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认知障碍老人康乐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佩

  [摘 要] 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症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痴呆症患者约为500万人,而每年新发病例为6%。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的快速增长,给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对认知障碍症老人,康乐活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策划和组织认知障碍症老人的康乐活动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发挥重要的作用。从策划组织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认知障碍症老年人的康乐活动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认知障碍;康乐活动;老人
  [中图分类号] TS976.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60-02
  我国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在老年人群中开展康乐活动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康乐活动是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模块之一。
  认知障碍即俗称的“老年痴呆症”,学名叫做阿尔茨海默病(AD),在我国一般称为“老年性痴呆”。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症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痴呆症患者约为500万人,而每年新发病例为6%。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的快速增长,给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高额的养老和医疗费用以及长期照料所需的人力、设施,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尤为突出。
  一、什么是“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过生理性变化,或过早老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它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多发病与6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大约1.5∶1),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
  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一)认知障碍症的表现
  认知障碍早期多表现为敏感多疑,狭隘自私,主观固执,不顾他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草率马虎,时而性情暴躁、情绪不稳,时而行为幼稚、食欲减退或饮食无度。之后逐步出现明显的智能减退,记忆障碍,逐渐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均发生障碍。痴呆进一步发展,则幻觉妄想消失,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去控制。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二)认知障碍症的发展
  认知障碍是由于认知缺陷或异常造成的心理障碍。包括: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想障碍。认知障碍的发生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年龄成正比。按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
  1.早期认知障碍
  早期为轻度痴呆期,1~3年。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感淡漠或抑郁以及轻度健忘。此时表现不易辨别,常被认为神经症或正常老化。
  2.中期认知障碍
  中期为中度痴呆期,2~10年。出现典型的痴呆症状,包括定向力障碍,尤以时间定向障碍最为多见,随病情发展,地点人物定向也减退,记忆力障碍,智能障碍,精神症状,此期患者大多伴有幻觉或妄想,以幻视、幻听和被窃妄想最为多见,情绪改变亦较常见。
  3.晚期认知障碍
  晚期为重度痴呆期,8~12年。此阶段患者已经记忆力严重丧失,全面智能障碍,卧床、无自主运动,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全丧失,情感淡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常伴大小便失禁,并导致多种并发症。
  二、认知障碍症老人的康乐活动策划原则
  在老年人群中开展康樂活动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康乐活动是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模块之一。对认知障碍症老人,康乐活动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况,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益智类的脑力活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适当的体力活动,能够改善睡眠,促进健康。
  对认知障碍症老人,在策划和组织康乐活动时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以群体性活动为主
  在针对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康乐活动策划中,必须重视加强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记忆力的训练。多组织和带领老年人参加各类群体性活动,排解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通过活动来刺激和激发老年人的神经思维系统,增加与他人的接触交流机会,提高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活动中注意严防老年人摔伤,特别是头部外伤。
  (二)多开展益智类游戏
  同时利用开展康乐活动的机会,让老年人多听音乐或收音机新闻等,音乐对脑波、血流、荷尔蒙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并能刺激人的各种感观,进而达到活跃脑功能的目的。在活动策划时注意鼓励老年人进行阅读、下棋、猜谜、拼图、吟诗作赋等脑力活动,使脑细胞始终处于活动兴奋状态,以减慢老化过程。
  (三)适当融入身体运动
  针对认知障碍老人的康乐活动,可适当加入各种轻微型身体运动,如散步或慢跑等脚步运动可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能量”。在康乐活动组织的初始阶段,作为热身运动,可以组织老年人做做口腔操、叩齿运动、手指操等活动。叩齿运动可增加颜面及脑部的血流量,手指运动可直接刺激脑细胞等,这些运动均有利于老年人的脑及神经系统保健。
  三、认知障碍老人康乐活动注意事项
  (一)掌握参加活动者的健康水平和活动水平
  事前掌握参加者的身体状况,例如近一周的日常表现,是否存在睡眠障碍等。了解参加者的活动水平,是否适合参加当天的活动环节。
  (二)环境设置
  认知症老人对环境和照顾者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在选择活动场所时务必选择在老人熟悉的场所,使老人明白自身所处环境是安全的。老人的紧张恐惧往往是由于环境嘈杂造成的,因此在场所选择和活动过程中都要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   (三)解释简单明了
  主持人在讲解游戏规则时需要用简单、易于理解的
  词汇说明,一边展示道具一边讲解,确保每一位参加者都明白了,再进行下一步的说明。工作人员在参加老人身边进行小声的重复说明,并让老人触摸道具,获得具体认识。
  (四)宣传活动效果
  参加活动前多与老年人进行交流,激发并争取老年人的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向老人宣传活动效果,有助于提高老人参加活动的兴趣。
  (五)经常与参加者搭话
  在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尽量与老人多搭话,通过聊天等方式吸引老人注意力,协助老人认识、记忆,最终完成活动项目。运动和活动时,运动量一定要轻微,注意循序渐进,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六)集体活动中也要关注个人
  集体活动可以有效促进认知障碍老人的社会参与度,帮助他们恢复一部分社交功能。但由于认知症老人的特点,导致其在集体活动中容易发生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等状况,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注意每位参加者的状态和表现,适时给予关注和安抚。可以采取语言上的安慰,也可以通过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减轻老人的不良情绪。
  (七)主持人和工作人员一起参与
  在说明活动规则时,主持人和工作人員应及时予以动作、行为上的示范,帮助老人理解活动要求。在活动进行中,工作人员可以协助老人一起完成,对完成有困难的老人,主持人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保证老人能充分参与活动。
  (八)确保安全
  任何活动的举行,首先必须保证参加者的安全。具体包括:环境安全、道具安全、食物安全和行为安全。工作人员在活动举行前,应先模拟活动举行,排除安全隐患,并且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应急措施。
  (九)不要勉强参加者
  活动参加采取自愿原则,在开始前说明游戏和活动目的、规则,如果老人出现逆反行为,工作人员应该立即予以安抚,如果老人坚持不愿参加,切记不要勉强。
  目前在中国,认知障碍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共同关心认知障碍老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积极开展老年人康乐活动,针对认知障碍老人策划和组织康乐活动,协助老年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改善老年人认知,达到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滢,李峥.老年痴呆研究伙伴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4).
  [2]顾娜妍.老年痴呆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9).
  [3]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及预防[N].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4-05.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2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