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日本落叶松家系对比试验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日本落叶松家系試验林为对象,通过对造林3 a后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家系的早期表现,并开展优良家系初步选择。结果表明林分平均保存率为78.22%,家系间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率和生长量最好的是种子园家系246号,其次分别为24、299、240号;种子园家系的生长表现略好于母树林对照,但二者差异不大,需要成林后再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家系;生长对比
  中图分类号:S791.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4-0025-04
  Abstract: Through 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after three year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different family's early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and superior families were selected preliminary in Larix kaempferi family experimental for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was 78.22% and growth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amilies. The best family of the seed orchard in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was no. 246, next was no. 24, 299, 240 respectively. The growth of the seed orchard family wa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seed, but the difference is small. A further comparison will be needed after the stand grew up.
  Key words: Larix kaempferi;family;growth comparison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属松科落叶乔木[1],原产日本,分布在日本本州中部地区和关东地区。1909年左右首先引入山东省费县塔山林场,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区也有栽培。由于其速生、材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而在中国北方地区以及南方亚高山区大面积推广[2~4]。因此其引种栽培,不仅对中国森林木材的供应,城市绿化等方面有重大影响,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本研究以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5代种子园家系为对象,用母树林混合种子作对照,分析了家系间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初期的生长表现,选择出优良家系,为丰富生产性造林材料及育种材料做好资源储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地处东经109°31′~109°45′,北纬30°41′~30°49′, 平均海拔1 800 m,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特长,夏季较短。林区年均温度10 ℃,最高29 ℃,最低-10 ℃,无霜期180~190 d。试验地所在的位置海拔1 700~1 720 m,坡度<10°,坡位中下坡,坡向东南,土壤为棕壤,土层厚度1 m左右,pH值5~6.5,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5代种子园分系号采种后繁育的苗木,2 a生实生苗造林,用母树林混合种子育苗作对照,共63个系号。
  1.3 造林试验设计
   2017年3月造林。整地采用全砍亮穴法,穴规格70 cm×70 cm×30 cm,回土做到“三净一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6株单行小区,株行距2 m×3 m。以柳杉作为试验林边界保护行。造林后每年于6月和8月进行两次抚育,苗木停止生长后进行生长量调查。
  1.4 调查方法
   2019年12月对试验林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钢卷尺、数显游标卡尺,调查指标包括成活率、苗高、当年高、苗木地径等,按区组和小区进行每木调查。
  1.5 数据处理
   用EXCEL、S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6]。利用每个家系的36个单株数据,分别计算出各家系不同生长指标的平均值=1n∑x、标准差s=∑(X-)2n-1和变异系数CV=sx×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林生长和保存情况
   试验林2 a生树高平均值为103.1 cm,最大290 cm,最小53 cm;3 a生树高平均值为184.2 cm,最大350 cm,最小78 cm;第3 a高生长平均值为81.1 cm,最大150 cm,最小24 cm;3 a生地径平均值为1.72 cm,最大4.5 cm,最小1.1 cm。林分平均保存率为78.22%,保存率最小的家系为301(44.44%),最大为家系246和362(97.22%),母树林混合苗木的保存率为83.33%。
  
  2.2 方差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表2):不同家系之间2 a生树高、3 a生树高、第3 a高生长、3 a生地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重复之间2 a生树高、3 a生树高、第3 a高生长、3 a生地径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家系与重复的交互作用也是极显著的。
  2.3 家系间生长差异比较   2.3.1 不同家系樹高生长量比较分析
   从表3树高生长量分析得出,不同家系间树高生长量差异明显。
   2 a生树高生长量最大为家系246(126.8 cm),最小为185(81.5 cm),前者为后者的1.56倍。均值排在前7名的系号分别是246、24、299、180、144、240、249,分别为126.8、121.5、121.1、119.0、118.5、114.6、112.8 cm。
   3 a生树高生长量最大也为246(230.6 cm),最小为269(142.5 cm),前者为后者的1.62倍。3 a生树高生长均值在200~231 cm之间的有10个家系,均值在180~200 cm之间的有28个家系,均值在140~180 cm之间的有25个家系。均值排在前8名的系号分别是246、299、24、240、180、95、55,213,其均值分别为230.6、217.2、215.7、209.7、208.9、207.0、205.7、202.9 cm。
   第3 a生高生长最大仍是家系246(103.8 cm),最小为14(58.5 cm),前者为后者的1.77倍。均值排在前8名的系号分别是246、55、299、95、146、240、24、191,其均值分别为103.8、98.7、96.1、95.4、95.1、95.1、94.1、94.1 cm。
   种子园家系2 a生树高、3 a生树高、第3 a高生长平均值分别103.1、184.2、81.2 cm,与母树林对照相比,二者差异不大,母树林对照的3 a生树高、第3 a生高生长均略小一些。
  2.3.2 不同家系地径生长量比较分析
   从表3地径生长量分析得出,不同家系地径差异显著,其中地径生长量最大为246 (2.13 cm),最小269为1.2 cm,前者是后者的1.78倍。均值在2 cm以上的有4个家系;均值在1.7~2 cm之间的有33个家系,均值在1.2~1.7 cm之间的有26个家系。均值排在前8名的系号分别是为246、55、24、240、183、358、267、299,其均值分别为:213、2.10、2.09、2.01、1.98、1.97、1.96、1.95 cm。种子园家系地径生长平均值为1.72 cm,略高于母树林对照。
  3 结论与讨论
   (1)参试的家系保存率最好的是246号和362号。
   (2)不同家系之间2 a生树高、3 a生树高、第3a高生长、3 a生地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重复之间2 a生树高、3 a生树高、第3a高生长、3 a生地径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家系与重复的交互作用也是极显著的。
   (3)种子园家系的生长表现略好于母树林对照,但二者差异不大,需要成林后再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树高和地径生长表现,长势最好的是种子园的246号,其2 a生树高、3 a生树高、第3 a高生长、3 a生地径生长量都排在第一,其次分别为24、299、240号。
  参 考 文 献
  [1]马建伟,张宋智.日本落叶松母树木林建设技术探讨[J].甘肃林业科技,2002,20(7):32-36.
  [2]王顺安,向金莲. 日本落叶松子代测定林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275-278.
  [3]郭长泰,祝业平,史本彦, 等,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子代测定林生长量分析对比[J].辽宁林业科技,1993(5):38-41.
  [4]杜超群,许业洲,全永寿.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大龄母树去顶修枝试验初报[J].湖北林业科技,2012,5:21-23.
  [5]李春喜,王志和,王文林.生物统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黄少伟,谢维辉.实用SAS编程与林业试验数据分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唐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2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