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分为A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B组(阿司匹林),各31例。治疗2个月观察效果,包括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N端前脑钠肽、左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搏指数等指标。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B组的25.81%,A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B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搏指数高于B组,N端前脑钠肽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心肌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对疗效造成的影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导致。患者通常会出现持久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休息或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无法缓解,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对其健康及生存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控制其病情发展。本院围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选取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A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4~76岁,平均(55.2±1.4)岁;B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33~75岁,平均(55.4±1.3)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生产企业: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542)25 mg,口服,每次75mg,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次,于餐后服用;
  B组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药物剂量、批号、生产厂家及给药方式均同A组,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研究指标
  治疗2个月观察效果,包括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N端前脑钠肽、左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搏指数等指标。
  参照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定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经治疗,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其ST-T短恢复至等位线;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明显改善,心电图ST-T段下降0.05~0.2 mV;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独立配对t值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1/31),低于B组的25.81%(8/31),其中A组恶心干呕1例,B组呕吐3例、腹部痛疼2例、恶心干呕1例、头晕2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4.679,P=0.031)。
  2.2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A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B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N端前脑钠肽、左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搏指数等指标对比
  A组左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搏指数高于B组,N端前脑钠肽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是指机体受冠状动脉缺血缺氧而导致心肌坏死形成的疾病,具有常见、易发、死亡率高等特点。据临床资料[3]记载,目前我国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约有200万,每天新发至少50万,而欧美地区较为常见,每年新发患者高达150万;患者大多受过劳、激动、暴饮暴食等因素导致,部分患者则由便秘、大量饮酒等行为导致。
  以往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采用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虽然为临床常用清热解毒药物,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学者相继指出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血栓形成,且该过程中不可逆,能够通过对患者内循环情况进行改善来达到治疗目的。而具体治疗中,部分患者则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导致无法正常发挥药效[4]。
  氯吡格雷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给药后可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达到抑制血小板抑制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抑制作用可在3~7 d达到稳定状态,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结果,A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B组的(74.19%),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发生率(3.23%),低于B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患者各心肌功能均有显著改善,证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临床中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使不良反应减少,并有效改善其心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钱国权,程震锋,俞海峰,等.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J].心电与循环,2017,36(6):383.
  [2] 李乾麗.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改变及临床表现[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1):1568-1569.
  [3] 余艳飞,林沙沙,叶佩芝,等.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肌梗死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干预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2(5):541-542.
  [4] 严林虎,方 军,刘敏恒,等.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抗冠心病血小板聚集对比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7):126-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7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