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義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托,从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现状谈起,剖析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包括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与中学课程的衔接度不够以及小学科学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基于问题,作者从引导全社会关注小学科学教育、关注探究式科学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和优化小学科学学科教师队伍等角度提出了自己对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科学教育
  2013年9月,英国颁布了《国家课程:第一关键阶段和第二关键阶段框架》(后文简称《框架文件》),这是该国最近一次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之中的一份纲领性文件。《框架文件》中详细阐述并分析了英国本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历程、目标和内容。有一些研究者指出英国最新一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围绕核心概念实施小学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小学科学基础性知识的深层次理解。2017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的出现与《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相隔十六年,这标志着我国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实践终于从探索阶段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强调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学科学习活动。本文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托,结合一线教学情况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问题。
  1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现状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经常出现一种现象,课程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对教师设计的科学课不感兴趣。这种现象在某些教育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是更为明显的,于是,近年来我们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时常反思小学生难以深度参与小学科学课堂、习得科学知识的真正原因。最终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存在于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学科因素、课时设置、学生学情等多个维度之中,在分析出原因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扭转当前的局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小学科学学科的任教经验,认为应该从科学学科的综合属性出发,站在学生的视角上设计小学科学课程。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存在问题
  (一)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印发虽然保证了学校里面每个班级每周一节科学课,而且要由有经验的科学老师担任。对比以前的科学教学,我们的老师、学生、教材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承认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改变是喜悦的,但学校对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视仍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们仍然没有机会进入专业的科学场馆做参观,许多学校仍然无法为科学探究课程做联排课时导致探究活动总是无法一气呵成,教师团队身兼多职不能专注于科学课程的实施和优化等问题仍严重制约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
  (二)小学科学课程与中学课程的衔接度不够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注重探究过程、关注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归根结底,小学科学课程是为中学阶段的科学知识学习打基础,为物理、化学等学科在做铺垫。目前我们所执教的小学科学教材虽然已经在这一方面较之前的版本有所改进,但仍然是不够的。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难度设计不合理、不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思维特点等问题。这些都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路上的不利因素,同时也给教师的日常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麻烦,更给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科学相关科目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三)小学科学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自小学小学科学学科开始设立以来,师资资源配备率低的问题就一直存在。近年来,有不少师范院校都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专业设置方面的调整,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等一些高等学校就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下面设立了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专门培养小学科学学科的专业硕士。但是这仍然未能改善小学科学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因为该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数量放于全国范围内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校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仍然将更多的编制名额向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倾斜,因此小学科学学科的师资资源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3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优化策略
  (一)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小学科学教育
  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其中明确指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本世纪的战略目标之一。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更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学校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首先要让整个社会对科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形成统一的价值判断,让更多的社会企业参与到小学科学相关学习产品的研发中来,在现有的科学小实验材料包、科学实验室微课基础上探索更加丰富的科学教育形式。其次,要针对学生家长展开普及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学习的机会,激发孩子的科学学习兴趣,为校内的科学课程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最后,学校领导要把科学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的工作来抓,发挥学校教师的力量,如增加一线教师参与科学课程开发研究的机会,设计更多适合学生的科学实验,提升学生对科学实验操作的兴趣度。此外,还可以借助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挖掘现行小学科学课程中存在问题,继而进行修改完善。
  社会、家庭和学校三大部分形成合力共同解读和践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出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关注探究式科学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个体科学素养的高低正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价值观念。中小学科学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基础工程,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国际教育形势相适应,我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求科学课程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虽然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实践型和基础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但是从目前一线科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内容来看,探究活动更多的是呈现某一课时或学时的内容设计,缺少对课程内容内在联系的宏观把控。实际上,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养成,不利于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也不利于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迁移。因此,有必要通过主题探究式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开发,从宏观视角建构主题单元系统,分析科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优化主题单元教学顺序,让科学探究过程贯穿整个科学主题单元。
  (三)优化小学科学学科教师队伍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促进改革的有力手段。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说明,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强调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相互融合。这样的学科属性要求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要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展开工作,不能封闭地思考问题和开展教学活动。
  然而,这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学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其本身对科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很难具备小学科学课程开发能力。在以前很少有师范院校设置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专业,“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只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众多课程中的一门,而小学科学也是近些年开始逐渐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样短的时间内小学科学教师教师队伍的“后备专业军”未能及时跟上。所以我们要倡导更多的师范院校,开设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专业,培养更多专业的小学科学教师,同时让这些教师成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的领军者,带领大家做好课程开发、活动设计、多元评价等一系列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8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