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课的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雰 秦伟强

  【摘要】微课是一门新兴的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将微课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微课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高中生物  翻转课堂  应用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民族地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积石山县XX中学为例”研究成果之一(编号:GS[2018]GHB3726)。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86-02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讲解。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興趣,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自从微课出现之后,有效的解决了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
  生物学是高中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生物学知识相对抽象,学生的生活经验浅薄,难以对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产生清晰的认识。将微课应用于生物课程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激活生物课堂气氛。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立足学情,创设情境
  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物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推进微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中实现有效应用,进一步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交流, 提高高中生物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微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问题研究情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大大提升课程教学成效。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创新,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成就感,结合教科书的特点,运用兴趣点启发”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认识有关遗传因子的内容,为下一步的基因和染色体章节的授课奠定基础。教学中,教师按照实验动员、合理分组;创设情境、任务驱动;选择材料、设计实验;分组实验、自主探究;观察现象、自主交流;拓展学习、学以致用的实验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验课上,积极动手,乐于思考,敢于质疑。在小组合作实验学习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发挥团队精神,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生物实验的专业性,提高了他们基础生物实验的探索能力。
  二、利用微课程进行知识探索,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生物比较抽象,特别是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教学内容主要是微观知识。许多生物教学内容,学生很难用语言来进行描述。如果老师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不仅会增加学习的难度,还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发展。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微课通过使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做到了动静结合,化虚为实,同时教学内容的直观显示,降低了学习难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
  三、探索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高中教科书中除了一些必要的生物学知识点外,还有许多课后实验。但是,由于课堂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教师不能对学生逐一进行这些探究实验的引导,因此学生就无法参与到每单元的探究实验中。然而,在将微课创新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后,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高中生物学探索实验的视频。现在网上也有很多记载了每个实验课程的视频,很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和利用,为了方便学生开展研究,增加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的过程,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生物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学科。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教师可以使用视频将光合作用实验的全过程展示出来:首先准备一盆天竺葵并在黑暗中放置两天,以消除天竺葵中的淀粉,到第三天将放在暗处的天竺葵取出来,选几片叶子用黑色的纸盖住正反面,将植物放在阳光下暴晒几天,再拿掉黑纸,观察被晒过的叶子和没被晒的叶子之间的差异。学生不必花费大量时间直接通过视频来充分了解整个光合作用实验,弥补了高中生物课堂上实验课的缺失,提高了生物教学质量,并提高了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具有时间短,突破时空局限的特点,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生物是当前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利用微课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淑萍,马伟琴,剡晓婷,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5):58-6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9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