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玉石雕刻艺术价值的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玉石雕刻是在绘画的基础上,通过雕刻琢磨使之图案化、立体化,从这一点说玉石雕刻源于绘画。自远古以来,绘画从最初的记事表达功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体系,历代名家、文人的绘画艺术品已成为人们追随推崇的艺术瑰宝,然而源于绘画的玉石雕刻艺术因雕刻艺人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太多的资源浪费,致使很多玉石雕刻作品艺术价值不高。通过对玉石雕刻创作近20年的研究发现,提高玉石雕刻从业者的文化修养、美学审美水平和艺术追求,别让玉石原料的价值属性局限了创作思想的发挥,就能让玉石雕刻艺术回归于绘画艺术,从而提升玉石雕刻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玉石雕刻;回归;绘画;提升;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 J304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2-0039-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李连成.提升玉石雕刻艺术价值的方法探究[J].天工,2020(2):39-41.
  在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遗物中,可以追溯年代最久远的先民们遗留下来的雕刻琢磨制品:石雕、玉雕等。透过有形的石雕、玉雕,我们看到的是中轴对称的图形,自然界中的人物或者动物图形,还有神话、想象中的神物图形。先民们用玉、石琢磨的形制样式是表达对具体事物的喜爱或者崇拜,是具体事物、人和动物的轮廓形制在玉石载体上的再次呈现。由此探知,先民们一定是事先在玉石上描绘出想雕琢的事物,然后进行雕刻琢磨而成。也就是说,玉石雕刻的前期在远古时代就是先画在玉石上,然后分步骤进行雕刻,这种方法历经各个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玉石雕刻艺术源于绘画。
  随着工具的不断更新,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石雕刻作品也越来越精美。其中浮雕、圆雕、镂空,无不在各个角度表达轮廓、形制、画面之美。玉石雕刻艺术虽源于绘画,但终究难与绘画艺术相提并论。绘画艺术自唐代趋于成熟之后产生了诸多的绘画名家,后历经数代绘画艺术经久不衰,其艺术价值被世人公认。而玉石雕刻艺术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昌盛不衰,但论起艺术价值均无法与同期绘画名家之作相比。除相传“和氏璧”可换十五座城池,清代宫廷玉器以其历史文物和艺术的双重价值被世人公认,以及现代屈指可数的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价值被世人公认以外,其他玉石雕刻品均无惊世之举。究其材质,绘画不过丝帛、纸张、水墨颜料而已,而玉石雕刻品是价值更高的稀有玉石。为何具有较高价值的玉石雕刻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比不上稍有名气的名家绘画作品?笔者经多年玉石雕刻创作经验总结发现,玉石雕刻从业者文化修養层次总体水平不高,玉石材料的价值属性局限了雕刻从业者的创作思想,玉石雕刻从业者的艺术审美有待提高,这几方面因素致使玉石雕刻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无法比肩名家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那么如何提高玉石雕刻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呢?笔者认为应该追本溯源,既然玉石雕刻艺术源于绘画,就再让玉石雕刻艺术回归于绘画。如何让源于绘画的玉石雕刻艺术重新回归于绘画,提升玉石雕刻艺术价值?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提高玉石雕刻从业者的文化修养
  中国最早的绘画有的绘于岩壁上,有的绘于陶器上,还有的表现在玉、石器造型上。早期的绘画除了表现所绘制的具体事物、场景外,其实更多的是在叙述和记载事物、场景的详细情况。基于这一点,很多的专家学者把早期的绘画归结或等同于文字文化,“字画同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也证明这个道理。甲骨文中很多自然事物,如日、月、山、石、田,动物如羊、龙、马、牛、犬,人物如人、女等很多单个字体是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就是最原始的绘画,是原始的简笔画,也可以说成“文画同源”。绘画作为最原始的文字记载功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自唐代绘画艺术趋于成熟以来,更多的文人墨客参与其中,使绘画作品不仅仅描述自然景观、人文故事,更多的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崇尚、敬畏,对社会人文故事的看法,以及更深层次的自然人文价值观念。在绘画作品中更多地讲究构图、留白、对比,讲究技法上的线与面,笔法上的皴擦点染,讲究中国道家思想的虚与实、有和无。所以,绘画作品具有更多的技艺升华、自然人文情怀和独到的思想表达。尤其是名家绘画作品已不仅仅是笔墨技艺的演绎,而具有更高层次的人文思想、艺术见解和追求,这些都与绘画名家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
