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线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绍青

  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通过在线教学实现“停課不停教、不停学”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重大举措,但要保障在线教学的质量,难点在于如何教与如何学,实现教的有效、学的主动。对教师而言,面对面课堂教学的经验、模式与方法,如何向网络教学迁移是重点,是照搬还是改造,是课堂搬家还是重新设计。在线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把功夫放在如何讲得更好上,而要把功夫放在让学生如何动起来、做起来、讨论起来,教师的角色如何从单一的讲授,走向设计、指导、帮助、干预等多元化角色。对学生来讲,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被动听讲到教师网络视频讲授的被动看与听,可能是学生最反感的事情。在没有面对面环境中强约束的情况下,一定比例的学生出现智能终端在线、人不在线。人在终端前,手和脑干其它事的现象是难以控制的。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与互动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在线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发生是在线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线教学要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战略要求。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互联网+教育”是要推动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与学习方式变革。在线教学作为“互联网+教育”具体表现,不是没有了课堂,而是把面对面的课堂,迁移到互联网上形成虚拟课堂。在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教学,要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活动的合理化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线教学活动设计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义了学生学习质量的内涵,学生通过学习要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与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活动共同完成。具体到数学、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获得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在学习、沟通、合作、问题解决、探究等通识能力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过程中,不能以知识的学习为唯一的教学设计目标,而是要全面考虑对学生学科知识、学科关键能力与通识能力的系统化养成。
  二、在线教学要体现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在线教学跟课堂教学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不能面对面,教师对学生在物理空间中的强制约束力会降低。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够发生。单元或主题是当前中小学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的一个单元或整章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整体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制定学习目标、细化教学任务并设计学习活动、规划小组学习组织与管理、预设学习过程问题与干预策略、网络技术资源选择与利用、制定分享与评价策略等。在单一学科教学设计中单元教学设计与主题教学设计基本相同,但在综合实践、创客课程等需要多科学知识与能力来解决复杂问题、劣构问题、探究活动等的教学设计中,更多采用主题教学设计的概念。例如:针对当前疫情,它对人类是一场灾难,但也是一个情境化、真实性与综合性的教育主题。初中和高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题,并采用项目学习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设计。
  (1)项目主题:2019新型冠状病毒危害与防控
  (2)学习组织:4-5人小组
  (3)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病毒学专家小组、社区管理小组、医疗小组、政府官员等,从不同的角度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危害与防控》的问题展开研究,当然学生也可以在这个框架内自己选择研究方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制作展示作品、进行全班分享、进行在线点评、教师总结引导等。同样的主题针对初中、高中生都可开展,但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会存在不同。同样主题、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引导性的问题支架都会使同一个主题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4)教学支持团队:由数学教师、生物教师、政治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有能力的学生家长等组成,综合性主题需要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参与指导,当然一位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与能力也可独立完成。
  (5)技术环境与学习活动支撑: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在线讨论社区、微视频制作工具等支撑相应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中,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撑。例如:在研究计划制定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在线视频会议及在线文档协同编辑功能开展小组活动。
  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来看,上述这个案例能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理性思维、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进行培养。从学科教学角度,案例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生物与医学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信息鉴别能力得到提升,小组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培养与训练。
  三、在线教学要发挥教师教学共同体的作用
  网络能够更好地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教师教学共同体。同一个学校的教师、同一个教研室都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动态的组织与协作,协同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工作。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组建网络教学共同体,利用可获得的网络平台共同进行在线单元教学设计,教师的网络协作活动的体验本身就能够向在线教学过程迁移。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们多问几个行不行,可能会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选择与运用:这个内容让学生独立学习行不行?给学生一些数字教育资源支撑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任务行不行?提供问题支架让学生小组完成给定的任务行不行?等等。要明确尽管学生有学习能力,但会有学习困难,要尽量通过学习活动设计让学生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得以发生,让学生思维转起来,交流、分享等活动开展起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学共同体能够把面对面教学物理班级在网络上解构、形成虚拟的学习班级,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学共同体在进行在线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同步考虑平台、知识类数字资源、教学工具软件(如:智能组卷工具)、虚拟学习资源系统、视频会议等交互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要设计好、实施好在线教学,前提是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相信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素养比单一的教师能力强。教师教学共同体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调动单元、主题的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上。例如:针对小学生可以设计一个主题——《成语故事大展播》,让每个学生讲一个成语故事(学生读书、查阅资源,不认识的字词可以使用字典或电子字典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录音上传、制作成微课或微视频(在线制作工具很多);学生分成小组,在组内分享,进行点评(视频会议、在线交流社区都可支撑);每天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给全班分享,当然是要本人讲出来(通过在线视频会议);可以做一个全班的在线展示区,学生选择评价其它小组的5个作品(要求表扬兩点以上、提一条改进意见)。这个案例说大了是传统文化教育,说小了是成语数量的积蓄。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沟通、语言表达、信息素养等会得到培养。
  四、让学生学习共同体成为在线教学的主角
  微信是大家都熟悉的在线交流社区,在一个微信群中如果只有群主发信息,得不到其他群成员的任何参与互动,不用三天群主也就无声了。交流、互动、分享、评价、评论、赞美等是维持在线活动的要素,在线教学也是同理。学生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外来词,用中国传统概念来说就是学习小组,培养小组的自我约束力、文化氛围、习惯、效率等非常重要。2008年,在西宁某小学,笔者跟一位教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共同设计一节语文课,提出是不是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相应资源收集、整理,并在组内分享。教师认为他的学生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技术环境。当我们进入教室,询问学生有几个QQ群时,学生们告诉我们,他们班级学生几乎都有QQ号,并且建立了几个群,其中一个群的群主(学生)告诉我们,他们的群是研究兵器的,他们分享图片、资料,进行讨论,且在这个群中还有别的班级的学生。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是自发的、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管理规则,他们会辩论、分享、竞争,学习了大量国防与军事知识。笔者经常会想到这个案例,如果是教师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知识教育,会怎么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在信息时代,教师们要相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只会比我们高,他们的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多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获得的,他们能够更好地驾驭技术为自己服务,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学生的技术能力,引导他们更好地利用技术环境支撑学习活动的发生。学生学习共同体仅仅是一个学习组织,这个组织可以在线上,也可以在线下。在学习组织建立初期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干预,让学生有明确的主题,轮换主持人(召集人),让每个成员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成员要学会鼓励、表扬、建议等沟通技巧,给出问题支架引导讨论的深入等。
  让学生动起来,就不能是教师讲、学生听,通过针对性的单元或主题设计,合理地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发挥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进而让学生主动学习。教材是精选出来、系统组织的材料,平日教学中可以认为学生跟着教材走,学习会更有效。但在疫情时期,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选择多样化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习。例如,《中国新型冠状病毒与美国流感病毒防控能力比较研究》《三国演义阅读与分享大论坛》《介绍一位中国古代皇帝》,实际上我们可以设计许多能够引发学生学习、交流、辩论、思辨的主题,使学生从被动听说,走向主动的合作、探究。
  作者简介:
  郭绍青: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guosq1995@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0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