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韵,感悟,内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彭江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上呈现的文言文大多都是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名篇,教学较为容易,但是,对于初涉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小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言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28-01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甚至有很多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小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文言文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深入浅出地呈现在班级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进而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
  一、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将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的过程,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文言文的节奏停顿,能够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朗读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排火车朗读。文言文中的很多语法结构都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文言文中很多字体的读音,也与现代汉字的读音有一定的差别,小学生在初学文言文时,需要对文言语法结构,文言字词展开一定的学习。排火车朗读模式下,每一个学生会阅读文言文中的两句话,学生对文言字词的认识,对文言语句的断句都会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如《守株待兔》,这篇文言文中有“而身为宋国笑”的语句,其中的“为”就是第二声,而且它的含义是“被”,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音调语气,要读出韵味。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集体朗读。校园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绝对是校园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集体朗读既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又能够让朗读能力欠缺的学生受到影响和启发。
  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朗读竞赛。当学生完全熟悉了文言文内容,并对文言文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朗读竞赛。教师可以在比赛之前,告诉学生评判标准,如语调、语言节奏以及情感表达方面等。
  二、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初阶段的困难之处在于,很多文言字词都是第一次接触,很多语法结构也都是第一次理解(如果学生没有在课外阅读过文言文的话)。如果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大致了解了常用文言字词的含义,那么学生就能理解出文言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积极性也就会有所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字词的积累工作,为文言文的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首先,学生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积累他们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各个文言字词的含义。如《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这个走的含义就是跑;如“为”在文言文中还有“作为”以及“代替”的含义等。当学生总结出了常用文言字词的含义,学生就会在联系上下文的过程中对号入座。
  其次,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展开文言文阅读。语文教材中呈现的文言文是非常少的,小学三年级已经开始学习文言文,但每册教材只有一篇,基于学情,学生还需要阅读更多的文言文来感悟古文的魅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文言文阅读内容,比如适合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阅读的《百喻经》,其中有很多幽默可笑的小故事,具体有“愚人食盐喻”,等。
  三、注重迁移,融会贯通
  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就是学生要将文言字词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学生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强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并形成一定的融会贯通能力。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展开文言文的改写,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既有文言文形式的,也有现代文形式的,所以这篇文言文的改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结合自己对整篇故事内容的理解,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文。如文章开头“宋人有耕田者”,这句话的含义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可以将其写成:宋国有个农民,紧接着是第二句和第三句……
  不仅是书面语言表达,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口语表达的形式展开文本表演。如《守株待兔》,学生可以分别扮演成兔子,农夫以及嘲笑農夫的人物角色,将整个故事内容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现代语言和动作,使得情景表演更加生动有趣。如农夫第一次看到兔子撞死在树上的情节,农夫可以露出惊喜的表情,并说道:“天哪,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啊,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美好的事情,我为什么还要劳作呢?”,通过夸张的表演,进一步增强故事的哲理性与趣味性。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活动,展开文言字词的积累,让学生经历文言文品韵,感悟以及内化的全过程,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陈静娴.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9(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7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