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学习的精彩,源自于信息技术的高效介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焦红东

  【摘要】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不仅仅是海量筛选,课中不仅仅是立体呈现,课后不仅仅是动态延伸。教师应引领学生走向更广意义上的大天地中——那里才是锻造学生的核心地带,那里才有丰富精神骨骼的滋养剂,那里才是开枝散叶的希望之地。但愿,师生能在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下走得更远,当然也收获得更多。
  【关键词】海量筛选  立体呈现  动态延伸  保驾护航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118-01
  教育需要水一样的“载歌载舞”,[1]而这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高效介入,初中英语学习亦然。当更多、更好、更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扑面而来时,作为教师,我们所能做的不仅仅是一股脑儿地全盘接受。比如,课前,不仅仅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資料上的海量筛选;课中,不仅仅是利用新技术进行知识上的立体呈现;课后,也不仅仅是巧借多媒体进行学习上的动态延伸。信息技术,仅仅是以“技术”为重吗?信息技术是一种“正环境”成为高效滋养学生的活水,还是一种“逆环境”成为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死水”?
  一、课前:不仅仅是海量筛选
  网络资料浩如烟海,扑朔迷离,以致于“乱花渐欲迷人眼”。对此,很多教师进行有意义的筛选、甄别、梳理、组合、重构,以此为“我”所用。无论是“每周精选”,还是“精品设计”;无论是“英语金句”,还是“智能组卷”,而一旦确定好最合适的资料之后,也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做成高度浓缩、问题聚焦、结构紧凑的微课,以此增值于课堂、作用于学生、助力于教学。
  比如,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平台上搜集到的资料做作微课:《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movie  the     aters,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电影院的不同;讲解《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利用微课来展示不同的景点,从而引领孩子们思考、想象、交流,自主设计并描述自己的旅行见闻,给予孩子们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拓展语言思维的机会和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舞台。
  好的教学应该从“身边的‘微’元素触动灵感”,英语教学亦然。而通过信息技术制作微课,正是高效发挥“微元素”的有力体现。这样的微课不仅仅运用到课中,更可以发布在信息技术平台中,也可以发布在QQ群、微信群和其它更多的自媒体中,既让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品鉴和反馈,也让学生和家长足不出户就能一睹为快。或许,微课中是什么样的内容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平台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英语世界的开阔和情感心灵的滋养,才是新技术支撑下英语学习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二、课中:不仅仅是立体呈现
  并非什么时候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技术。选择时机尤为重要——最需要、最合适、最急迫的时候让新技术无缝对接,才能更好地锻造学生。
  (一)运用于临界状态
  窃以为,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时有效介入,才能发挥最大的正效应——在不迟不早、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时介入现代化技术,才能达到“分岔之处需拨之,阻塞之处需疏之”的效果,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恰到好处地遵循学情,高效及时的准确判断,把握住最佳时机和状态,“该出手时再出手”,以此发挥信息技术平台足够多的正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于定势状态
  毋庸置疑,囿于学习习惯、思维定势和往昔经验,有时学生的学习难免表现出比较单一、粗浅和被动的特征,甚至出现思维定势。这样的“定势”暂时对孩子们也许没有影响,然后长久蔓延下去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扼杀,更奢谈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面对“定势”,让信息技术高效介入,或另辟新路、或柳暗花明、或探幽入微,也许能突破定势,进入到一片更为宽阔的英语学习天地,发现更美、更鲜活、更辽阔的景致。
  (三)运用于顺势状态
  有时,从表象上看,英语课堂上已经解决已经预设的问题,该画上圆满的句号了,然而顺势一问,居然发现更多的“生成点”和“延伸点”,仅仅是顺势状态下的“向前推一步”——更美的英语风景扑沓而来。优秀的英语教师常常借助信息技术技术“顺势一击”,趁热打铁,再追一问,轻巧地将学生引入到更璀璨的英语的天空中,翱翔得更远,当然也收获得更多。
  三、课后:不仅仅是动态延伸
  时下,利用新技术进行动态延伸,已经成为英语学习中的常态。然而,细究各种所谓眼花缭乱的探究延伸过程,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知识阶段,未能从狭隘的知识本位中跳脱出来,未能进入到能力本位和素养本位的大天地中。的确,好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动态延伸,而是更高意义上的高瞻远瞩。新技术“连接无所不在”——可以连接到人文、素养、品性等更广阔的层次上。对此,教师应该具备不一样的拓展意识,应该多一些不一样的视域,引领孩子们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比如,学习《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之后,引领孩子们课外从网络中了解世界最高建筑物、最长河流、最小灵长类动物等等。这样的延伸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视域的洞开、人文的积淀和素养的提升。
  总之,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和谐,不仅仅是快捷,不仅仅是高效。只要师生是有心人,只要学生想,他们都可以走向更广意义上的大天地中——那里才是锻造学生的核心地带,那里才有丰富精神骨骼的滋养剂,那里才是开枝散叶的希望之地。但愿,师生能在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下走得更远,当然也收获得更多。
  参考文献:
  [1]王荣.做水还是做槌[J].教师月刊,2016(8):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7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