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久花

  摘 要:数学学科较为抽象、枯燥,且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题海练习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最近发展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技巧。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提出具体的数学教学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3-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47
  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颇为重要,但是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数学资料。学生在资料搜集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从而分析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具备数学思维,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项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数学整体教学水平。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现状
  (一)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缺乏正确引导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必须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方位的引导,通过启发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够被动式的学习,根据教师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记录和背诵,但是很少有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发现,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为薄弱。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要培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应当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练习,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但是这会压缩学生的思考空间,加之繁重的学业压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重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贴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正确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认为小学生较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自觉性,所以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身的角色定位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此种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利于构建高效率课堂。
  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学生能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同时满足自身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巩固所学内容,有效掌握抽象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问题探究,难以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再加之当前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被父母过度溺爱,在遇见困难时通常不需要动手便被父母解决。但是随着学生不断的成长,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却难以得到提升,所以学生并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提问和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活动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在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创新性的教学手段,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顺应了当前教学事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这一类知识点时,由于学生对于圆的概念理解不够完善,因此在提出周长一类问题时,学生很难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将其用线缠绕一圈,并通过测量得到圆的周长,而后利用圆周计算公式算出圆的周长,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探究积极性。教师通过实践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自主地测量并且开展对比,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效率。
  (二)通过启发式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促进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完善。由于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小学生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全面开展独立思考的教学引导工作,通过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效率。教师也要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不断创新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在教师的启发下更好地掌握数学问题解答思路。教师也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不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拓展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
  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的宣科式教学模式,尽量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互动式交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由于数学知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更多的复杂性和压力,因此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不断帮助学生拓展小学数学内容,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获取能力。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教育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接受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再结合基础性的知识,利用形象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拓学习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视角,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当中能够具备独立探究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0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