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民健身背景下滹沱河绿道体育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民健身时代背景下对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提出了新的思考与挑战,本文透过绿道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以石家庄滹沱河绿道体育实践为例,从理念、布局和文化3个角度归纳出绿道体育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类型、参与方式与服务目标3个方面对“绿道体育”的发展趋势给予总结,以期为绿道体育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绿道体育  全民健身  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a)-0195-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fitness era, new thoughts and challeng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sports areas and facilities.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Greenway, this paper takes the practice of Hutuo River greenway sports in Shijiazhuang as an example, and sums up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combining greenway sports with national fitness from three angles of idea, layout and culture,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Greenway Spor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eenway Sports from three aspects: types, ways of participation and service objectives.
  Key Words: Greenway Sports; National Fitness; Development Patterns
  面對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严峻的工作压力,人们越发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培养,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老年人关心的话题,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健身热情的日益高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健身场所的便捷性、规模性、功能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新要求。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从国家层面对健身服务体系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倡导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理念,推行全民健身生活化[1]。绿道体育是绿道理论在中国生根发芽后结合本土特色孕育而生的,其在城市和社区层面的规划实现了在自然的开放空间中将城市文化、体育健身和娱乐休闲相融合,有助于积聚高附加值的体育资源,构建生态化的城市体育新景观,倡导幸福休闲体育的新观念。因此,绿道体育作为增强全民体质、保障群众健康、持续改善民生的典范,为组织全民健身、普通市民自发自觉就近健身创了更好的条件,必将成为城市体育活动的“绿色动脉”。
  1  国内外“绿道体育”的历史发展
  1.1 绿道与“绿道体育”
  “绿道体育”概念的提出源于在绿道建设中对体育健身功能的考虑,其发展离不开绿道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绿道(Greenway)概念的诞生源于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们从汽车中走出来,通过小道和游径穿越绿色的廊道,使人们的出行活动回归于自然。绿道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9世纪的城市公园、20世纪户外开敞空间及20世纪后期的“绿道运动”,期间形成了多种不同层次与目标的类型,如城市滨河绿道、游憩绿道、具有生态意义的自然廊道、风景和历史路线,以及全面的绿道系统或网络。其建设初衷即通过一条自然绿色的道路连接乡村和城市,人们的生活居住区和工作区,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游憩的目的[2]。进入新世纪后,绿道建设研究与时俱进,更加注重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整合类型,尤其在城市和社区层面的规划中,如废城市中弃铁路更新改造,康体型自行车道建设等,这种融入新的生活功能元素的空间再造,弥补了健康城市所需的康体性质专用的活动空间,这也恰是利用“绿道体育”实现全民健身目标的思想观照。
  1.2 国内外“绿道体育”的发展与演变
  1.2.1 美国
  作为最早开展绿道实践和研究的美国是在完成大量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建设的背景下,希望通过一种新的空间发展模式连接各类绿地空间,实现城市绿地空间体系化、系统化和多功能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提出了“绿道”概念[3]。美国绿道规划具有基础牢、内涵广、层次多和跨度大等特征,在早期众多实践案例中已显现出“绿道体育”的思想雏形。1986年,美国建立的国家游步径体系(National Trails System)就已经将为人们提供慢跑、骑马、山地自行车、露营场所的考虑纳入其中,该体系建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们能够在感受到壮观的自然美景同时追求健康的户外活动。在市域层面绿道规划中,宾夕法尼亚州的都市区绿带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的绿色通道为居民实现步行和骑行通勤,并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完成散步、慢跑、滑冰和遛狗等日常休闲活动[4]。贯穿富裕和贫穷社区的丹佛普拉特河绿道是该市最受欢迎的户外活动设施。进入新世纪,酝酿10年之久的纽约高线公园拓展了城市中绿道类型和发展模式,利用城市中废弃铁路进行空间和功能的统筹安排,为市民提供休闲散步的开放空间。   1.2.2 欧洲
  欧洲绿道追求以自然和文化的平衡为导向,以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为目标的系统化、网络化建设。在城市级绿道建设中整合周边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重视中心区和边缘区的联系,倡导绿色出行,推行自行车公用计划,强调自行车道的连贯与通畅,人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会骑行的乐趣,也追求在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球类、滑板类和游泳等传统体育运动,更希望城市居民能够参与到体验园艺种植、农场动物喂养和森林探险等活动中[5],这些做法皆是“绿道体育”的内涵所指。伦敦东南绿链为喜欢运动健身的人们带来了理想空间,在这里既可以接触到各种球类活动、田径和游泳等多种体育健身项目,也可享受到手工作坊、牧场、农场和大型游乐场等参与性活动项目[6]。
