。为了消除可能引起的不安,李泌建议德宗面谕韩滉之子韩皋回家探望父母,告之陛下不信谣言,并负责押运粮食到京城。如此,既解除了韩滉的顾虑,又解决了关中粮荒,一度高涨的米价回落五分之四,稳定了粮价。李泌的努力,消除了君臣的猜忌,后来韩滉还制止了将要叛乱的淮南大将王韶。对此,德宗高兴地对李泌说:“韩滉不但安定了江东,又使淮南得以安定,真是个大臣的材料,你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不久,德宗加授韩滉宰相衔、江淮转运使,而韩滉不负圣望,源源不断地将江淮地区的粮食、布帛运往京城,从未中断过。这有力地保障了长安与京畿地区的供应,对当时的社会稳定意义不可低估。试想倘若不是李泌努力地化解德宗与带兵将帅的互相猜忌,就不可能有中唐的政治稳定。故现代史家白寿彝称李泌是“唐代中叶的大政治家、战略家”。台湾学者柏杨说李泌是秦汉至隋唐最杰出的宰相之一。
  (作者系江苏省工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彭安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1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