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发挥能动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課标明确指出:“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这就诠释了未来的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部分。那么,老师作为课堂主人的引导者,如何去设计课堂教学,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数学课堂 主动性 能动性 求知欲
  学习就是学生根据现有的认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未知的东西再创造为已知的过程。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就需要主动参与课堂的始终,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调控者,如何设计课堂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做到为思维而学,为理解而学,为迁移而学,为创新而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课堂中要创设适当情境,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舒适愉悦的课堂环境,无疑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来说,创设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的情景,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生活,领悟数学的奇妙所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求知欲。如在数学“基本不等式”这节教学中,给出了这样的情境:在北京召开的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或不等关系吗?
  这样一个情境的设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疑问——观察——联想——思考——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就会有想学、乐学、主动去学的意识。
  再如在学数学必修二《空间几何体》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做几何体,然后观察其特点,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动脑探究,得出结论。学习垂直平行关系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墙角,日光灯与天花板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的情景设计,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又可以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
  二、课堂中把握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揭示认知冲突
  问题1:大家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以上的问题?
  问题2:我们今天学习了空间向量,大家能否用新的知识再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这样,从新旧知识出发,让学生主动构成认知冲突来获得新知识。
  三、课堂上可将应试题目开放化,让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升思维的活跃度
  1.将开放性的题目直接引入
  四、课堂上可适当设置竞争和合作,妥善进行奖惩,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合作交流是课堂上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中适当的设置奖惩,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所以,它会成为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助推剂。
  五、根据课堂题目难度,从心理角度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控制动机水平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课堂上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地控制学生学习动机,在学习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得学生集中精力,而在学习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慢慢引导,以免造成学生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总之,在新课标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素养为导向,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掌控课程设计,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自由无阻的用他们独特的数学视角去衡量社会,用敏锐的数学思维去观察世界,以充满赞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二十一世纪中学数学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M].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3]应之宁.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教育与教研,2005,(12).
  [4]赵彩霞.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情境设计探索[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04).
  [5]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9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