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将文本细读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初中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通过细读背景、语言、结构、意境等途径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6-0068-02
  引 言
  在初中阶段,教师重视古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提升,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明确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课堂教学创新,就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探究方向。
  一、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着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教师在开展古诗词课堂教学时,设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出现了错误。部分教师将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诗词的背诵和记忆上,忽视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记忆古诗词,这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和诗词欣赏能力的强化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其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资源等都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教师如果不注重应用这些新手段,那么教学效率自然会受到影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语文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质量也就难以提升[1]。
  二、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关注背景,引导学生细读文化知识
  对背景进行了解和学习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深化学生印象的主要措施。学习古诗词更是如此,在对古诗词进行正式学习之前,教师应先对诗人的背景和生活经历、诗词的时代背景、故事背景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对诗词的情感基调和主要内容形成初步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诗词内容时就能避免出现情感方向及细节性内容理解上的偏差,从而提高理解的效率。因此,对背景进行细读是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要点之一。
  例如,在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之前,教师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对陆游进行介绍。然后,教师应让学生了解陆游兼具李白浪漫派幻想、奔放和杜甫写实派沉郁、悲凉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从而为学生之后欣赏其诗词语言特色奠定基础。接着,教师要为学生介绍陆游的生平经历,以及在写作此诗时所经历的事件。这首诗写于诗人因支持北伐而被贬谪的时候,所以诗人将心中对错综复杂的官场的失望和对生活的期盼都寄托在了自然山水上,因此诗中不仅描写了村庄古朴单纯的生活方式及景色,也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想法及对今后悠闲生活的看法。同时,诗人在诗中还借写景表达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这也是诗人经历了困难之后的心情的真实写照。在介绍完诗人的基本情况之后,教师还需要对诗词的整体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做简单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中涉及的风俗习惯及特色生活,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关注语言,引导学生了解诗词语言
  在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分析和理解诗词语言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细读的重点放在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上。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和解读古诗词内容。实际上,因为古诗词大多在格律上有所要求,所以无论是诗词句子的数量,还是每句中的字数,抑或每个字的平仄等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是大多数古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味,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因此古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每首古诗词的遣词造句都有其意义和韵味。尤其是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内容,在语言上更是有着精彩之处。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细读的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对每一句、每一个字词的仔细分析和欣赏。
  例如,在《观沧海》一诗中,诗人用寥寥数笔便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秋日海景,这与诗人在语言上的严谨息息相关。在诗句的开头,作者只用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八个字,既点明了全诗所要描绘的主要内容,又告诉人们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此行的目的,并为后文的描述做好了铺垫,语言简练,却没有影响其作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都是对沧海具体景象的描绘。其中,“秋风萧瑟”四个字,既表明了当时的时间,又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更是为之后的“洪波涌起”提供了条件,为突出沧海波涛汹涌的场景埋下了伏笔。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则在描绘沧海广阔的同时,显示出一定的哲学意蕴,作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将大海和宇宙联系起来,抒发了自己的伟大志向,明确了未来的方向。这首诗词虽然语言数量不多,却表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象,蕴含了诗人的深厚情感,這正是古诗词语言的魅力所在,也是需要学生进行精读、细读的必要所在。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古诗词的文本细读时,对语言的具体分析和欣赏必不可少[2]。
  3.关注意境,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画面   古诗词的特点之一就是用极其精练和优美的语言来为人们展现丰富宏大的意境,从而表达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因此,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分析和欣赏诗词的意境是一项主要任务。同时,教师在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开展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带领学生对诗词的意境进行细读。具体而言,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内容时,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诗作描绘的场景。无论是对自然山水的描写还是对历史事件的复述,抑或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体会出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对文字描述的抽象内容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必不可少。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将古诗词中涉及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进而完成对诗词的理解[3]。
  例如,在学习《登飞来峰》这首古诗时,在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两联时,学生需要在想象山峰高耸壮观的情境下体会“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情感和壮志。为了强化学生的想象、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当前的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场景,用文字和图片、声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诗词的意境,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欣赏诗词的画面之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4.关注结构,引導学生关注仿写练习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既要强化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巧来分析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又要进行写作的拓展训练,也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正确的结构来写一些简单的诗词。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目光放在了对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是由当前语文学科对古诗词的考核机制和内容决定的。在初中阶段的大部分语文考试中,涉及古诗词的部分往往是诗句的默写、理解性填空或对与古诗词相关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分析,较少出现仿写古诗词的题目类型。在整体关注考试成绩的环境氛围下,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忽视了对古诗词写作方面的系统学习。另一方面,是由古诗词仿写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明显造成的。古诗词的仿写不同于其他类型写作,除在结构上有较为明确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也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凝练词句的能力。所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古诗词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教师不仅要能写诗,也要能欣赏和解读不同的诗作,还需要在对诗作进行评析的过程中考虑多元的标准和因素。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古诗词写作的练习逐渐被搁置和忽视。而要提高古诗词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和兴趣的前提下,还应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结构、写作要求等内容产生立体的印象,形成较为深入的理解。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教学重点适当地放在对古诗词整体,尤其是对结构特点等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总结上。学生只有在对古诗词的结构特点、写作特点等有所了解,并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进行模仿和运用,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在古诗词写作方面的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诗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往往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感情和时代的独特印记,因此刚接触古诗词的初中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教师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集中对诗词的背景、语言、意境和结构进行分析,真正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陈正文.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10):110-111.
  曹年国.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11):122-123.
  侯树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之古诗词文本细读教学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7):13-15.
  作者简介:梁春凤(1973.1—),女,广西博白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9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