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渗透途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建筑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符合新型人才培养需求,要充分运用思政教育对于人才的指导作用,就需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基于建筑课程分析二者的渗透途径。
  【关键词】建筑课程;思政教育;渗透途径
  一、绪论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模式的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兼顾人才的技能知识与道德修养,对于人才具有引导功能。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符合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科技推动生产发展,不过不能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却忽视国家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建筑课程,就业方向主要为设计、监理、施工等职务,有关岗位对于认真性和严谨性具有相应要求,这关乎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建筑工程需要融合思政教育内容,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建筑课程本身包含相应的思政教育意义。为了给建筑专业学生创造坚实的工作基础,需要将课程内容及时融合思政教育。
  二、建筑课程思政教育渗透的不足与有利因素
  (一)不足方面
  随着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日益受到重视,不过因为企业传统用工理念与社会传统工作思想的制约,导致实际渗透并不充分。学校忽视关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与传播影响存在不足。学生培养的目标在于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部分院校片面强调专业建设,忽视思政教育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导致思政教育水平落后,甚至减少思政课的课时,实际教学效果不明显。还需要设置合适的院校思政课教材。另外,由于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导致社会实践经验并不丰富,教学效率不高。
  (二)有利因素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得到有效推广深入,部分学生由于深造和就职需要而主动学习思政课。社会逐渐强调综合素质人才的标准,因此,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发展方向日益明确,学生兼顾专业课与思政课,则其发展机会更多。因此,建筑课程思政教育渗透存在相应的有利因素。
  三、建筑课程思政教育渗透途径
  (一)优化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基础条件在于富有特色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塑造品性良好、价值观正确的高技能人才,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首先,要确保校园环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优化校园环境,发挥其对于学生的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景观都有着相应的教育作用。如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来设计独特的教学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其次,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有着潜在的作用,对于其上进心、价值观等方面有影响作用。如可以专门设置建筑课程相关的板报与墙画,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桌椅。另外,需要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除了供学生书籍借阅和自习外,还可以定期组织相关展览与讲座。
  (二)优化教学方法
  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结合教育目标改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重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科学的大纲并完善课程管理体制,确保建筑课程教学符合规范。同时,深入挖掘德育的理念与要素,使建筑课程教育清晰、具体。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将思政与建筑教育融合,针对建筑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另外,优化学生学习途径,规范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渗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于具体的教学手段,则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掌握更丰富的资料资源。建筑课程需要设置专门的建筑教学资料库,发挥其辐射作用,教师通过其共享功能而有效植入课堂教学,并有效拓展资源。同时,要结合信息系统而全面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基于综合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二者的渗透性。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分析上课难点,并且引导学生价值观与情操,如建筑或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建筑偷工减料,那么就会致使房屋坍塌损害人身财产,通过观看视频来调动学生感官,重视施工质量。
  当然,还需要重视学生参与实践,通过课程知识点的实践化和情景化来深入教学,这是检验并升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创新发展。如可以组织志愿活动建设服务型的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激励学生将思政内容认真贯彻落实专业实践中。
  另外,关于建筑课程的教学,要紧密结合时事政治,如关于建筑土木制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国家高速铁路网的规划,积极参与有关工程的制图设计,结合“桥梁和涵洞工程图”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使其更加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如关于教学建筑结构等知识中,结合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来指导学生明确哥特式建筑特征,并使学生延展思考,古建筑具有相应的历史价值,分析如何保护古建筑,将课堂教学知识与现实发生事物相联系,吸引学生学习并发挥德育功能。
  (三)完善相关机制体制
  师资建设关系教育教学质量,为了确保教师德育能力,需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由校领导组织开展相应的思政教学沙龙,思政课教师与建筑课教师共同参加,通过教师实践来建设教师师德师风,通过教育专题培训来使教师拥有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做到以德施教。当然,还需要辅导员规范自身工作,发挥其积极功能,定期对辅导员加以考核。同时,要重视听课制度的完善性,共同合力督导教师课堂教学,并落实思政教育工作。还要打造“课程思政”精品建筑课程,并且鼓励教师展开调研,深研讨、推进渗透方式。当然,要全面提高建筑课程“课程思政”的发展水平,就需要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建设建筑课程思政长效机制,并且发挥其对于建筑专业学生的思想理念的积极引导作用。同时,需要根据学生年级而采取合适的鼓励与针对性教育,增强学生对于建筑课程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如刚进入学校的学生有很多疑惑,教师要帮助其解决问题,而即将毕业的学生则需要重视其就业与升学指导,充分调动建筑课程的政治思想教育价值,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效应,不过,建筑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渗透任重而道远。
  四、结语
  综合分析关于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研究,认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多方重视,并且加强實践,不过目前仍然沿袭统一的模式,缺乏个性化针对性教育。那么,就需要在全局的角度分析,通过微观分析来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优化学习环境与教学方法,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分别从教育政策、学校做法、教师教育与学生心理等多方面,实现建筑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还需要多方合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筑课程教学需要重视思政教育,要基于多种模式创造多样化教学形式,充分拓展课堂主渠道功能,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建筑课程的育人教育目标,保障知识与价值理念的共同发展。要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这相较于传统思政教育来说更加能够熏陶学生,从而尽可能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作用,从而尽可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建筑课程的主渠道价值,使学生更加热爱专业课程并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对于国家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为.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J].思想理论教育,2017,(1).
  [2]张宁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李霞.“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翻转课堂在人学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高校教学,2018,(23).
  [4]肖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6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