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地方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共育·共享·共建·共赢

地方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共育·共享·共建·共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大庆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实践平台搭建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四个方面,对当下地方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来确保能够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真正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以为其他同类地方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需求;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9-6043(2020)05-0194-03
  大力促进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是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1]。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2015年国务院在《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以及《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指出,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是衡量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是否转型成功的关键标准。
  鉴于此,本文将以大庆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研究对象,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如何践行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当下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实践平台搭建和体制机制创新等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探索与实践一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的路径,即最终实现“共育、共享、共建、共赢”的校企深度融合式办学,来确保能够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真正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以为其他同类地方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设计基于“虚拟订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的“共育模式”
  “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核心就是以社会和行业的虚拟订单所反映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为目标,“根据市场设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的需要定课程,根据岗位练技能”,具体做法如下:在学生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围绕专业所设方向选择当地或全国具有重要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开设企业文化等系列讲座,使学生认知企业;到二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报志愿的形式选择企业,企业可以对选报本企业的学生进行面试等环节的考核,经过双向选择后形成“企业虚拟培养班”,学生在二年级和三年级业余时间接受企业专业培训,并在此期间有一个月时间到企业见习,进行职业体验;四年级上学期在调研学生就业心态、意愿以及对行业企业性质和岗位偏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嵌入职业化培训课程,并与企业签订虚拟订单人才培养协议书;四年级下学期学生进入喜欢的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按照上述“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加深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对企业以及工作岗位的认知,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内涵和方向;更主要的是有针对性的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问题,较好体现了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面向单位的一致性和针对性,从总体上解决了营销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错位的矛盾。
  二、开展基于“课岗对接+课赛融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深度融合的“共享模式”
  课程体系改革直接影响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为了适应社会对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素质以及能力的综合要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实际,开展“课岗对接,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所谓“课岗对接”是指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岗位的要求,构建服务于融岗位工作要求、行业要求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课赛融通”就是以各种专业技能学科竞赛和企业实际工作案例为主线,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参赛学生可通过参加竞赛来代替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可以通过申请获得对应专业技能模块的理论课程成绩[3]。具体来说:
  关于课岗对接:首先,通过对近三届毕业生的回访,发现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销售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四类岗位工作;其次,对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对以上四类岗位工作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进行一般性描述,经分析总结,归纳课程可以体现的岗位工作内容和核心能力,例如以营销策划为例,岗位工作内容为主要负责营销计划、策划、公关、广告、促销策划等,要求具备能力为具有解决营销问题而进行策划、实施与应变的能力等;最后,围绕社会对营销人员工作内容和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关于课赛融通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主要围绕学生将来就业岗位需要,竞赛内容紧扣社会对市场营销行业的岗位要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通过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等,同时依托企业冠名,企业出题,实际参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大庆眼科医院全程赞助的“护眼杯”大庆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二是市场营销专业系统规划第二课堂教育,以第二课堂逆推第一课堂教学,为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保障模式。
  三、建立基于“校企合作开办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深度融合的“共建模式”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是高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拓展学生就业渠道的必由之路[4]。基于此,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也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学校如何和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市场营销学生专业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一方面满足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求,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高等院校与企业间深层次的合作,使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与服务面向单位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一致性,适应社会竞争。
  大庆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自2013年起,围绕全面培养与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支持体系的相关研究,通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基于产学融合全仿真就业环境的人才培养等,使校内实训基地真正成为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更好的与行业标准对接与市场对接的教学场所,这对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水平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专业在校内开始校内共建实训基地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学校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在高校与企业就合办实训基地这一议题达成一致前,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与实习指导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结合企业所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自身条件,充分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为课程开发与教学開展提供科学依据;实习指导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培训活动,不断进行探究,为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其次,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签订协议,使得合作具有实际依据,并将协议内容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一般来说,应当由企业或学校一方提供场所,学校来负责调整所开设的课程,双方商讨具体的教学计划细节,共享各种资源;然后,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参与就业实践,由学院进行审核,根据实训基地提供的就业岗位,按照课程定向的选择,选拔相应课程的学生,签订实习实训协议书后,进入基地实践实习;最后,学院及时做好实践跟踪与评价。依据此,大庆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制定了《大庆师范学院营销专业实训方案》,该方案的制定,在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思路和深化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同时,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有利于促进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探索基于“大庆同城高校经管学院产学研合作联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深度融合的“共赢模式”
  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产学研合作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态,成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近些年,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师范学院等高校市场营销专业都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学院办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在参与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目前探索与应用情况来看,大庆同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还是以单纯项目合作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之间,以及其与企业内部之间,结合也不够紧密,信息沟通不畅、企业资源使用低效等问题成为了制约产学研合作育人和深度产教融合的主要因素。因此,探讨及建立适应大庆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的道路,就成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现实问题。
  基于此,大庆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操作层面上建立、创新和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例如,成立大庆师范学院经管专业联席会、以某项教学任务为牵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大庆同城高校经管专业学科竞赛组委会)、以第三方学会或者行业协会为载体,构建“行业与学会+基层专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同时,也为行业或者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最终实现“共育、共享、共建、共赢”的校企深度融合式办学,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机制保障。
  具体来说,大庆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围绕大庆同城高校经管学院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构建,以大庆师范学院、东北石油大学、以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三所大庆同城高校经管专业为合作对象,通过对产学研活动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地层面分析产学研产生与发展的内、外在动因,寻找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制,设计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通过对大庆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实际调查、研究,从学院定位与发展战略、政策制度、组织形式、实施措施等方面对大庆同城高校经管学院产学研合作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即探讨建立一种既能满足大学更好地服务社会又能促进大学更好地培养人才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产学研合作运作的新型保障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宁.辽宁省高校专业设置预警系统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秦国萍.从“订单式”到“订单导向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探究——中职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11):13-16.
  [3]王卫卫.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6):56-58.
  [4]濮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43-145.
  [责任编辑:潘洪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1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