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其美多吉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954年12月15日,随着川藏公路的开通,两辆崭新的邮政汽车满载着祖国内地发往西藏的上万件邮件,从成都直抵拉萨,开启了川藏干线汽车邮路的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沟通西藏与内地联系的邮路,依然是中国邮政通信的主动脉,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条不通火车的一级干线邮路。
  在这条干线上有一条特殊的路——川藏线康定至德格邮路,是其他省份邮件进入西藏前四川境内的最后一段邮路。这条路,是一条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雪线邮路;也是一条翻数座大山、绕千仞绝壁、穿万丈险崖的“极限风光带”,沿线有着折多山、新都桥、星路海、贡嘎雪山、卡萨湖、雅砻江等众多绝美自然風光;是一条能体验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气候长廊”,同时也因地貌复杂、气候多变而异常艰险,特别是雀儿山路段,一年2/3以上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在这条路上行车,稍不留神就会掉下百丈悬崖。
  在这条布满艰险的路上,始终有一抹流动的绿色。邮车载着一封封邮件、一份份藏文报纸、一个个印着“中国邮政”的快递包裹,即使是在行车困难的藏族村寨,手机信号难以覆盖的深山牧区,都从未放弃过投递。
  2018年3月21日,康巴汉子其美多吉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接过了交通运输部“其美多吉雪线邮路”的授牌,这是交通运输部首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一条邮路。
  其美多吉,这个55岁的康巴汉子,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驾押组组长。这条雪线邮路,他30年如一日,6000多次往返于这条邮路,累计行程140多万公里。“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抱着这样的信念,驶过雪域的村村寨寨,为人们带来远方的消息,他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被誉为雪线邮路上的“英雄信使”。
  雪线邮路使者
  川藏邮路随着川藏线通车而开启,交通不便的藏区也因此有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而对于许多藏区的孩子而言,色彩亮丽、高大气派的邮车代表着未知世界的新奇,当邮车经过村子,许多孩子便追着车跑,其美多吉便是这样的孩子。
  “我小时候,高原上的车很少,在我家乡,第一份报纸是邮车送进来的,第一份中专生的录取通知是邮递员送来的。如果能当上邮车司机,多光荣、多神气啊!”其美多吉说。
  其美多吉清楚地记得,18岁时,他特意花1元钱买了一本《汽车修理与构造》,开始学习修车,后来还学会了开车。1989年,会开车又会修车的其美多吉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邮电局的公开招聘中被选中,成为全县唯一的邮车驾驶员,这一上路就是31年。
  当梦想终于实现时,迎接他的却是一条危险的旅途。1999年,其美多吉从德格县邮电局调到甘孜邮车站,跑甘孜到德格的邮路,这是雪线邮路上海拔最高、路况最差的路段,中间要翻越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
  这条路,大半年都被冰雪覆盖。夏天经常有塌方、泥石流;冬天,山上气温最低时有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积雪有半米多深,如果车子陷进雪里,就很难出来。由于温度太低,路上的积雪被碾压后,马上就会结成冰。就算挂了防滑链,车辆也随时可能滑下悬崖。
  209公里的路程即使没有意外也要开上8个小时,中途的雀儿山更是许多司机的噩梦,交通事故频发。“有恐高症的人,坐在车里冬天都会吓得流汗。”其美多吉说。雀儿山上路面最窄处不足4米,仅容一辆大车慢行。车辆行走在狭窄的山路上,一面是碎石悬挂,一面是万丈深渊。重达12吨的邮车经过这里,每一次加速、换挡、转向,即便驾驶经验丰富的其美多吉也不敢有半点松懈。
  再险再难也无畏。每个月,其美多吉都要开着邮车穿越雀儿山20多次。他说,雀儿山就跟自家院子一样,山上哪里有落石,哪里会有泥石流,哪里有暗冰,哪段路上的积雪有多厚,哪段路基较硬,什么天气会有什么路况,他都了如指掌。
  常年跑这条路的邮车驾驶员基本都有过被大雪围困,当“山大王”的经历。“被困在山上时,又冷又饿,寒风裹着冰雪碴子,像小刀刮在脸上,手脚冻得没有知觉,衣服冻成了冰块。”
  2000年2月,其美多吉和同事在雀儿山上遭遇雪崩。虽然道班就在距离1公里远的地方,但为了保护邮车和邮件的安全,他们死守邮车,用水桶和铁铲一点一点铲雪。这1公里,他们走了两天两夜。
  “很多机密文件都是通过邮政寄送,‘大件不离人,小件不离身’是对机要邮件管理的特别规定,可不能有闪失。”其美多吉说。
  “有人对我说,你们不是在开车,而是在玩命!”其美多吉何尝不知道危险,即便如此,满载的邮车就是继续走下去的使命。
  30年间,其美多吉6000多次往返于这条邮路,在这条路上行驶总里程达140多万公里,约等于绕了赤道35圈,也近乎从地球与月球之间往返了两次。
  因为工作,30年来其美多吉很少在家过年,每一次的远行都让家人百般牵挂。而在其美多吉看来,他送达的每封信、每个包裹满足的却是更多人的幸福。
  用生命守护邮件安全
  除了沿途条件艰苦,人身安全也考验着其美多吉。
  其美多吉的右脸有一道明显的刀疤——那是护卫邮车时留下的永恒印记。
  201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其美多吉跟往常一样行驶在国道318线雅安市天全县境内。行至一陡坡,车速减慢的时候,路边突然冒出12个歹徒,手里挥舞着砍刀、铁棒,将邮车团团围住。
