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近10年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吕春英

   摘 要:通过回顾2010-2019年10余年来国内关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文献,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框架式回顾,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融合发展的形式、休闲农业开发、休闲农业规划、休闲农业融合发展路径5个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不同学者对不同地区在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现状中存在一些共同问题,但是在融合发展的形式、休闲农业开发、规划以及融合发展路径方面由于理论出发点不同呈现不同的观点。总体而言,产业融合发展是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经济现象,其对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但在理论深度探讨和模型构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休闲农业 产业融合 融合发展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domestic research literatures 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from 2009 to 2019,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se literat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its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m and path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scholars have some common views ab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different regions, but they propos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it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path and form due to different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s. Overall, the industri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eisure agriculture, but its deep theory and model building need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休闲农业产业是贯穿农业一、二、三产业,紧密连结农林渔牧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功能,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1]。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休闲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从物化产品到物化产品与精神产品并重的转变;在服务居民、繁荣农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休闲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2]。从2011年农业部发布《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再到2018年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休闲农业的政策措施,使得休闲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发展实践来看,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相较于休闲農业实践的发展,休闲农业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在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方面,现有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休闲农业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经典形式,对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融合的实践发展。鉴于此,本文对2010-2019年这10年间学术界对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1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文献量化分析
  1.1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文献统计分析
   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栏,以“休闲农业发展”为主题词,并且“融合”为关键词,时间范围为2010.1.1—2019.12.31,进行文献检索,获取了220篇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筛选,删除掉以产业融合为背景分析其他农业现象的文章和来自报刊的报道,最终得到相关文献95篇,相关研究文献的统计情况如图1。
  1.2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文献可视化计量分析
  1.2.1 引用及下载量分析
   对检索的95篇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相关文献的引用数目和下载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2010—2019年95篇文献共被引用了350次,下载次数达到2.8801万次,说明这些文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2 研究内容分布
   为了了解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对检索的95篇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2)。其中出现次数排名前4位的关键词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观光和农业发展,文献主要涉及这些方面的研究。
  2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研究现状及内容
   从近10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形式研究、开发研究、规划研究、路径研究等方面。   2.1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赵梅芳等(2019)以常德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出发,指出现阶段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問题,并提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对策[3]。温小林等(2019)基于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实践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提出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4]。王宏禹(2019)、马卓亚等(2019)、张帅(2019)、赵莹雪(2019)、吴双双等(2018)、周芳(2018)、杨沁(2018)、高青梅(2017)、李凉(2017)、陈鹏等(2016)、余华荣等(2016)、高丽燕(2016)、孙苏苏(2015)、谭舒月(2015)等从农旅融合的视角分别对河北省、九寨沟、吉林省、黎埠镇、湖南省、西安市、鄂州市、遂昌山区、江西省、宿州、广东省、丘北县、海南省、重庆市、涪陵区等地方的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各地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5-18]。李欣等(2018)以青岛市为例,分析了目前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欧洲休闲农业的经验做法,提出了促进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建议[19]。芳菲(2018)对平潭综合实验区休闲农业产业融合研究: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休闲农业、产业融合的现状,在相关的数据基础上,选取7个变量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休闲农业与产业融合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融合的对策[20]。杨莹莹等(2017)分析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从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视角下提出合理的建议[21]。任怡(2017)运用灰色关联法对郑州市2005—2015年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度进行测量,进而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提出郑州市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对策[22]。向玉军(2016)对铜川市家庭牧场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23]。杨京平(2016)浙江湖州稻鱼、稻菱鱼耕作制度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将稻田、果园、菱角结合在一起构成观菱景、釆菱角、享稻田水乡风光的乡村休闲农业的模式,并形成了当地的水乡种植—养殖结合的耕作制度创新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新趋势[24]。
