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原因剖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奎彦

  摘 要: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认清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正视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其中主要原因,对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师资建设;职业院校;“双师型”
  
   一、强化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地位日显重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不同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以产教高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核心,实行“德技双修、工学结合”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重在提升受教育者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便成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原因剖析
  永州市,是湖南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职业教育历史悠久,现有高职高专院校3所,中职中专学校27所,其中既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教育;既有国家级、省级示范(卓越)院校,也有普通职业院校,既有高等职业教育,也有中等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为此,笔者采用查阅资料、电话(网络)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永州市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尤其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各种利好政策认真实施,永州市职业教育得到平稳较快发展,职业教育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师地位待遇吸引力稳步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显著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为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与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相比,由于宏观与微观原因,永州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与我国其他地区类似的普遍性问题与瓶颈,具有一定的透视意义:
  (一)认证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
  什么样的教师算是“双师型”教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职教师资12条》颁发前,国家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界定缺乏统一标准。“双师”说、“双能”说等各有各的道理,给“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及建设带来了困惑。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每年职业教育年报中关于“双师型”教师数量统计上,各职业院校的统计标准就不统一。《方案》颁发后,“双师”被明确界定为“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但这种界定也只是一种宏观、框架式的界定,缺乏明确的认证标准与衡量依据,仍然造成行政职能部门及职业院校方向上的混乱。
  (二)教师入口没有从实际出发
  当前,公办职业院校大多数正式教师主要来源于市行政职能部门的统一组织招聘,在条件制定、招聘流程、招聘方式等方面并没有从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而是像普通教育教师招聘一样,过分看重了应聘对象的年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理论教学能力的测试等因素,而没有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需求等方面出发注重教师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企业工作经历等体现其实践教学能力的因素,最终符合招聘条件而被录取的教师,基本上被限定在了经过系统学历教育的年轻高校毕业生范围之内。反之,那些从企业成长起来的高技能人才或毕业后长期在企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要么由于学历层次不高,要么由于年龄偏大,要么由于笔试成绩不理想等原因,導致他即使拥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专利发明、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等,也由于政策限制,无法通过传统招聘的方式进入职业院校工作,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教师被排斥在了职业院校之外。
  (三)办学体制尚没有真正形成
  按照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应该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目前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大多数职业院校还基本停留在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上,以封闭式的理论教学为主。二是从企业角度来讲,虽然国家已经多次从宏观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倡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由于省级及以下政府没有及时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有效实施细则及配套激励政策,导致这些利好政策迟迟没有落地见效,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并不高。除了在经济发达省份的少数地区和个别学校走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前面外,其他基本停留在了浅层次的合作水平上。
  (四)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一是与普通教育相比,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职业教育财政资金的支持还相对偏低,各职业院校在目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能够用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经费可谓少之又少。而那些由上级统筹资金免费举办的教育培训,则存在范围狭窄、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二是在国家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企业与职业院校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单位,在工资、保险、福利等方面的来源主体、构成结构、缴纳比例等方面截然不同,这形成了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人员流通的主要体制壁垒。三是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缺乏统筹规划、工作部署、教育培训、考核督导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与完善,缺乏强有力的行政规划与组织引领。
  课题项目:永州市2019年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永州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号:2019-yzkj-59)、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创新探究》(项目号:19C07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奎彦(1977-),男,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湖南潇湘技师学院(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6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