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VRIO模型的现代农业制度与组织创新对农村转型发展的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制度与组织,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顺应时代变迁,遵循发展规律,构建创新专业化和组织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充分释放农村转型发展要素潜能,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
  关键词:现代农业;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农村转型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0-002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进入发展转型期,应加快步伐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以增进农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迈向绿色、健康、安全、优质的现代化农业道路。Nonaka(1994)[1]指出,任何组织在面临不断改变的环境时,不仅要高效率地处理信息,也应该创造信息及知识。我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为组织形式,随着先进管理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效率提高和农业专业技术普及,小农经营模式渐渐不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1  文献综述
   农业制度创新与农村发展方面,王永平等(2018)[2]剖析农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涵和改革效应,从丰富和发展“两个飞跃”理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价值。肖化柱(2017)[3]认为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業发展方向。家庭农场作为一种介于传统小农家庭组织与农业企业之间的组织制度规划,是目前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要求的结果,对现代农业发展有促进作用,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农业组织创新与农村发展方面,时崇崇等(2017)[4]以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研究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从早期的“公司+农户”模式,慢慢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经营管理组织。刘景景(2017)[5]研究认为联合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合模式之一。联合体强调要素融合和利益联结,与过去传统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基本模式相比,在许多方向的定位和目标皆发生改变,说明在规模层面上适度发展会使联合体所有内部成员间建构一个“自动甄别”状态,此模式可以将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通过联合体渗透到家庭农场这一基础单元。
  2  VRIO模型研究结果分析
  2.1  制度创新能力分析
  2.1.1  土地制度创新
   在经济效率视角下,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才能降低土地资源浪费,因此我国应对土地所有者权利和义务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升土地效用,让需要土地且有能力发挥土地资源效益的人去创造价值。改变和修正农村土地制度,首先应完善以过去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循序渐进推动土地使用权转让,在有条件的区域利用土地转让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2.1.2  融资制度复合式创新
   改变农村金融融资状况,是解决“三农”的重要关键,也是准确将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推广金融助农、支农、富农和强农方向的基本方针。每个农村都具备天然资源或是有形资产,因此在农村融资制度上应采取系列化、组合化和差异化的多元发展模式。系列化模式就是整合产业垂直链,金融机构应利用对农业垂直链上物流、信息流、金流的有效规划或对关联者进行整合,将银行信用观念导入垂直链中的核心对象及其产业上中下游相关农户、企业,促使农户的信用层级能够有效提升和保证。
  2.1.3  保险制度创新
   农业生产过程面临着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与价格风险,因此应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建立政府支持、民间多方参与的农村保险机制,利用基层财政单位发起的农业保险组织、农村行业协会或合作社,通过会员资金模式建立保险基金概念,为农户提供保险承担风险模式。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2.2  组织创新能力分析
  2.2.1  组织创新
   应建立一个独立运作的单位组织,采取任务型组合模式,根据农村现有环境条件创造出拥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若阶段性任务完成后,应马上重新编组下一个任务型组合。
  2.2.2  农村志愿者组织创新
   以农民志愿行为为主的农村辅导实践,对农村的生产结构、价值观念、治理模式等方面均会产生深远影响。农民志愿者组织可运用专业方法,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增强农民各方面能力,在预防和解决农村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最终实现农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创新是改革的精髓。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农村制度与组织改革,强化农业创新模式,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高生产效率。我国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农业结构转型、体制变革和生产增长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挑战,应建立制度与组织创新体系,有效掌握核心技术、差异化经营与管理,促进农业转型发展。
   我国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情况,在土地问题和政策适用性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差异。在农业组织制度和创新模式上,应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以多元化视角提出长远发展战略。因此,不同区域在农业制度与组织创新上,应坚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原则,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农业制度与组织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Ikujiro Nonaka.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
  [2]王永平,周丕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探索——基于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实践的调研[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7-35.
  [3]肖化柱.家庭农场制度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7):93-96.
  [4]时崇崇,王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创新研究[J].农家科技,2017(5):14-15.
  [5]刘景景.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创新——安徽宿州的经验做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28-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4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