   从学者们对于不同地区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全国各地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案例较多,各地区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休闲农业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休闲农业产品体验性不足缺乏特色、产业融合深度不足、管理粗放、品牌意识不足等。
  2.2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形式研究
   根据融合的类型不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式。在对融合类型的划分中,产业经济学者认为根据融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完全融合、部分融合或虚假融合,另一种视角则简单的划分为产业内融合和产业间融合;从融合过程中产业间关系划分,可以分为互补性融合、结合性融合、替代型融合。相关学者对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形式的研究中主要是从产业内融合和产业间融合的视角。郭颖等(2019)通过分析产业融合的表现和原因,对休闲农业与食品系统融合发展趋势进行研究[25]。滑涵睿等(2019)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研究了休闲农业与教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路径[26]。姚潍等(2019)研究和探讨休闲农业园中产业的应用与植物配置技术,提出基于产业融合的休闲农业园植物配置技术4种模式[27]。王沛(2018)、任祥钰(2018)、徐小峰(2017)、覃雯等(2016)等对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产业链耦合的内在要素,分析了产业链耦合的价值,提出促进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融合的对策[28-31]。戴晓丹等(2018)、梁辰浩等(2016)、庄芳玲等(2015)、张成贵(2012)等研究了休闲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探讨了融合的必要性、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融合的策略[32-35]。向玉军(2016)探讨了牧业和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23]。冯建国等(2011)对休闲农业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拓展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36]。此外,很多学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
   产业融合并不是没有边界之分的,融合类型的划分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融合边界的界定。然而在目前休闲农业融合领域的研究议题中,却没有将边界界定清楚,例如与谁融合,如何融合,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因此休闲农业融合的形式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理论界定,例如,休闲农业一定程度上属于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那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是否属于融合的范围?民宿的发展是属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抑或旅游行业内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现有的研究对此方面的探究不多。界定清楚休闲农业产业融合的形式才能更清楚地为后续的产业融合的识别和测量作基础。
  2.3 休闲农业开发研究
   休闲农业的开发研究主要围绕休闲农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资源、产品、项目等的开发展开。常雪连(2019)以泽州县大箕镇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旅融合的视角,分析了大箕镇休闲农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措施[37]。黄建男等(2019)探讨了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西省鄱阳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38]。雷巧莉(2019)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对食用菌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食用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39]。谢宏(2017)以阳西程村镇为例研究了产业融合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40]。胡成卉(2017)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了环巢湖区域休闲农业开发的基础,并提出了相应开发措施[41]。唐书转(2016)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研究了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对河南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基于上述产业融合理念,提出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42]。刘鑫(2015)分析了无锡桃源村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从产业融合角度提出无锡桃源村休闲农业的开发项目策略[43]。何海真(2015)基于产业链延伸与融合的视角研究了江苏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产品开发,从产业链延伸的视角将休闲农业分为农、林、牧、渔四个方面,分别从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环节进行产品产业链延伸;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结果进行解析,最后对企业产品开发提出发展建议[44]。   2.4 休闲农业规划研究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对休闲农业规划的研究主要包括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休闲观光农业景观设计、农业新城规劃、创意型农庄规划设计等几个方面。许玲凤等(2019)探讨如何基于农文旅融合背景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提出深入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45]。孟祥丰(2018)以宜兴市杨巷镇为例,提出在农旅融合的视角下,以优质稻米产业为主导,以蒙德里安设计理念为创新点,完善生态田园、稻作文创、旅游休闲等特色产业体系的休闲农业园区概念性规划[46]。邓青霞(2018)基于“三产融合”理念研究了休闲农业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休闲农业园中“三产融合”的途径与方法[47]。肖喜潮(2018)以宁夏森淼生态旅游区为例探讨了休闲观光农业与景观设计的融合[48]。王建国等(2016)基于产城融合的理念从“产业、生态、文化村镇”的角度,阐述了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华夏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思路和特色[49]。贺坤等(2015)基于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的复合视角在分析现代休闲园区规划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多学科交融、多目标指向的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理念[50]。李妙等(2014)总结了湖南省创意农庄的特点和规划设计的背景,提出发展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创意型农庄的原则及对策[51]。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于休闲农业规划研究基本是以实践案例为主,分析不够深入,对规划实际启发性不大,并且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缺乏从景观学、园艺学等角度的对休闲农业建设的理论研究。