  绘画是早期的文字文化,绘画艺术价值取决于作者本身的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玉石雕刻艺术是源于绘画的,玉石雕刻作品的艺术价值一样取决于作品承载的文化信息的多少和雕刻者自身文化修养。提高玉石雕刻从业者的文化修养就能从根本上让玉石雕刻艺术重新回归于绘画。
  其一,玉石雕刻从业者不仅需要传统的师徒传承手艺,更需要系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文学、历史(美术史)、哲学思想。只有系统了解国家民族的文化根基、文化沿袭传统、历史发展演变、历代文学和哲学思想,才能丰富玉石雕刻从业者的文化思想,抒发独特的人文情怀,给创作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空间,赋予玉石雕刻作品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试想一件雕刻有清代典型龙纹样式的汉代造型玉璧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不伦不类。所以,提高玉石雕刻从业者的文化修养先从系统学习文化历史开始。
  其二,结合现代玉石雕刻发展现状和现代社会人文价值观的需求,既沿袭传统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一味地追寻传统、沿袭传统,会使玉石雕刻艺术僵化;一味地追求创新、标新立异,又会使玉石雕刻艺术如烟花一瞬,昙花一现,短暂时尚而长久衰落,并且造成玉石原料的浪费。创新一定是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进行创新,失去传统文化的滋养,一切创新都没有意义。
  其三,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做好中外文化互补。当代绘画名家吴冠中先生的水墨江南系列作品,很好地借鉴了西方油画艺术精华,运用传统水墨画技巧演绎,独树一帜,艺术价值斐然。玉石雕刻艺术也可以借鉴西方优秀文化艺术元素,使之融汇于传统玉石雕刻艺术之中。   结合以上三个方面,让玉石雕刻从业者在文化修养上得到提升,就能巩固玉石雕刻艺术的根基,使玉石雕刻品不仅仅是有一定价值的玉石作品,而是具有更高层次的自然人文情怀和独到的思想表达,具有独特艺术见解和追求的艺术品。
  二、不要让玉石材料的价值属性局限了玉石雕刻从业者的创作思想
  无论什么质地的玉石原料,从开采出来就已经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玉石原料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产量大小和稀有程度。笔者从事玉石雕刻创作近20年来,在与同行交流探讨中发现,一方面,在创作时遇到特别贵重的玉石基本不做雕刻打算,偏向于手镯、珠宝蛋面的简单加工;稍微贵重的玉石都是尽力保料,简单雕刻尽可能少去料子;遇到价值不高的玉石往往可以天马行空地大胆设计创作;这几乎成为业界不成文的约定。另一方面,一些价值极低的玉石原料,因杂质含量过多或者材质太过普及,往往不被重视遭到嫌弃。这样一来玉石雕刻从业者的创作思想就被玉石材料的价值属性牢牢局限住,只重视材料价值而更多地忽略了设计创作价值,结果就成了一块很好的玉石原料配上简单的雕工,没有画面美,缺乏艺术感;或者一块被当作垃圾料的原石被独具慧眼的玉石雕刻从业者加以设计点化,最终惊艳亮相,这是我们大力提倡的。这样导致有些作品没有提高原材料价值,更甚者会降低原材料价值,也不具有雕刻完成后的艺术价值。怎样做到既要提高玉石原料价值,又要使雕刻完成后的作品更具艺术价值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要让玉石材料的价值属性局限玉石雕刻从业者的创作思想。
  玉石雕刻从业者有了深厚的文化修养之后,应该本着既尊重每一块玉石原料,又不拘泥于固有观念,在充分尊重玉石原料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发挥特性的设计创作。我们说尊重每一块玉石原料,并不是针对其价值属性,而是说每一块玉石原料都是自然界馈赠给我们的瑰宝,只有秉承一颗尊重恭敬之心,才能更全面地解读、看懂一块原料。只有在对玉石原料进行全面解读之后,才能发现玉石本身所携带的“密码”——俏形?俏色?化瑕为瑜?或适合圆雕?浮雕?透雕?或者是山子?摆件?器皿?把件?挂件?印章?……玉石原料适合做什么我们就顺势而为做什么,把原料的最大优点用雕刻题材和技法展示出来,哪怕是一块“垃圾料”也有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可能,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加自然、和谐,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尊重每一块原料的同时也要学会取舍。预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在原料充分允许的基础上做到适当取舍才能突显艺术效果。我们说“舍得”,不舍怎么得?舍在前,得在后。材料再珍贵,单纯为了保料而雕刻一个臃肿的仕女远不及雕刻一个轻盈婀娜的仕女让人喜闻乐见。所以,玉石雕刻从业者有时用料要大胆取舍(大胆取舍要避免浪费,是必要的取舍,不是为了舍而舍),要让创作思想在玉石原料中解放出来,让玉石原料完成自身的蜕变,这样完成的作品才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同时艺术价值也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三、提高玉石雕刻从业者的美学审美水平和艺术追求