  1.2.3 中国
  亚洲开展绿道实践较成熟的国家主要有新加坡、日本和韩国。我国对于绿道的研究从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线性空间规划中进行反思,积极借鉴国外绿道理论进行思考与实践,走在时代前沿的珠江三角洲绿道建设引入绿道体育概念以来,居民生活发生了喜闻乐见的变化,由原来依赖器械或场所的被动式运动转变为主动式运动习惯的培养,如健步走、慢跑、散步、太极拳、自行车骑行等,这些都是绿道体育的典型项目,不受场地限制、时间限制、技能限制,大大提升了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频度和自觉性。被誉为全民健身体育运动示范基地的临沂百里滨河健身长廊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为当地居民构筑了一个集休憩、运动和交流的绿色空间,当健身者在夜幕的映衬下跳动在滨河两岸,伴随着光影、喷泉与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壮丽的全面健身画卷。将绿道体育与全面健身相结合不仅带动当地居民休闲健身理念的养成,更加提升了临沂的城市形象,产生了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2  以“绿道体育”引领全民健身模式探讨——以石家庄滹沱河绿道体育实践为例
  滹沱河被誉为石家庄的母亲河,随着城市北跨战略的实施,滹沱河由城边河变成了城内河,成为石家庄“一河两岸三组团”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2007年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秉承“为城市留白,让自然做功”的理念,以建设绿色生态修复型景观长廊为目标,为打造融入自然的全民健身“绿道体育”模式提供了施展平台。
  2.1 以多元化理念为目标构建城市居民健身系统
  纵观国外内绿道体育实践发展研究,多借助了绿道网络发展阶段性与功能复合性的特点,整合了生态、历史文化、绿道景观等多元目标资源,实现绿道体育生态、经济、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石家庄滹沱河绿道体育实践中,以需求多样化、布局公平化和文化健康化为指导原则设计居民健身的体验活动。沿滹沱河南岸铺设的河畔三色路调动了兴奋的运动细胞,引导骑行者的视野和运动方式;滹沱河生态休闲公园包含了大众体育区、森林体验区、高端体育区和休闲活动区,提供了包含探索自然在内的多种休闲活动和体育运动场地;水上体育公园、生态露营、山地公园、儿童沙滩等展现了特色主题型的健身场所;依托大学城体育设施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以及组织全民参与性的体育赛事,共同构建了以全民健身为目标的城市居民健身系统。
  2.2 以融入自然为特色突出绿道体育空间结构布局
  以结合自然生态为指向的城市空间设计无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在滹沱河沿岸,通过对现状垃圾山重新进行地形塑造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手段,将垃圾山打造成以生态科普、休闲运动为主题的山地公园,游人爬山远眺,将山水景观尽收眼底。这些做法皆是利用自然空间吸收容纳体育运动,两者相互融合与渗透,实现绿道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共同目标。
  2.3 以生态文化为依托构建全民健身文化环境
  绿道体育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思想的引导和文化氛围的熏陶,认同绿道体育的文化价值,孕育绿道体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推行绿道体育与学校教学、社会传播的互动,为全民健身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才能保证绿道体育成为居民健身长久持续的选择。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中将生态文化融入到绿道体育活动建设中,围绕水源地的生态文化和滹沱历史展开,将西部区域的森林文化和中部正定古城的历史文化相结合,漫步其中,呼吸着新鲜空气,人们在体育运动的同时感受着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美景,倾听着滹沱河的人文故事,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以生态文化为依托构建全民健身文化环境,既为绿道体育赋予了文化内涵,同时又能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关怀自然生命的感同心理。既使居民增強了绿色生态环保的意识,又有助于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业余娱乐、健康生活的方式。
  3  全民健身背景下“绿道体育”的发展趋势
  “绿道体育”发展从类型上应实现从区域、城市到社区3个层面的结合,并兼顾考虑不同区位条件以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现有设施的特征,不同层次、不同时间、不同年龄居民对体育活动、健身、休闲等需求。在参与方式上呈现多层面综合发展趋势,鼓励以个人或家庭自发组织为主的大众休闲参与,提倡社会团体自由组织参与,支持政府组织活动参与,筹划举办绿道赛事。
  4  结语
  从现状来看,石家庄绿道建设在布局上集中在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在类型上以生态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为主,而在社区绿道和都市型绿道层面上进展缓慢或缺乏,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为宗旨的绿道体育建设仍需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将“绿道体育”这一生态模式与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大力发展“绿道体育”文化活动模式,其独特的时代特质肩负建设幸福、宜居河北的历史使命,履行全民健身的体育职责,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催化剂,打造河北幸福名片的健康形象。
  参考文献
  [1]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Z].国发〔2016〕37号.
  [2] (美)CHARLES E.LITTLE,著.美国绿道[M].余青,莫雯静,陈海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2.
  [3] 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77-81.
  [4] 罗培蒂,冉茂梅.国内外绿道发展研究[J].四川建筑,2012(6):22-23.
  [5] 孙帅.都市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6] 张云彬,吴人韦.欧洲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7(8):33-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5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