  2.5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是指有效实施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战略的方式或道路,与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有关。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包括经济、休闲、保健、教育、社会、环保、文化等多重功能[52]。单薪洁(2019)探讨了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提出构建农业旅游业态、建设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园区、打造地域性品牌,构建“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项目、网络化休闲农业旅游等策略路径[53]。吴双双(2018)对湖南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产业关联性,提出休闲农业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构建多元化农业产业主体,促进生态农业价值链融合增值,政策扶持,搭建平台[54]。黄登春等(2017)分析了张家口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产业融合进程中张家口发展休闲农业的现实路径:深度挖掘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潜力,引导农民深度参与,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传统与创新并行[55]。赖启福等(2017)分析休闲农业产业融合的内涵特征和融合困境,并从产业技术到价值链演进、农业属性特征、产业融合实质和产业融合保障体系等要素中梳理了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根据机制特征,提出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路径: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与第二产业拓展融合,与第三产业转型融合,与六级产业全面融合[56]。马强(2017)分析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提出产业融合条件下休闲农业发展的现实路径:积极推动创新产业优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完善休闲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强化休闲农业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探索创新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协同发展道路;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管理水平[57]。谭舒月(2015)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提出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路径:树立休闲农业旅游整合意识;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大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优化农业旅游产品结构;完善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整合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营销渠道[58]。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对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实现路径多数是从案例地实践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其基本囊括了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但是对于已有路径的总结很难对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发性思路。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意味着产业融合的多种可能性和实现路径的多样化,当前国内的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实践基本停留在与社会资源的要素组合层面,休闲农业融合过程中对于技术的挖掘和利用、对于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借鉴都还相对欠缺,这类融合的路径是否要和要素组合的融合路径一样,尚不得而知。因此,对于实现路径的研究还需要回归到融合动因的层面,从驱动因素角度来挖掘可以促进驱动因素出现或实现的可能性。
  3 研究述评及展望
   产业融合是一种经济现象而非理论体系,因此围绕产业融合的研究需要运用适当的理论。总结现有的研究,绝大多数文章是以案例地的实践为背景直接提炼问题、路径、对策等,属于案例式研究。只有少数文章从多理论角度对休闲农业的开发、融合路径、融合策略等内容展开研究,包括: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休闲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链理论等。在休闲农业融合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地规范研究边界和范式,确立理论基础。
  因此,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农学、经济学、旅游管理等学科领域,缺乏从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行为学等学科角度进行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对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晚于其实践的发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性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对政府相关政策关注较为及时,从文献统计数量上看,文献数量较多的年份基本与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政策发布的年份一致。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方法运用较少。
   综合现有研究,对比产业经济的研究思路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强化,也构成未来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休闲农业产业融合测量;休闲农业融合发展中利益相关者态度、行为研究;产业融合背景下休闲农业营销研究;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效益评价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休闲农业耦合发展关系研究;休闲农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2): 41-45.
  [2]      周颖.休闲农业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3]      赵梅芳,向成干,罗新林,等.  常德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对策[J]. 河北企业,2019(11):105-106.
  [4]      温小林,孙德举,庄义庆.  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基于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实践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26-28.
  [5]     王宏禹.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2019,21(4):53-56.
  [6]     马卓亚,沈曼玲. 九寨沟县农旅融合发展的建议[J]. 广东蚕业,2019,53(7):75-76.
  [7]      张帅. 农旅融合背景下吉林省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9.
  [8]      赵莹雪.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清远市黎埠镇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3):164-166.
  [9]      吴双双,管昕.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湖南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5):98-99.
  [10]   周芳.西安市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乡村科技,2018(25):38-39.
  [11]   杨沁.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8.
  [12]   高青梅.关于遂昌山区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旅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J]. 农技服务,2017,34(11):195.
  [13]   李凉.  农旅融合视角下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7.
  [14]   陈鹏,宋徽,陈基寒.  浅析宿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策略[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5):39-41.
  [15]   余华荣,曹阳,周灿芳,等.  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2):186-192.
  [16]   高丽燕.丘北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探讨[J]. 云南农业,2016(11):17-18.
  [17]   孙苏苏.产业融合背景下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策[J]. 当代经济,2015(22):88-89.
  [18]   谭舒月.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5(21):81-82.
  [19]   李欣,王军,谭培功.以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以青岛市为例[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38(11):5-6.