  社会文明的哲学理论决定了他们的美学方法论。而美学理论是对该文明文化结晶的语言再现,体现了该文明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这是美学最重要的意义,包括对和谐感、平衡感和纯粹感的追求。文化修养和创作思想是玉石雕刻从业者审美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更多地强化美学审美水平。这里我们着重讲在玉石雕刻艺术范畴涉及的美学和谐感、平衡感和纯粹感,以及对这种美感的艺术追求。美学和谐感、平衡感和纯粹感表现在绘画艺术中就是对称、平衡、留白、阴阳、轻重、浓淡、远近、高低等构图的讲究和各元素之间微妙的对比、反衬和融合。玉石雕刻艺术源于绘画,让玉石雕刻艺术回归于绘画也就回归于美学。
  玉石雕刻从业者在完全解读玉石原料特性后,会结合原料特性和自身的创作思想进行设计构图,这是打好玉石雕刻美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在绘制设计稿的初期就要对构思所涉及的各种元素做合理分析,设计构图时更多地考虑到各元素之间微妙的对比、反衬和融合。例如,做一件素活儿梅瓶,先在玉石材料上画图,因为是中轴对称型,画图必须两边对称,做到完全对称后还要看所画的梅瓶轮廓曲线是否优美,同一高度的梅瓶只有一个最完美的曲线轮廓。做其他类别的玉石雕刻品也一样,如山子雕,要按照绘画的要求来,设计构图应该就是一幅完美的绘画,各种摆件的设计构图都是如此。小的把件、挂件、玉牌等同样要在设计之初就描绘出一幅完美的绘画作品,即使构图特别简单也要使之符合绘画图案的审美要求。在玉石雕刻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根据设计稿进行比对、校正、审核。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需要改变原设计构图的,也要全面结合论证实施,让整体的设计改变使画面完美。雕刻完成后成品效果要跟设计稿进行比对、调整。有些作品初期的设计稿很漂亮,可是完成后的作品跟设计稿完全不同。问题都出在雕刻的过程中,雕刻者没有严格按照设计稿来雕刻,完成之后又不拿设计稿来比对。为此笔者建议,每雕刻完成一件玉石雕刻作品,不仅要拿设计稿跟成品进行比对分析,还要把成品拍成照片然后利用制图软件把作品照片变成黑白的平面画稿,看看作品生成的画稿是不是跟设计稿一样有绘画的艺术美。这个检验方法有些苛刻,但是一种严谨科学的方法,反映了一个玉石雕刻从业者的美学审美水平和对艺术高标准的追求。
  没有高标准的艺术渴望,没有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就像没有目标的子弹永远不会命中靶心。所以,一个玉石雕刻从业者不仅要提高美学审美水平,还要有艺术追求。就像历代的绘画名家,他们博古通今,不仅有高超的绘画技艺,更有超然于画外的艺术追求,所以名家名作虽经千百年之久,但艺术价值一直被世人公认。总览全国各地玉石雕刻市场和工作室,充斥着太多同类化的作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无能免之。如果做一个有艺术追求的玉石雕刻从业者,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人云亦云,无节操的跟风模仿只会拉低自身和百姓的审美,造成材料和工艺的双重浪费,并且这么大存世量的同类化产品不会有任何艺术价值,劳心费力的无限次复制只会让玉石雕刻从业者成为没有思想、没有追求的人肉打印机!只有葆有自身对艺术执着的追求,保持真我本性,才有創作的原动力,才能在创作时不被眼前功利所迷惑,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提升玉石雕刻作品的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提高玉石雕刻从业者的文化修养、美学审美水平和艺术追求,不让玉石材料价值局限了创作思想,是提升玉石雕刻艺术价值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玉石雕刻艺术才能踏实地回归于绘画,让玉石雕刻作品能够呈现出造型的图案美、绘画的构图美、线条的曲线美。把玉石雕刻作品还原成绘画作品,让玉石雕刻作品不仅仅再现器物造型、自然景观、历史典故,更多地要反映出雕刻者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历史人文的态度,以及更深层次的自然人文价值观念。让玉石雕刻艺术品具有玉石材料价值和人文思想价值的双重属性,这样才能最终提升玉石雕刻艺术品的价值。
  [作者简介]
  李连成,艺名“老吒”,生于1978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唐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迁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2005年创办宝运开玉雕工作室。2014年文化部创意创业人才库入库成员。2015年在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国家级工艺美术培训班结业。在传统玉石雕刻中有独到的建树,对青金石、紫袍玉等俏色雕刻有系统研究,被业界称为“青金石俏色雕刻第一人”。研究并开创了玉石俏色雕刻传统水墨画风格作品,独创俏色拱地浮雕技法。作品多次获奖,其中紫袍玉俏色拱地浮雕作品《九龙图》获得2019年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金奖。
  (编辑:刘莉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0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