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化学小组合作课堂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出了让学引思的新观念,这种教学观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教学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拓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引发更多的“思”。因此本文针对让学引思在初中化学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对初中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化学;小组合作;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8-0036-02
  引 言
  让学引思的新观念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吸收,整个教学氛围充满朝气、充满活力[1]。“让学”直接指出了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引思”则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点拨,从而更好地启发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教师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从师生交流上“让学引思”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应经常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免不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并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同时为接下来的讲解做好铺垫,让教学目标更加准确,教学效率更高。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时,笔者带领学生对催化剂的作用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制取氧气时高锰酸钾起到催化的作用,高锰酸钾就是用来加快反应速度的,其他学生对这个观点提出了质疑:催化剂就是起催化的作用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共同查找资料,了解到催化剂不都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当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时,我们称之为正催化剂,反之,称之为负催化剂,也就是说,催化剂改变的是化学反应的过程,为化学反应提供了另一条途径,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才加快了反应的速率。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思考:有了这些催化剂,化学生产就会更加方便,化学生产很多都使用了催化剂,如尿素的合成、橡胶的合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等。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催化作用,如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人体的新陈代谢等。
  二、从小组讨论上“让学引思”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加强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十分重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更加全面地吸收和内化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想法和意见,充分体现“让学”的教学理念,然后教师参与小组的讨论,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以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为例,在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时,我们可以对二氧化碳制取时运用的反应原理和原料选择进行讨论:哪一种反应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种化学反应的原理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知道了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主要是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只不过选择不同的原料,形成了不同的化学反应。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点拨,能否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后,认为不能用浓盐酸来代替,因为浓硫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它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而且通过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碳酸钙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里的硫酸钙溶于水,它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将会对知识融会贯通。
  三、从问题设计上“让学引思”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然而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一方面要具备知识的研究性,另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明确学生的难点在哪里,什么问题是值得学生探讨的,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精心准备教学活动,这些准备活动尽量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要尽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次,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体系,应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研究而研究,要让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立体、更加有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化学。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木炭的吸附性”实验时,教材中的方案所需要的时间长,自身效果不太明显。如果投入的木炭块状过大,脱色不太明显;如果木炭块状过小,又太容易脱色,导致溶液变成黑色,不利于学生观察实验。因此针对这种实验现象,教师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对木炭的吸附性实验进行改良。有的学生会想到过滤的办法,将矿泉水瓶一分为二,把红墨水用木炭、棉花、滤纸过滤出透明无色的水。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要排除滤纸和棉花的干扰,该怎么办呢?于是学生分别将等量的红墨水倒入A、B、C试管中,倒入含脱脂棉的A试管中后,学生没有看到明显的变化;倒入加了脱脂棉和一匙碳粉的B试管后,试管中的液体出现黑色浑浊;我们再塞入棉花,再将液体过滤一遍,液体立刻呈无色透明状,学生大吃一惊,这样的实验效果与之前的操作方法形成了鮮明的对比。
  四、从时机选择上“让学引思”
  小组合作学习在时机上的选择很重要,如果在化学课一开始教师就选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展开讨论,学生会因为没有教师的铺垫而感到很突兀,没有方向感,容易感到迷茫,难以找到很好的着力点,最终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平平。即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他们的思维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拓展。教师如果组织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太晚,会大大地压缩学生讨论的时间,讨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总之,教师如果没有做到很好的“让学”,就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任务,合理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学习“氧气制取”时,教师需要对这个实验进行铺垫,对本次实验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说明,如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有哪些?这些仪器该怎样布置?怎样装入固体试剂?怎样给酒精灯加热?在使用酒精灯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这有助于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对实验的每个环节和重点进行深刻的记忆和学习。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化学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多将让学引思教学理念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韩敏.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9):160.
  作者简介:姜冬燕(1983.1—),女,江苏东台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7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