  [20]   方菲. 乡村旅游视角下平潭综合实验区休闲农业产业融合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8.
  [21]   杨莹莹,艾雯静,叶琼.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视角下三门峡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7(31):37-38.
  [22]   任怡.  基于产业融合的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7.
  [23]   向玉军.铜川市家庭牧场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当代畜牧,2016(32):19.
  [24]   杨京平. 浙江湖州稻鱼、稻菱鱼耕作制度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C].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25.
  [25]   郭颖,吴学军,姜启军,等. 休闲农业与食品系统融合发展趋势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6):103-108.
  [26]   滑涵睿,孫奕轩,王帅.  休闲农业与教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路径探究——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 农民致富之友,2019(5):216.
  [27]   姚潍,曹安琪,王若环,等. 基于产业融合的休闲农业园植物配置技术探究[J]. 现代园艺,2019(16):111-112.
  [28]   王沛.  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融合探讨[J].  河北农机,2018(10):54.
  [29]   任祥钰.休闲农业与农村体育资源融合发展[J]. 农业工程,2018,8(9):139-142.   [30]   徐小峰. 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的融合[J].  农业工程,2017,7(6):167-169.
  [31]   覃雯,江咏海. 休闲农业与民族体育运动融合初探[J]. 山西农经,2016(4):44.
  [32]   戴晓丹,智春阳. 文化创意与休闲农业经营融合的路径探讨[J]. 产业创新研究,2018(9):33-34.
  [33]   梁辰浩,夏颖翀. 产业融合创意休闲农业旅游研究——以浙江休闲农业旅游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16(5):85-89.
  [34]   庄芳玲,曾芳芳. 休闲农业视野下福建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2):74-75.
  [35]   张成贵.浅析现代休闲农业与文化的融合[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13(6):102-104.
  [36]   冯建国,陈奕捷.  以休闲农业为核心,带动都市农业产业融合[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4):61-65.
  [37]   常雪连.文旅融合下休闲农业开发优化路径初探——以泽州县大箕镇为例[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9,24(3):43-46.
  [38]   黄建男,冯会明,李莲香. 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西省鄱阳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J]. 老区建设,2019(16):13-18.
  [39]   雷巧莉.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食用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J]. 中国食用菌,2019,38(4):91-93.
  [40]   谢宏.产业融合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以阳西程村镇为例[J]. 中国商论,2017(33):74-76.
  [41]   胡成卉.从产业融合角度的环巢湖区域休闲农业开发[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9):129-132.
  [42]   唐书转.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3):221-224.
  [43]   刘鑫.从产业融合角度谈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以无锡桃源村为例[J]. 中国商论,2015(17):158-160.
  [44]   何海真. 基于产业链延伸与融合的江苏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产品开发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45]   许玲凤,王文. 农文旅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 河南农业,2019(2):4-5.
  [46]   孟祥丰.农旅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园区概念性旅游规划研究——以宜兴市杨巷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6):110-121+127.
  [47]   邓青霞. 基于“三产融合”理念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建设[J]. 住宅与房地产,2018(30):209.
  [48]   肖喜潮.  休闲观光农业与景观设计的融合[D].银川:宁夏大学,2018.
  [49]   王建国,张天柱,李国新,等. 基于产城融合理念下的“农业新城”规划——以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华夏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16(8):60-64.
  [50]   贺坤,李小平.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与实践研究[J]. 生态科学,2015,34(6):130-137.
  [51]   李妙,刘大志,张鑫炎. 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湖南省创意型农庄规划设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47-649.
  [52]   彭小宇.  产业融合背景下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D].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8.
  [53]   单薪洁.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9):48- 49.
  [54]   吴双双,管昕.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湖南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5):98-99.
  [55]   黃登春,彭小宇. 产业融合进程中张家口休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17(20):32-34.
  [56]   赖启福,林碧虾,朱佳佳,等. 产业融合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机制及其路径选择[J]. 台湾农业探索,2017(5):43-49.
  [57]   马强.产业融合视角的休闲农业发展障碍与路径选择[J]. 农业经济,2017(4):24-25.
  [58]   谭舒月.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5(21):8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0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