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科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它是其他各方面的一个综合表现。科学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期的实验和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就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发展的现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包括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此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8-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23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核心素养是由我国教育界提出来的一个新名词。目前通过对于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得知,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都是填鸭式教学,以课本为主,没有把日常教学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起来处在一个脱节的状态。这种教学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小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兴趣,不利于他们科学素质的培养,从而最终影响到了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是目前迫切需要重视的一个教育改革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探究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但科学实验活动也并不是背离学生课本的实验活动,而是实验活动和学生教材的有机整合,主要服务于学生日常学习的内容。只有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够体现出实验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在实验活动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获取新的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最重要的是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从现实生活出发,科学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以学生为主体,让整个科学实验活动充满生命活力。在科学活动过程当中,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建立起对于综合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完全投身于科学实验互动当中。同时,教师要注意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导,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打破传统的集中于书本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只会让学生丧失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到他们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科学学科充满了未知性和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发现的过程,所以需要教师立足于课本,但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善于寻找和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学科活动这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就是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不断成长。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教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慢慢发展成为科学教育。而这对于小学的科学教学来说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不仅是教学内容上的变化,还涉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等。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渗透得也越来越深,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和教学载体的现代化相结合,打破了只有黑板和粉笔的教育模式,迎来了多媒体“屏幕教学”的时代。从当今世界的教学方式来看,仅仅只靠教师的培养是很难形成科学态度的,需要教师去创设相应的情境,提供学习平台。新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对于刚刚迈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六年将会是他们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素质的最重要阶段。
   (一)符合新课标要求
   小学科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自然观。”核心素养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产物,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要求,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教育部印发了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我们从中明白了: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大主要内容。就小学科学学科内容来说,注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其学会发现问题,在实验中解决问题,有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提高科学课程教学质量
   科学学科包含的内容本身就比较丰富,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可以明白自然的奥秘,领略到科技的力量。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很多科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是以书本为主,忽略了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通过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养成策略
   (一)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只有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让自身不断进步。能够发现问题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重要步骤,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未知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在科学活动时会经常有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探究教学强调的并不是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而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这个过程,始终揣着带有疑问的心去感受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学生提出问题也是对于他们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矛盾和问题的出现推动了学生产生新的认知需要。在科学实验活动中,不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案以及最后得出的不同结论,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焕然一新的,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当中来,在这个过程当中爱上科学,收获知识,带着问题去发现和探索,最终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收获对于自己的肯定。其实科学实验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教师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也可以对学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存在这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参与到整个科学教学的活动当中去,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生任何问题,教师都要及时帮助解决,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促进他们实验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有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够让整个科学实验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特点就是好奇、好动以及胆大,他们渴望得到来自外界的关注,渴望展示自身的优点,这种表现欲是他们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科学实验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其实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汇报学生的表现,教师也要通过这个平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去。例如,每一小组在汇报表演结束后,都可以让其他小组进行相关内容的提问,然后他们进行回答。这样一个答疑的过程充分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凸显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当他们这种表现欲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有动力去探索新的问题,获取新的知识。学生在这个展现自我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三)引導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活动往往会事半功倍,产生很高的效率。在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如此,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学是“一件很有趣的、很好玩的事情”,才能够产生自学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开展自学活动,提高效率。而要想吸引学生产生自学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在原有的小学科学自学活动形式基础上拓展更多的自学活动形式,使得自学活动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在自学的过程中掌握并且使用各种各样的自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整个自学过程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也能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些自学方法是需要学生在不断的自学实验中自主发展总结的,而更多的自学方法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规范地教给学生,从而促使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采用,并且根据具体自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自学方法。
   (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
   互联网在课堂上的应用,实际上扩大了教学的范围,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远远多于课本,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知识或者是问题时,可以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查找,这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其在信息查找和搜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更是少不了信息技术的支持。科学学科的特点本身就是抽象化、视觉化,仅仅靠黑板和粉笔远远不能达到教学形象化的目的,通过信息技术把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多媒体上,能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了解。
   四、结语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明白了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科学教学以及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教学,它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家长,都应该加强对于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小学科学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效贯彻科学教学目标,通过多方面的创新和尝试,来增强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实验体验,从而更好地发挥课堂主导教学的作用,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红霞.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名师在线,2019(7).
  [2]林云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态度养成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