  而同事还在后方几公里处,车厢上的铁锁无论如何也招架不住这么多人的围攻。危急关头,其美多吉没有犹豫便下车直面歹徒。
  “要打就打我,不准砸邮车!”其美多吉朝歹徒怒吼,来不及反应,砍刀和棍棒已齐齐落下。千钧一发之际,他用生命捍卫了邮车安全。
  那一天,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左脚左手静脉被砍断……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一个星期后,生命垂危的其美多吉才保住了性命。
  随后,他坐了3个月的轮椅,又做了大大小小6次康复治疗手术。在住院期间,他最牵挂的,还是那车邮件是否被全部追回。“幸亏当时后面来了一些过路的车辆,他们见人多了后就跑了,邮件也没有丢。如果邮件追不回,自己真的没脸再当邮运人了。”然而,由于肌腱断裂,左手难以合拢,别说是开车,生活都难以自理。   就在他出事前一年,他即将结婚的大儿子突发心肌梗死,撒手人寰。阴霾还未散去,又遭此横祸。接连遭遇精神和身体的重创,曾经开朗的多吉变得沉默寡言。
  历尽劫难,但其美多吉却不愿认命。“很多人觉得,我就算能活下来,也是个废人,但我不想变成废人。”无论大医院还是小诊所,不管理疗还是吃药,只要听说有用,其美多吉夫妇就立刻赶过去。就在多家医院作出左手几乎不可能完全康复的诊断后,夫婦俩遇到了一位老医生,教给他一套常人难以忍受的“破坏性康复疗法”,先强制弄断僵硬的组织,再让它重新愈合。康复过程痛得钻心,每一次治疗其美多吉都会疼得满身大汗。通过两个月的咬牙坚持,左手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经过艰难而漫长的康复训练,其美多吉重回雪线邮路。回到甘孜县,同事们都劝他别再开车了,既是心疼他的身体,更怕他再遭遇不测。但在自己的坚持和妻子的支持下,其美多吉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新开上邮车,回到了雪线邮路。回归车队的那一天,同事为他献上哈达,他转身又把哈达系在了邮车上。
  其美多吉说,只有行驶在这条路上,他才能感觉到逝去的儿子和曾经的自己又回来了。
  传承雪线邮路精神
  “别人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帮”,这是一代代雪线邮路人传承下来的“老规矩”。而对于其美多吉这个从小就热心肠的康巴汉子而言,与人为善、竭力相帮,更是不变的人生信条。
  在这“雪线邮路”上,其美多吉向许许多多人伸出过援助之手,其中有因交通意识缺乏而遭遇车祸的当地牧民,也有自驾游的外地游客,“外地人不了解高原路况,有时候遇到上坡时,他们开不上去车,我就会帮帮他们,他们很感激我的帮助,我也因帮助人而感到很开心。”
  有一年冬天,他看到一辆大货车停在雀儿山四道班的路边,车上拉着30多个去拉萨朝拜的牧民,有老人有小孩,大家都非常焦急无助。停下车一问,他们说车坏了,困在这里已经两天了。其美多吉赶紧帮他们修车,半个小时后,车子打着了火。“当时,他们都非常高兴,围着我,用藏族最朴实的方式为我祈福。”
  2010年6月份的一天,快到雀儿山垭口,其美多吉看到一个骑行的驴友躺在路边,他马上下车查看,小伙子说只是感冒,休息一会儿就好。其美多吉看他脸色不对,赶紧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将其裹住,让他稍微暖和一些,并去邮车上找出氧气罐给他吸。
  原来,此人是骑行爱好者,专程从上海过来的,此前来过一次,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便疏忽了没有携带氧气罐。“他本来不想麻烦我的,但我还是坚持把他送去了医院。”其美多吉说,多亏送医及时,如果任由他在山上骑行,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被救者激动地连连道谢,其美多吉确认在他身体无大碍后才放心离开。
  雪山之巅,路上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其美多吉就成了义务交通员,哪里有了争执摩擦,他就成了人民调解员。向外地来的司机传授经验,教他们安装防滑链,甚至干脆爬上驾驶室,帮他们开过危险路段。遇到社会车辆抛锚、驾乘人员发生高原反应等情况,他二话不说,跳下车就展开施救。他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他的邮车里常年带着氧气罐、红景天、肌苷口服液,在风雪阻路、进退两难的危难关头,挽救过上百位陌生人的生命。
  每当碰上极端天气无法预知路况时,往返于邮路的司机和当地人都有这样的共识:只要邮车还能走,便没有问题,有困难,看到邮车就有了希望。
  其美多吉常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雪线邮路上像他这样坚守的人还有很多。直到现在,四川藏区一些偏远的邮政所职工全年收入依旧很低,但为了藏区百姓的便利,为了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藏区的每一个角落,许许多多的其美多吉,义无反顾地坚守了一代又一代。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高原上的包裹也越来越多。“我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样子,心里就高兴。”其美多吉说。
  雪线邮路上的31年,他见证着祖国对藏区的巨大扶持,也看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变。“我是一个地道的康巴人,懂得感恩。每当老百姓看到邮车和我,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这里。我们每一颗螺丝钉都是在为藏区安定团结作贡献,我热爱我的工作。”其美多吉说。
  “无论道路多么艰险,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只要雪线邮路在,这抹流动的绿就将永不停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1568.htm