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葛伟武 梅磊

  关于企业家精神,国内外学者研究侧重点和表述形式虽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包括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等范畴。二是冒险精神。商品经济的动态性、开放性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家必须拥有冒险精神,但冒险精神并非盲目冒险,是要根据内外部环境、权衡各种要素,采取积极的措施把握机遇、降低风险、增加成功机率。三是创业精神。克服因循守旧的心理,顽强奋斗,积极进取,勇于采纳新技术、新模式,勇于接受挑战。四是合作精神。注重团队力量,注重合作共赢,在重大决策中尊重团队成员智慧,发挥每位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有很多影响:一是中庸。“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合乎时宜”“随时变通”,有利于培养企业家的实干精神,利用现实的有利条件为自己创造价值。二是好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国人不但注重博学广闻,也注重经世致用,这样的传统有助于企业家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三是节俭。古人强调“勤俭治家之要道,勤则有功,俭可持久”。到了近现代,节俭思想进一步凝聚了资本积累、成本控制、技术革新等企业管理要素,成为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四是进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企业家为“出人头地”而奋斗,使他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五是包容。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当引进外来新事物时,中国企业家善于学习西方企业的精华,将其本土化。从模仿到创新,中国企业家走出了一条条务实之路。六是仁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传统的士子情怀也影响了商业领域,培养了越来越多具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儒商,也丰富了企业家精神内涵。
  当前,中国企业焕发出巨大活力,企业家精神也被赋予新的内涵:一是善观全局、坚定信心。企业家们应认清航向,保持定力,对未来充满信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积极参与供给侧改革,把企业发展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在国际国内市场寻找机会。二是转型升级,创新兴企。企业家更要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坚守产品品质,用新产品、新服务适应引导甚至创造消费者需求。推进企业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经营机制。三是敬业修身,家国情怀。树立产业报国的思想,坚守实业,奉公守法,诚信经营,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同时,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要履行社会责任。
  非公经济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能只满足于做财富的积累者和拥有者,不能只满足于做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还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实际生活中,非公经济人士中的少数人价值观念呈现出功利化倾向,价值评价标准趋于物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还存在一些偏差。切实加强对企业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提升国家的精神高度和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二、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生动力
  今后的中国非公经济面对的将主要是解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須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非公经济人士道义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人格的魅力、信义的影响,并进而提升企业发展的高度和水平。要培养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引导他们踏实“跟党走”,始终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健康发展;要培养非公经济人士的战略思维,引导他们着眼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全局,不断创新发展战略,抢抓发展先机;要培养非公经济人士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发展优势;要培养非公经济人士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先进企业文化,诚信经营、关爱员工并积极回报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三、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构建“两个健康”的关键所在
  要进一步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一方面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站在民族经济振兴、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把握大局关心大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品质;另一方面,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职工当作最宝贵的“财富”来珍惜,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及职工劳动保护措施,关注、关心职工,依法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要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载体,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闯出一片新天地,建议:
  一、纳入主流价值体系,促进文化层面融合
  要重塑社会价值体系,重视商业,重视商人,营造良好的商业文化氛围。一要强化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提高全社会对企业家社会价值的认同,降低仇富心理的影响;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企业家精神,树立企业家的良好形象,形成人人尊重企业家、处处爱护企业家的社会环境,为优秀企业家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二是倡导年轻人创业。要大力倡导年轻人创业,让有激情、有活力、有知识的年轻人充盈企业家队伍。三是要推动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统战干部与非公经济人士的经常性联系机制,与他们成为挚友、诤友和思想上的朋友,使教育引导更有亲和力。四是要继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依法经营、管理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依法协调利益关系,依法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贴近非公经济人士的特点和需求,引导他们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五是弘扬以“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为核心内容的光彩精神,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增强建设者担当,引领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二、建立高效行政体系,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政府的作用不是去制造企业家,而是创造由市场发现企业家的制度环境,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认识对企业家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把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配套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彻底打通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二是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鼓励企业家合法经营、创新经营。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与非公经济人士经常性沟通联系机制。坚决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切实抓好“降成本”工作。鼓励创新和保护创新,在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对创新企业给予大力扶持与优惠。三是支持非公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非公企业建设境外工业园区,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开展跨国并购,提供政策、金融、信息、法律、外事等方面服务。四是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各政府部门、智库机构开展非公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推动解决制约非公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等问题。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家职业化
  中国社会应确立“企业家职业”的概念,促使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把创办企业及发展企业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和毕生事业来追求。一是要明晰产权关系,提高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关切度,使企业经营者参与企业剩余权索取制度化,调动企业经营者的创新积极性;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经营者形成稳定的任职预期和报酬预期,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二是要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家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企业家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三是用“孵化器”培育现代企业家,现代企业家可以通过市场磨练自然成长,也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机制进行培育。把企业的发展同企业家的培养相结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2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