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且读且饮说“书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紫砂陶艺历史久远,很多经典的作品都有独特的风格,不但在技艺上有彰显功力的过人之处,同时也因为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和美学元素让人们心悦不已。很多紫砂壶的作品都具有极佳的艺术效果和很高的欣赏价值,并流露出作者的人文积淀和艺术修养。长久以来在紫砂陶艺的创作过程当中,紫砂艺人的手艺呈现,陶刻作者的刀笔创新,甚至书画、篆刻等姊妹艺术的风格滋养构成了紫砂壶的灵魂。时至今日,很多紫砂艺人在精湛的手工艺当中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与时俱进,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谱写了传承创新的崭新篇章。
   在漫长的紫砂历史长河当中,有很多名家高手创制的壶形成为经典,壶的名字也颇耐人寻味,这些壶都有很多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比如“虚扁壶”(见图1)。它的名字来由也是很有故事的,据说“虚扁壶”是由紫砂圣手时大彬创制的,因为“虚扁壶”的高度和一本书的高度差不多,所以时大彬给这把壶取了一个名字叫“书扁”,也叫“水扁”或者“虚扁”,而“虚扁”最终成为定名受到紫砂壶爱好者的喜爱。
   “虚扁壶”是在紫砂壶的成型当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器型,俗话说器形扁一分,难度高一分。因为在成型当中,既要做到扁而匀,又不能塌,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扁壶的形制,其实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有金属的扁壶;从战国再到后来的两千多年,扁壶从器型上来讲是日臻完善的。“虚扁壶”刚柔相济、曲屈和谐,传达了一种别样的美感。“世之所贵,必贵其难”,“虚扁壶”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欣赏和喜爱,和它的成型工艺难度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而且和壶形的这种优美实用也是有莫大关系的。“虚扁壶”使用上有很多其他紫砂壶没有的优势,制壶艺人把这个壶身的身筒压扁,使得水位不至于那么高而闷茶,同时整个重心降低了,也使得紫砂壶会更稳一些。然而感观上的稳并不是笨重,而是稳重中透着虚灵。由于“虚扁壶”独特的造型,对于紫砂陶刻来讲,诗文的点缀,包括画面的装饰也只能是在壶的肩部来进行。书画的装饰,也大大地加强了紫砂壶的这种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文字内容也给人更多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间。
   在日復一日的传承当中,在日复一日的积淀当中,大家都在艺术的独特性上在寻找着自己的创作语言,这种语言到最后或许应该是“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更应该回归到古人的生活,回到古代文人的书斋雅趣当中。在中国的古代,日子过得最清透的应该属于文人,他们能够懂得最烟火的日常,而且能够在这种日常当中寻找到生活和人生的诗意。紫砂泥是天地间孕育的精华,它的泥质温润古朴,和文人的文思境界、性情风骨有相通、相契合之处。这在无形当中就会凸显出很多文化的意蕴和内涵,这种文化的魅力恰恰是最动人的。陶瓷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度,闻名于世的宜兴紫砂壶将实用和人文艺术、文化美学融为一体,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当我们在品茗的时候,有茶香相伴,有书香滋养,会使品茗的乐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恰恰就是古人所谓且读且饮的乐趣吧。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创作表达了当今时代所体现出的一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当中,体现出我们对于越来越好的生活的一种满足感和对于更加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有一些美的吉祥的寓意和期盼在里面,就会给人带来更大的一种心灵的愉悦和安慰。如果说赏壶品茗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那么让我们的心回归于自然质朴之态,则是一种精神向往。只有我们的心和自然同呼吸,才能感受到生活当中无处不在的这种诗意和美好。
   紫砂壶是艺术美的承载和外现,因为丰富的文化蕴涵而使得人们对它追捧不已。古人云“文以载道”,文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在紫砂壶的创作当中加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文化情思,也可以在紫砂壶的陶刻装饰当中注入更多书画艺术的文化品格,使得我们的作品总体来讲呈现出非常好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正能量的一种概念。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恰恰是人们对于现实当中的一种体悟和对于内心精神的一种追求。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之路是艰辛的,但我们如果静下心来,能够专心地做积累,对于传统不断地深入,对于自我内心的感受细腻表达,思维境界的修为不断提升,肯定会有个人风格独特的作品呈现出来,这样也就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也是紫砂人对于社会的一种回报和馈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1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